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就被父母教育,我们要从小就养成节俭的习惯,珍惜每一粒粮食,做什么事情不要浪费,节俭就是从小培养的,我们也是秉承着这样的优良传统,可以说这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一种美德。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制定预算,为各项开支设定合理的预算限制,避免不必要的花费。
2. 节约能源 在家中养成随手关灯、关电器的习惯,在出行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步行或骑自行车,既能节约能源又有益健康。
3. 理性购物 避免冲动消费,对于非必需品,要深思熟虑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4. 减少食物浪费 根据实际需求购买食物,合理安排每餐的食量,避免剩余过多。
5. 节约用水 随手关好水龙头,刷牙洗脸时控制水流。
6. 自己动手 尽量自己做饭、做家务、修理一些简单的物品,而不是依赖外卖、家政服务和购买新的替代品。
7. 避免过度消费娱乐 减少去高消费的娱乐场所,选择更经济实惠的休闲方式,如户外运动、阅读等。
8. 定期整理物品 清理家中不再需要的物品,可以通过二手交易平台出售或捐赠,既节省空间又能实现物品的再利用。
其实节俭是我们从生活中点点滴滴小事做起的,只有长期的坚持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可是有些人完全理解错了“节俭”二字,节俭虽然说让我们生活节俭一点,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该花花的,过度的去理解这个就有点过头了。
随着现在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在各方面也是比以前好多了,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生活和老年人还是有所区别的,特别是一些节俭方面,年轻人认为有的需要节俭无可厚非,但是在某些方面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但是是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那真的是把节俭做到了极致,认为不管生活水平提高了多少,那节俭必须要做,都可以说拿着节俭的口号来当真理了,以至于到了“没苦硬吃”的程度了。
出门旅游 说是浪费钱财,哪有在家好
可以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出门旅游也是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毕竟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多大,出去旅旅游,散散心也不错吧,可是一些老人就是认为这些年轻人不务正业,有这些钱做什么不好,非得出门受罪。
还有就是你说过年杀猪,谁不想吃和新鲜的猪肉啊,可是有的老人偏偏把猪肉放起来不让吃,非得等到什么时候实在放不住了才拿出来吃,你说这是不是没苦硬吃,新鲜的时候不吃,非得等快要坏了才吃,一说他们,他们还有理了,什么以前一年也吃不到一块猪肉,有好东西要放起来慢慢吃,你们从小就没吃过苦,都不知道,说真的很让人无语的。
更有甚者,剩菜剩饭都不新鲜了,但是也不让仍,热热在吃,说是我们要尊重劳动者,不能浪费,你们吃好的,我来吃这个,你说这样,让做儿女的怎么办,明明可以不吃,但是非得吃,谁说也不好使,一说就和你急眼,弄得做儿女的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的,很是尴尬。

其实节俭没错,但是一些老人可能从小习惯了,把节俭看的太严重了,以至于现在生活好了,但是还是去会选择一些不好的节俭当成口头语,让人们看着成了没苦硬吃的样子,我们的生活就应该秉承着该吃吃,该喝喝,该节俭的时候去节俭千万不要去做那个“没苦硬吃”的样子,这样自己可能感觉没有什么,但是会让作为子女的难过的。
那么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呢?把节俭都做到了没苦硬吃的程度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