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英国国会已经通过紧急法案,赋予政府官员拥有对敬业集团旗下的英国钢铁公司的控制权,以避免敬业集团关闭英国最后的原生钢工厂。紧急立法在4月12日获得了英国下议院和上议院的批准,当时英国上下两院的议员其实当时都正在复活节休假期间,当时都是被紧急叫来开会的。
实际上,英国自己,尤其是英国政府的效率是非常低的,议会不算是行政机构,但是也差不多。一个议案他们可以争执好几年,而这么高的效率,在英国可以说是相当的罕见。说回正题,新的立法授予英国商业部部长雷诺兹非常广泛的权力,其能够直接管理已经陷入困顿的英国钢铁,并且订购原材料以维持公司位于英格兰被捕斯肯索普工厂的生产,这家工厂目前有着英国金翠的两座使用原生矿石炼钢的高炉。
不过英国钢铁目前并未被英国国有化,其所有权仍然属于敬业集团,不过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国有化是“必须的选择”。但是在将敬业集团逐出英国钢铁之后,英国政府仍然还是倾向于为该业务寻求一个合作伙伴,只是这个合作伙伴大概率不会是中方企业。
敬业集团在2020年收购了英国钢铁,其声称自己如今已经投资了12亿英镑用于维持运营,但是每天都在亏损,且每天至少亏损70万英镑。敬业集团在上个月拒绝了英国政府5亿英镑的援助方案,因为他们不愿意继续运营一家已经陷入持续亏损的企业。
雷诺兹则抹黑称,敬业集团向英国政府“索取了过高的金额”。而英国政府和中国公司在国家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发生争执的案例,也不仅仅只是发生在敬业集团身上,2022年英国保守党政府就宣布收购了中国广核集团在萨福克郡投资的核电站,近年来英国政府还将华为公司排除在该国的5G项目之外。
工党斯塔默政府上台以来,对中国投资就保持着相对“激进”的态度,他们不接受中资企业在所谓的“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存在,尽管英国政府反复表示,他们“不怀疑中方在参与影响某些企业的决策”,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事实上就是在表示他们“被干涉了”。
在斯塔默政府看来,中资企业就应该只存在于“非争议性领域”,也就是农产品,生命科学或者汽车工业等行业。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英国钢铁实际上就是长期处于亏损的状态下,不是说英国将钢铁企业从中国企业手中“国有化”,亏损的问题就能够凭空消失,这不可能,亏损还会继续持续,而且还会愈演愈烈,英国政府越是扩大生产,那么亏损也就越多。
这不是敬业集团和英国钢铁的问题,而是英国成体系的问题,不能指望一个完全“金融化”的国家,能够轻松的维持一家有着一定规模的传统钢铁厂的运营。尤其是英国政府还在寻求其他非中资的企业接盘英国钢铁,这就更不现实了,因为没有资本愿意接手这么一家注定亏损的企业。
我们当然理解英国政府希望保持英国钢铁运营的想法,毕竟这是一家有着3500名员工的工厂,这意味着3500个家庭,同时英国钢铁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被用于铁路网,建筑也汽车行业,如今的地缘贸易环境愈发恶化,英国需要这家工厂保证自己不陷入依赖钢铁进口的境地。
但是在处理这种敏感问题上,英国政府也应该有基本的公正,而不是轻飘飘的说几句:“作为一个国家,我们过去做错了。”或者“我们在某些方面,曾经过于天真。”当然,将基础设施交给一个企业来负责,本身就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敬业集团的损失,又该由谁来承担?就是因为他们是外国企业,他们就应该承受错误吗?
对于英国政府的行为,我国在本月14日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法新社记者相关提问时表示:
“据我了解,你提到的这家敬业集团是一家中国的民营企业,基于市场化的原则同英方开展合作。对于目前英钢经营遇到的困难,双方应本着互利的原则商谈解决。希望英国政府公平公正对待在英投资经营的中资企业,保护其正当合法权益,避免将经贸合作政治化和泛安全化,以免影响中国企业赴英正常投资合作的信心。”
蹦的越急灭亡的越快!愚蠢(英国)的政客带来的是国民的灾难和恶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