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李鸿章曾告诫后人:若想中国没后患,必要先灭其国

汗青史籍 2023-01-09 19:50:37
综述

公元1901年,78岁的李鸿章在家中去世。

对于中国人而言,李鸿章的去世,其实算是一个时代的落幕。这位身居权力中枢多年的老人,一生功过难以完全评价。

作为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李鸿章的眼光还是有的。在签订《马关条约》之后不久,李鸿章特地给朝廷上了一封奏折。

在这封奏折中,李鸿章用一句:

“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之外;日本则近在门户,窥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

此时的日本,在清朝的严重,最多是一个实力颇强的小国,怎么能够说是永远大患呢?对于这句话,当时的许多人都颇有些不以为然。但是,历史证明了,李鸿章的这句话是对的。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下李鸿章为何能够做出这种预言。

难以挽救的乱局

1842年的鸦片战争,之所以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原因,就是清朝被迫开放国门,以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为了寻求自保,清朝上下皆开始寻求自救的方法。这里不要小看清朝的皇帝,他们虽然平庸,但是不算傻子。人家英国只有几千人,就攻破国门,这种事情自然是会深刻刺激清朝的统治者。

不过,在如何解决问题方面,清朝上层却出现了完全不一样的看法。

对于清流派而言,中国传承千年,其中自由祖宗规矩在。随意改变规则,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贸然引进洋人的学说,很可能导致规则崩塌,影响上层阶级的统治。

而洋务派官员,则是务实得多。他们认为,如果不学习洋人的学说,那么中国不用等到自己崩溃的那一天,单是洋人的侵略,就足以将清朝灭国。

在慈禧的支持下,以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客观来说,洋务运动并不像后来很多人说的那样毫无成效。洋务运动使得中国在近代有了一些工厂,在制度上也发生了改变,使得国力上升,此上的种种,都是实打实的贡献。

在这场运动中,李鸿章的贡献是相当卓著的。也正是因为这些贡献,李鸿章才能深得慈禧的信任,才会在后来有那么多的信徒。

但是,清朝的烂不是烂在表面,而是烂在了骨子里面。而1894年发生的甲午战争,简直就是把清朝统治者的脸给打肿了。

那么,为什么1868年才开启近代化进程的日本,能够和清朝扳手腕呢?

赶上风潮的小国

日本能够崛起,跟他们下定决心改革是脱不开关系的。

和只改革生产方式的洋务运动不同,日本开展的明治维新,可以说是从上到下进行的一次彻底的变革。坚持传统的幕府派早就在倒幕运动中死完了,而崛起的各藩,本质上就代表了新思潮。

因此,倒幕派上台以后,日本的制度实际上已经完全变了,由地方分权转变为中央集权,由重农主义转变为重商、重工主义,由闭关锁国转变为开放共荣。

这种种改变,都是清朝远不能及的。一个强大的国家,制度的改变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思想的转变。

而日本,又刚好有一个模范“君王”明治天皇。天皇带头表率,这种影响使得日本的民间也跟着效仿。因此,整个日本社会风气焕然一新,完全有了一个近代国家的样子。

而反观清朝,洋务运动只是一场运动,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改变社会风气,该愚昧的人还是愚昧,落后的生产方式依旧是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这样一对比,清朝简直不要太落后了。

李鸿章对于日本的看法,其实就是因为他深刻认识到了日本的这种改变。但是,他无能为力,也不想出力。

之所以无能为力,是因为清朝的政治权力实际上是掌握在了慈禧的受众,慈禧不同意,什么维新运动都是不可能的。而不想出力,也是因为李鸿章是既得利益者,他并不可能主动背叛自己的阶级。

但是,李鸿章这个人是很矛盾的。他的身上,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但是也有忠于国家的一面。这种矛盾,促使他不得不上书慈禧,阐明日本对于中国的威胁。

然而,慈禧已经听不进去了。面对日益糜烂的局势,慈禧仍然热衷于权术游戏。她的重心,是放在洋人身上的。利用民众对抗洋人,已经成为慈禧心中不可动摇的“国策”。

一地鸡毛难收场

慈禧的政策,最终还是让清朝走向了覆灭的结局。

从我们今人的视角来看,慈禧无疑是罪大恶极的。作为清朝的实际控制人,慈禧也应当为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失败负责。

但是,李鸿章就没有责任了吗?作为中枢的一员,李鸿章毫无疑问也是要担上责任的。他虽然有能力,但远不是现在某些人口中的“清朝诸葛亮”。他的心中,私人利益无疑是相当重要的,不然,也不会有“宰相合肥天下瘦”。

李鸿章的人生,无疑是悲剧的。他作为一个有理想的政治人物,一辈子却没有见到国家的强大,而且其人代表清朝,签订了一项又一项的卖国条约,坏了自己的名声。

这种结局,对于李鸿章而言,无疑是悲惨的。他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0 阅读:10

汗青史籍

简介:历史是文化的传承,是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