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有承诺,注意保质期

芥菜树下 2024-07-01 15:39:30

职场需要承诺。

无论是口头发表,落笔成文,还是心知肚明的互相默认,职场都是运转在一个又一个的承诺之中。

我们给别人承诺,别人也给我们承诺。承诺带来一定程度的信任感,降低沟通成本。在获得某个事项的承诺之后,我们便可以放心地,推动项目的进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个承诺,都是有限的。有限的领域,有限的时间。

承诺的领域有限。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对这个项目的承诺,不代表在另一个项目上,也会给出同样的保证。

比如说,我们在甲项目上,有很好的合作。项目结束,大家感觉都不错,于是开启新的乙项目。就乙项目而言,一切都是全新的,包括我们互相之间的承诺。一个领域的良好合作经历,有助于我们在其它领域的沟通。但不要因为这里的顺利,而自动默认那里也有同样的承诺。

又比如,我们与某人在这块业务上合作了很久。他在工作的协调中,能够代表他的公司,给我们一些承诺。我们也默认并接受了,他在这方面的公信力。但是有一天,他跳槽了。新的职位新的公司,他的承诺,还具备原来的可信度吗?未知可否。

承诺的时间有限,有一定的保质期。

落到纸面上的东西,有时间期限,我们对此非常清楚。也知道有效期快结束之前,就要重新谈,重新定。但有一些约定的承诺,不一定是落到纸面。有的时候就是口头表达,我们不一定有清晰的有效期意识。也有的是落到了纸面,但表达含糊。当时的情况下,为了减少争议,尽快在关键性问题上达成一致,故意在表达上,留下可能会有歧义的内容,以方便各方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这样带出来的承诺,就可能随着时间变化。

比如说,我们会给出一个新的名词,来表达关键问题上的一致性承诺。但这个新名词,从字面看,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当时,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善意的,大的方向都同意。但随着项目的进展,各自出现了不同的想法。当初达成一致的前提,都会发生变化。

这个时候,随之附着的承诺,是否依然有效?

时间能改变很多事情。各方的优劣势会发生改变。实际的需求,轻重缓急,都会不一样。尤其是当其中一方,出于自己的需要,带着另外的动机,来刻意利用这些承诺时。芥菜树下看,面对这种情况。另一方不需要被动跟随,而是要考虑,这些承诺是否已经过了保质期。如果整个局面的性质已经变了,就要回到大的前提之下,重新定义承诺的内容。

范围有限,时间有限。——意识到承诺的有限性,我们才能清晰地看待他人给出的承诺。

同时,也能更加大胆地,给出自己的承诺。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不想错过职场趣聊,关注:<芥菜树下>,闲话职场,南北东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