老一辈不退,千万毕业生又要来,中间35岁被歧视的中年人,咋办?

观今言 2025-03-24 09:25:35

3月11日,备受各地民众期待的两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结束,听到歌声,许多网友感动落泪,心中由衷希望祖国一年比一年好!

而在两会举办期间,众多代表委员提出了许多民生提案,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其中最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自然是“年轻人就业”问题了。

据悉,今年高校“就业洪峰”达历史峰值,1222万毕业生即将涌入市场,“就业难”自然而然成了大问题。

回望几十年,大学生“贬值”已成事实,以前大专生都能轻松找到工作,可现在呢,大学生比比皆是,找不到好工作的同样数不胜数,这一现象引发了诸多网友的强烈共鸣。

在大家观念中,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是弱视群体,但在两会期间,知名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提出了一个观点,瞬间引发热议。

在他看来:“今天的年轻人是弱势群体”,社会让很多年轻人产生“努力不一定有回报”的想法,对生活比较消极,这与收入水平脱不开关系。

为此,白岩松给出自己认为的一些建议,呼吁大家在关注一老一少的同时,“更”要关注年轻人,另外,还应该提高年轻人个税起征点,这得到了无数网友的夸赞与支持,还有不少人在评论区献言献策,共谋如何解决年轻人面临的“困境”。

除了年轻人以外,还有一类人群容易被大家忽略,那就是35岁的中年人,他们面临的困境同样不少。

不知何时起,35岁成了许多人心里的一道分水岭,很多公司在招聘员工时,明确规定年龄要在35岁以下,另外,国考、省考等机关单位的考试,年龄往往也有限制,以往都是卡在18岁以上,35周岁以下。

可问题在于,35岁的人们面临比年轻人更大的危机,经常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需要一份长期稳定又可靠的工作来维持生活。

一旦失去工作,那这类人重新再找一份高薪资工作就比较困难了,毕竟年龄摆在这里,很多公司根本不会要,他们只想招聘薪资要求低、可塑性更强、潜力更大的年轻人,这不妥妥的“35岁就业歧视”吗?

而在去年9月份,会议通过了“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这就意味着老年人在工作岗位上待得时间会越来越长。

资源、社会财富基本集中在老年人手中,大批毕业生又源源不断涌入社会,寻找工作,年轻人何时才有出头之日?这就是社会的一个矛盾点。

至于夹在中间的35岁中年人,就更麻烦了,明明是年轻力壮,正干实事的年纪,不曾想到社会上受尽冷落与“歧视”,这该如何是好呢?

两会期间,“35岁门槛”“35岁就业歧视”成了热词,备受网友关注,人大代表郑功成通过调查,发现了这个问题,对此,他表示这个现象严重影响了青年群体就业,还加剧了人才资源浪费,让就业结构变得更加矛盾。

在他看来,应该纠正“就业年龄歧视”,废除“35岁就业门槛”,这一提议得到了许多网友的支持。

另外,知名女演员兼全国政协委员张凯丽也对“35岁就业歧视”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当她得知35岁是道门槛后,对该现象非常气愤,并表示人生那么长,35岁正是干事的黄金时期。

如何解决?张凯丽表示一定要想办法打破这种现象与观念,必要情况下,可以动用“国家的力量”去干涉!

除了郑功成、张凯丽外,全国人大代表蒙媛也就破解“35+”就业困境道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建议将禁止就业年龄歧视纳入法律,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违法成本,放开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招考年龄限制等等。

这种解决方式与张凯丽所言不谋而合,毕竟纳入法律,其实就已经属于是动用国家的力量了。

就目前看来,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就业问题”,只怕很难做到,但只要大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一定能够看到改进效果。

无论哪个年龄段的人,都不应该对生活失去信心,企业家们也是时候做出改变,实施一些新政策,促进企业吸纳中年就业群体,让人们有更多选择了。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