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后的你,跨越社会出身的藩篱吗?

文云海 2024-06-05 03:23:55

网上不少报道985高校生难以跨越阶层,以“小镇做题家”、“985废物”自嘲,另一面百万大军过独木桥的高。“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稳定高收入=过上好日子”父辈期望实现难度也增大,对此《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分化之谜》揭示了部分答案。

1、安东尼·杰克(Anthony A.Jack)在《寒门子弟上大学》一书所言:“入学并不代表融入”。来自不同家境的学生虽然同处一座校园,但对大学的了解和在校的感受可能相距甚远。

2、柯林斯在《文凭社会》一书中所预测的,文凭贬值激起了人们对更高学位的追逐。大学生考研人数连年攀升的事实有目共睹,即便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也多数首选升造而非工作,而研究生才是重点高校中求职的主力军。

3、据范皑皑和杨钋课题组针对北京市高校的调查,985院校的本科生推免直研的比例可达40%以上。相比之下,通过考研来获得读研机会的风险和难度则大得多。

4、布迪厄在《继承人》认为不同阶层的学生由此出现两类模式——“考试能手”和“浅薄涉猎”。处于最薄弱地位的大学生往往被学习的成功所强烈吸引,“除考试外忘掉了一切”;而处于最优越地位的大学生则往往“与自己的工作保持着一种很神秘化的关系”。

5、优势阶层的父母插手,尽管他们不会直接发表意见,却会为孩子提供足够的信息和资源,支持孩子做出明智的决定。

低阶层的父母不插手,多半是因为没有能力和见识去参与孩子的决策,除了精神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帮助。

6、每个人都告诉我大学的经历对他们意义非凡,那么究竟是大学经历中的什么决定了他们在终极对决中的处境?一个简明的答案是——玩家能否在上大学的过程中尽早预见到自己在关底将要走向哪个关口。

大学生发展研究已经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学生必须主动投入,积极投身学校的各类教育实践,提升学习成果,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互动,才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7、Jenny Stuber对美国大学生的研究发现,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是一种回报丰厚的投入,既是个体积累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关键渠道,也是显露阶级差异之所。

在当下内卷加剧、“履历经济学”当道的今天,围绕一条确定的生涯发展道路开始准备得越早,则越有利。

8、有研究表明,来自弱势社会背景的学生在遇到挑战时更偏向独立解决而不是求助或与他人合作。独立解决问题固然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但有限的社会性投入和同质化的交往圈子,限制了他为职业道路早做准备的可能。

9、布迪厄在《继承人》说:“处于最不利地位的阶级……对于实现命运的途径过于不觉悟,从而促进了自己命运的实现,因而学校教育系统的合法性权威可以加剧社会不平等”。

在当前“双向就业、自主择业”的政策背景下,对名校大学生而言,出路的获得,绝不单单是能力高低的问题,而首先是一个选择。正如特罗所言:“精英高等教育向学生传递的观念是:他们可以完成世界上的重大事情,可以有重大发现,可以领导大型机构,可以对他们国家的法律和政府施加影响,以及对知识的增长有所作为。”

0 阅读:23

文云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