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打响时,许将军果断下达命令,密集的炮弹瞬间覆盖了整个谅山战场。整个谅山城几乎被彻底摧毁,连一栋完整的房屋都找不到。
谅山战役中,一位名叫阮少雄的越南军队上校也投入了战斗。他在文章中回忆这场战役时,对我方军队展现出的惊人作战能力感到无比震撼。
他说,自己所在的队伍曾经是一支光荣的部队,总人数达到1450人。那场战斗过后,活着的人只有72个了。
他在书里毫不客气地痛斥了苏联的军事顾问。苏联专家曾对他说"中国军队长期缺乏训练,根本打不了仗",现在回头一看,这种说法完全是在胡说八道。谅山战斗是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关键一仗。
这场战斗的
越南在这个重要战略位置部署大量军队。这么重要的事情,他们肯定特别上心,肯定会严防死守,绝不允许出半点差错。当时,越南第3师作为精锐力量,已经在谅山地区做好了充分准备,随时待命出击。
这支敌军是越南的精锐部队,人数超过两万,而且还有大量民兵在旁支援。我军在山区行动时,由于地形复杂,难以迅速调集大批部队。此外,进攻时要用到的大型武器很难灵活移动,物资供应也面临困难,类似这样的麻烦事还有很多。
再看越南那边,他们轻松应对,占据了有利地形,同时拥有从美军那儿抢来的装备,还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相比之下,越军似乎已经占据了所有有利条件,既有天时相助,又占据地理优势,还得到了人心支持,胜利的到来只是早晚的事。
但战局的发展却让越南措手不及,解放军迅猛的进攻给了他们沉重一击,就像一记闷棍打在了头上。有位越南军队的上校在回忆谅山战役时,用了“像做了一场噩梦”这样的说法来描述那场战斗。这番话充分说明,那场激战在他心里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至今仍让他心有余悸。
如果把同样的缺点放到别的军队里,那基本上就没什么胜算了。我们的解放军可不是一般的队伍,这支军队是经过无数硬仗磨砺出来的铁血劲旅,特别能打硬仗,专啃别人啃不动的硬骨头。
我们的军队里有着一大批能力出众的将领,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帮人总能根据战场形势,迅速做出最有利于战况的决策。
谅山之战由许世友亲自指挥,他采取了先打外围的策略,目的是为我军抢占有利地形创造最佳条件。这样一来,我们的重型装备就能发挥更大作用了。
我军行动迅速,如同闪电般攻克了扣马山和巴外山等战略要地。55军的三个师从东边、北边和西边同时出发,向前推进,这样一来,谅山就被他们从三面包围住了。正当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准备迎接冲锋信号响起、全面进攻开始的瞬间,许世友却出乎意料地采取了冒险的行动。
炮兵部队首先出击,集中了东线所有重型火炮,对谅山展开了密集的炮火打击。这种打法,咱们部队以前用得不多。那时候,我们的部队虽然刚刚打赢了一场仗,大家斗志高昂,可谅山那地方山高路险,根本不适合大部队展开行动。
在这种局面下,拖延的时间越长,局势就越容易发生变化。辛辛苦苦积累的优势,很可能就这么打水漂了。这么看来,干脆就用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开炮轰它。
顷刻间,我们的炮口齐刷刷指向了谅山那边。炮火轰击了将近30分钟,我们这边打出了成千上万发炮弹,全都砸在了敌人的阵地上。许世友决定何时收兵的依据非常直接明了。
用望远镜看过去,整个谅山连一间完整的房子都找不到了。在如此严酷的条件下,守卫谅山的越南军队,无疑陷入了如同噩梦般的极度恐惧中。炮弹一发接一发地飞向越军阵地,他们摸不准炮弹会落在哪里,不知道该往哪儿躲,队伍里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这一轮猛烈的攻击下来,就算是意志再坚定的人,恐怕也扛不住了,更何况是那些毫无防备的越南士兵。这位海外归来的华人也在此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在谅山待过一阵子,对当地的事情门儿清。
多亏有他的协助,我们的部队才能迅速锁定谅山地区的自来水厂和供电厂等重要设施,并及时将其彻底破坏。这样一来,越南军队完全丧失了继续作战的勇气。
