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毅再度被任命为外交部部长,面对即将到来的金砖相关会议,一些国家心中难免犯嘀咕的。尽管普列汉诺夫在《论个人的历史作用》一书当中认为,个人的作用就好像是人在苹果树上摘苹果,人要摘的不过是苹果树上相对而言红的苹果,成为目标的苹果并不意味着身上肩负多大的意义或者使命,因为如果没有这个目标苹果,还会有比他稍差一点的苹果重新成为目标。就像恩格斯说的那样,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

(中央外办主任、外交部部长王毅)
但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个人对历史的发展并不起决定作用,不同的个人所发挥的差异性的主观能动性也会产生不同效果。历史上,法国如果没有拿破仑,德国如果没有希特勒,迫于摆脱危机,转移矛盾,两国有可能也会发动对外战争,但战争的烈度和覆盖的范围有可能就会缩小。
再说当下,美国特朗普时期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从全球反恐拉回到大国竞争,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精英阶层一致认为,中美竞争将是未来一个阶段美国的主要任务。但特朗普在与中国竞争的过程中,奉行的是“重商主义”的理念,用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理念指导对外政策,与中国展开激烈竞争的同时,也与美国的欧洲盟友产生了不小的嫌隙。
拜登政府上台后,虽然没有放弃对大国竞争的判断,但常年游走于大国外交之间的拜登更倾向于多边主义外交。上台伊始,就向他的欧洲盟友强调,美国回来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还提出,要以“结盟”、“投资”和“竞争”的方式塑造中国周边安全态势,争取在中美竞争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美国总统拜登)
因此,中国外交换将所引起的也是轰动性的效果。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内要有条不紊地推进共同富裕,在国际上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安全上,强调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在经济上,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平台,大力援建广大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兴国家进行工业化,不仅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在政治上,强调尊重各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要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致力于解决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
这些理念看似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仔细分析每一条理念当中昭示的行动,不难发现这需要中国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强力的支持与援助。毕竟,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没有国家愿意投资的,不仅因为投资风险,而且回报率也不高,回报周期还长,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给广大发展中国家贷款时,曾明确表示,基础设施不投,回报周期长的项目不投,向民众补贴的项目不投。所以,王毅履新之后,中国的外交理念变没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在第十三次金砖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上,王毅外长重新强调了中方一贯的立场,在双边关系上,中方坚决支持广大南方国家抵御外部干预与渗透,维护好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中国永远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边,未来将展开更多的务实性合作,让世界听到更多的金砖声音、见证更大的金砖作用。在多边关系上,中方将继续弘扬“金砖精神”,支持多边主义,建设多极世界,反对单边制裁,共同应对世界安全挑战。
王毅的表态无异于给金砖各国吃上了一颗定心丸,毕竟无论是现在世界面临的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还是未来有可能出现恐怖主义渗透和颠覆政权威胁,只要中国能够坚定地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边,广大发展中国家就有主心骨,整个金砖国家的发展就有定海神针。

(金砖国家标志)
当前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群体性崛起,特别是乌克兰危机之后,以中俄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在逐步建立起不同于西方的更加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必然会遭到广大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对。比如,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曾多次公开表态,希望能够参加金砖峰会,这是想要接触金砖国家,但一旦接触失败,或者是双方核心利益没有谈拢,常年将广大发展中国家视为是自己可以掠夺的边缘对象的发达国家将无所不用其极,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一系列手段,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极限打压与遏制。面对西方的围堵、打压与制裁,只有中国的体量和实力才能帮广大发展中国家渡过难关。

(王毅会见马克龙)
因此,王毅的表态不仅是想告诉其他国家,中国的外交重点不是说变就变,同时也想告诉其他国家,中国仍然会坚定地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即将到来的金砖峰会上,中国势必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持战略定力和信心,继续推动金砖国家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