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乌克兰和平峰会将在沙特吉达召开,预计将有30多个国家参与,中国也在参与名单之列,但此次峰会却没有邀请俄罗斯。有评论认为,此次乌克兰和西方国家之所以将和平峰会的地点选在沙特,就是希望能够利用沙特与中国之间的亲密关系,来邀请中国出席,对此,俄罗斯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愤懑与无奈。

(沙特王储与美国总统)
俄罗斯外交部直接表示,这场峰会本身就是一场骗局,这是西方要组建反俄联盟。此言一出,毫无疑问,俄罗斯方面也是在向中国施压,希望中国方面能够拒绝参加吉达峰会。但就目前根据美国媒体最新的报道来看,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大概率会参加吉达峰会,俄罗斯方面或许是担心中方有变,担心中国方面有可能会放弃中立立场,用俄罗斯的利益去与西方做交换。
但这种担心本身就是多余的。其一,战场形势仍然没有发生本质性改变。6月份以来,乌克兰进入了所谓的反攻阶段,尽管最近又炸毁了克里米亚大桥,也对莫斯科市展开了一系列无人机空袭,但瓦格纳叛乱这么好的机会,乌克兰军队都没能重新夺回巴赫姆特,这从侧面证明乌克兰军队的整体势头已经过了所谓的“胜利顶点”,每向前多走一步,对整体实力的消耗就多一分,未来失败的概率就会上升一点。

(乌克兰危机战场)
反观俄罗斯方面,面对乌克兰的反攻,俄罗斯也展开了激烈的报复,不仅中断了黑海粮食协议,而且还对敖德萨展开了一系列猛烈的空袭。尽管没有办法将战线继续向前推进,但目前控制的区域短期内也不会向乌克兰方面做任何让步。都说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更得不到,所以这场峰会对俄罗斯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其二,吉达峰会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之间争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战场。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直希望在外交上全面围堵俄罗斯,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因美国和西方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初,对俄罗斯的打击太过歇斯底里,导致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兔死狐悲”的恐惧。许多国家都在反思两个问题,一个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特别军事行动究竟是侵略,还是自卫反击,毕竟北约对俄罗斯的安全威胁确实在不断增大。

(北约圆桌峰会)
另一个是美国和西方在全球生产体系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拥有如此大的权力,但在制裁俄罗斯的过程中却毫无底线,不仅直接冻结俄罗斯央行在西方的资产,而且还将俄罗斯直接踢出SWIFT系统,那么如果有一天其他国家也惹恼了美国,会不会面临同样的威胁。
所以,广大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像西方所想的那样,认定俄罗斯发动的特别军事行动是侵略,更多的国家选择了中立的立场,或者是相对靠近俄方的立场。这令西方还是有些震惊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公开场合直接说,西方正在失去南方国家。所以美国和西方一直希望能够拉着广大发展中国家与他们共同来围堵、遏制和制裁俄罗斯,但6月份召开的哥本哈根峰会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没有买账,估计这次的效果也不会太好。

(非洲代表团访问乌克兰)
然而,俄罗斯方面将此次峰会定性为西方要组建反俄联盟,这个外交态度并不高,在这场外交战中,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施加过多的压力往往容易适得其反。
其三,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外交战中,正是由于俄罗斯并没有受到邀请,中国方面才更有必要去参与这场峰会,有了中方的参与,西方在议程设置上才不会为所欲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也不会在这场外交战中全面倒向西方。而且,中国的立场是坚定且一贯的,绝对不会因为参加一场没有俄罗斯的峰会,就倒向西方,俄罗斯的担忧是多余的。之所以会担心中方有变,关键在于俄罗斯在遭到西方的孤立之下,对中国的信任程度还不够。

(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与俄罗斯总统普京)
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还是发展东向战略,加强与中国的战略互信都是俄罗斯的当务之急,只有中俄之间的战略互信达到一定的程度,双方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协调才会更顺畅,共同应对来自西方的挑战时,默契程度才会更高,效果才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