这一轮炮击下来,越军的两个营直接被彻底打垮,剩下的部队也伤亡惨重。就连那支自诩“精锐”的部队,也不得不屡次用不加掩饰的通讯向河内总部求援,直言中方炮火攻势异常猛烈,他们实在招架不住。
没过多久,我们的部队就全面出击了。163师作为先锋部队,在55军坦克团的掩护下,从东边一马当先,直接杀进了谅山市区。165师从谅山西北方向发起攻击,164师则从东北方向展开攻势。
三路并进,眼看就要把敌人一网打尽。对越南来说,尽管军队损失惨重,但正如前面提到的,谅山这个位置太重要了。一旦失去谅山,越南就再也没有天然的防御屏障了。因此他们依然拼尽全力展开反攻。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我军攻势如潮,越南士兵早已精疲力尽,没过多久就撑不住了,我军顺利拿下了谅山北区。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上头突然叫停了进攻计划,指示主力部队在奇穷河北岸安营扎寨,暂停向南推进。
我们采取这一行动,主要源于对越作战的战略意图。就是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让他们记住教训,以后别再在中国面前耍花招。倘若现在就能实现目标,我们绝不会效仿那些侵略者,为了夺取领土而不断向前扩张战线。
没想到越南当局如此不识时务,明明已经打算弃城而逃,却还在号召大批青年参军,妄图与我方拼个你死我活。大批年仅十五岁的孩子被迫参军,连基本的训练都没有,就被直接送上了前线。这些举措不过是为了掩盖越南当局吹嘘的空话和虚假宣传。
他们大放厥词,说我方部队根本拿不下谅山,更别提向南推进了。在国际场合信口开河,对失败结果矢口否认,死活不肯认账。我们部队可不会惯着他们,立刻就把照片亮了出来,这是163师的宣传干事李永安拍的。
在谅山市区,一座显眼的大楼前,几名我们的战士手握钢枪,神情严肃,看起来就像刚打完一场漂亮仗。
我们部队刚刚收到紧急任务,要求立即跨过奇穷河,迅速控制谅山南侧区域。经过一整天的部署,我军在清晨发动全面进攻,首先由炮兵部队对敌方阵地进行火力覆盖。装甲兵团的炮火直指敌方据点,接连不断地将其夷为平地。
主力部队迅速过江,立刻投入了战斗。那天傍晚,我们部队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谅山的敌军已被彻底消灭,这片区域已经完全落入我们的控制之下。
越南明白,自己的最后防线已经失守,再坚持下去只会带来更多损失,毫无意义。这次战斗,我们消灭了敌军一万多名士兵,还抓了上百个俘虏。越南军队中的精锐部队第3师被彻底消灭,另外两支主力部队327师和337师也遭受了严重打击。
我们国家一直以来的原则是:只要别人不招惹我们,我们也不会主动去惹别人。早在冲突爆发前,我们已经多次给越南机会,希望他们能及时调整错误做法。虽然冲突已经爆发,但我们并没有采取极端手段,而是选择了更加平和的方式来化解矛盾。
越南方面死活不肯认输,明明在与中国的较量中一直处于下风,却始终嘴硬不承认。不仅如此,他们还按捺不住性子,不断制造事端,继续对中国进行挑衅。那就用不着再客客气气的了。
这次交锋彻底让他们认清了形势,再也不敢对中国耀武扬威,实现了我们开战前设定的目标。我们派兵到越南,主要目的是让他们立即停止那些越界的行为。越南方面配合我们的要求,我们也就继续维护他们的领土完整,毫不犹豫地撤回了部队。
从此以后,中越两国边界地区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安宁局面。我们应该永远记住那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奋战、无私奉献,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多亏了他们的默默付出,我们才能安居乐业,享受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
向这些勇敢的人们致以我们最真诚的敬佩!谅山战役是中国和越南之间的一场重要军事冲突,发生在1979年的中越边境战争中。这场战役以中国军队成功攻占越南谅山省为主要标志,成为战争中的关键转折点。中国军队通过多日激战,克服了越南军队的顽强抵抗,最终占领了谅山市。这一胜利不仅打击了越南的军事力量,也为中国在后续谈判中争取了有利地位。谅山战役的结束标志着中越边境战争进入尾声,双方随后逐步撤军,恢复了边境地区的相对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