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家庭,和中等收入家庭是不一样的。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中产家庭,顾名思义,也就是掌握中等规模的生产资料,哪怕全家人不上班,也能依靠财产性收入(被动收入)维持中等以上生活水平的家庭。
贵州虽然是西部省份,但是哪里都有穷人,哪里也都有富人,贵州的中产,和全国的中产标准对比起来,虽然可能条件会稍微放宽一些, 但也不至于太拉胯。
按照胡润百富对中国新中产的画像描述,新中产一般是要达到平均家庭年收入65万元的,这个标准,在全国来看也只能算中产水平。
如果放到贵州而言,哪怕这个标准降个30%左右,那也是家庭年收入要在45万元左右的,就算一家三口人,2个成年人挣钱,那么,平均每人年收入,就要达到23万左右才能符合标准。
这个收入水平,一年23万,也就是月收入大致在2万左右,放在贵州,这类工作大多属于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中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如律师、医师等,但也不算是顶流的高收入。
毕竟,在贵州也有很多投资做生意的老板,一年50w以上、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收入,也并不罕见,在贵阳花果园,随便开个餐饮外卖门店,一年也有二三十万的净收入。
当然,中产之所以是中产,更大的底气来自于家庭名下的“产”,也就是生产资料,能够为中产家庭带来持续现金流的房产、存款、生产流水线或者公司企业等实体机构等,总之能够让钱为投资者工作。
比如,每家每户都比较常见的资产——房产,中产家庭想要依靠租金这种被动收入维持中等水平以上的生活,多数情况属于既有劳动性的工资收入,又有房产租金等被动收入叠加起来才能够实现的。
以贵州贵阳为例,一套房产的月租金,根据户型大小不同大概在2000~3000元左右,而整个家庭要实现中等以上的生活水平,月综合收入(含财产性收入和劳动性收入)起码要达到3.75万(45万除以12个月)以上,才能基本完全覆盖整个家庭的生活开支。
换句话说,如果夫妻二人没有能力达到人均2w的月收入(现实中这种家庭数量比较少),只能够拿到人均1万的月收入(更为常见),那么,家庭月均3.75万元的开支,其中2万来自于夫妻二人的工资报酬等劳动收入,剩下的1.75万元,就要来自于房租等被动收入。
每个月要收到1.75万元的租金,起码要有6~9套房产作为支撑,而这些房产还不包含家庭自住用房。
也就是说,在贵州贵阳,假设一个家庭夫妻双方月收入都是人均1万,那么家庭名下至少还有7~10套房产,除了1套自住用房,其他的房产都用于对外出租(且不考虑空置期),满打满算才能够实现年收入45w+的中产标准。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得出来,哪怕是在贵州,要达到中产标准,其实也并不那么容易,而且,也只有在省会城市贵阳,才可能有那么多月入1万的工作岗位,而且往往也只有省会城市贵阳的房租,才能够达到套均2000~3000的租金行情。
如果放在其他地州市,年收入达到45w以上的家庭,要么是有特殊的资源做生意,要么是家中有矿的,如果仅靠双人劳动性收入+房租这种组合,还是比较难实现的。
一套房就能让一个家庭几十年最美好的青春都在为之努力供着,即荒唐又可怜,按现在的技术,住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随便一块地就可以建设好几十层,一栋就可以解决上百户家庭居住问题,我们土地是非常充裕的,不信自己可以算一算,我敢说用不到1万平方公里土地就可以解决14亿人居住问题。形势早已巨变!现在把钱变成房容易,但是要把房变回钱可就难了。房价高对大家都不好(炒房客除外),最终买单的都是老百姓。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所谓的房价都是虚数,要有人买你的房才行。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不知道你转手要卖给谁,卖给有钱人?他们都有房等着卖呢。就算他们有改善需求,也会优先考虑买一手新房,而不是二手房。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有人说土地贵,房价都跌了土地不跌吗?不肯卖?爱卖不卖,不卖拉倒,别以为大家不知道,卖地是来钱最快的,也是最好赚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现在对于买房的人不用急,有钱想买哪里都行,不管你拥有什么,只要你没钱,你就寸步难行。有钱才能真正享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