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但凡你主动和TA聊天,打开了话题,那接下来他就会变成“话匣子”;
“控制闭嘴”的开关好像失效了,对方说话密集的程度让你崩溃。
丝毫看不到你数次拿起手机看时间,你的眼睛左顾右盼,你作势要离开。
对方只是自顾自地说,无比热情跟你说一切八卦,分享私密的事情,连七大姑八大姨,隔壁家宠物猫生了几只小猫都要和你说。
这类人可能是你的朋友,你的亲戚,无论交流对象换成谁,他都能保持同等程度的“自我分享”。
我经常跟大家说,适度分享自己,能够拉近你们的关系;
过度分享自己,对你而言是一种“具有风险的行为”,对倾听的人而言,是一种压力。
总是过度分享自己的人,到底是什么想法?
-01
“看似付出”,实则是在索取
你看到路边有卖切糕的。
你并没有打算买,只是跟卖货的人聊聊天,你看他态度热情,聊天又幽默,忍不住买了一些;
你跟对方说“我只要一点就行,20块钱的尝尝,千万不要多了”,对方一刀下去,你破产了。
为啥?
因为对方的热情,就是在“索取你的信任和好感度”;
你被对方制造出的这种感觉蒙蔽了,欺骗了理智,所以做决定的时候就会出错。
买家与卖家,一定不要产生太多“交易之外的关系”,相信我,这是好事。
对方过度分享自己,就等同于暗示你什么?
“你看,我都跟你分享了我自己的秘密,分享了我自己不堪的经历,你是不是要说出同等价值的信息来回报我?”
如果你不说,你不热情,你不回应,那对方指不定要怎么诋毁你,或者当场翻脸。
有点“表忠心”的意味了。
你加入一个团队,想获得某人的信任,是不是就要说一些话,做一些事,来换取大家的信任?
对方这么做,也是如此。
是想获取你的信任,是想先假意付出,再从你这里索取更多。

-02
用“信任”来交换“信任”
常见于男女关系,亲戚相处,邻居谈话。
亲戚忽然跟你说:“哎,都说家丑不外扬,但是我信任你啊,我跟你说我那儿子儿媳妇的事,真是把我气得不行。”
你听了,听着听着就被对方的情绪调动了。
轻则,对方“那么惨”的遭遇唤醒你的同情心,你忍不住充当对方的“情绪垃圾桶”;
重则,你被对方的情绪裹挟,被悲伤和抱怨的氛围感染,你也分享了自己的私密。
用信任交换信任,背后是“对方用秘密试图交换你的秘密”;
只不过,高段位的人一般不明说,而是不断给你暗示,引导你主动透露出来。
那么,能被说出口的秘密,还能叫秘密吗?
你信不信你前脚跟对方分享完,对方下一秒可能就把你的秘密,分享给了TA的朋友群里。
人性就是这样。
凡是热情主动,对你暴露特别多的人,都是想从你这里听到关于你的更多信息。
你如果钻进坑里了,对你并不是好事。
即使你察觉不到,每天被对方的负面情绪干扰,你也会受到影响的。
鲁迅先生怎么说?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情绪价值,同理心也是同样的道理。
情绪价值是有限的,这些都属于你自身运转的能量,浪费别人的情绪价值,就等于谋财害命。
这是当下人的稀缺价值。
你会发现,谁的同理心越强,谁越轻易给出情绪价值,谁就越容易感到痛苦和内耗。

-03
前期铺垫,后期利用
一位老太太,老伴儿走得早,孩子在外地定居,一年到头就过年回家一次,有时工作忙了,两三年才回家一次。
你说老太太孤独吗?肯定孤独。
她这辈子积攒的积蓄再多,能够买来再好的服务,可她内心的孤独感是无法抹除的。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年轻女士,主动接近她,热情跟她聊天。
给老太太营造了一种“忘年友谊”的错觉,她十分享受这种状态,一度要认这位女士干女儿。
铺垫够了,火候够了,但你猜年轻女士是做什么的?
想把自己手里的产品,推给老太太的。
老太太正上头呢,情绪到位了,孤独被填补了一部分,她花钱完全不含糊。
结果钱花了,东西买了,年轻女士也消失了。
这叫什么?
打着热情的幌子,骗取你的信任和依赖,然后再骗你一把大的。
熟人对你过度热情,可以理解为这个人“缺少边界”;
陌生人对你过度热情,那你一定要警惕了。
话题:你身边有没有这种过度热情的人?作者何所欢:
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长,社交关系等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