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信息社会,视频监控系统早已成为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的标配。可奇怪的是,在德国,有媒体用“提升安全、促进服务”来形容安装摄像头;而在中国,却被渲染成“无处不在的监视”、“科技独裁”。同样的一件事,在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却被贴上截然相反的标签。这样的“春秋笔法”,究竟是客观事实,还是夹杂了深层的意识形态偏见?
一、“民主”的摄像头?“独裁”的摄像头?
近期,德国之声分别用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报道了德国与中国的摄像头部署。
前者称德国铁路在全国750座火车站安装1.1万个摄像头时,大加赞赏,强调对公共安全的正面作用;
后者谈到中国时,则将“每2公里1个摄像头”描述为“对个人隐私的极端侵犯”。同一项技术,在德国被赋予“警民合作”“破案率提高”这些正面含义,而在中国则演变为“警惕”“被监视”的偏见陈述。
这样的对比令人疑惑:难道嵌在火车站墙体上的摄像头,一旦跨过了国境,就立刻从“安全卫士”变成了“威胁者”吗?
二、表面新闻,背后藏着怎样的话语逻辑?
表面上,这是两则看似毫无关联的新闻;但深层次看,却是同一种“双重标准”的流露。
选择性报道:当西方媒体谈到德国时,刻意放大了民众对安全感的期待;谈到中国,却只突出可能带来的“监控”意图,暗示中国政府拥有“随时随地监视”的强大力量。
语言叙事差异:对德国,用“视频监控设施”这种较为柔和的术语;对中国,则用“监控摄像头”直白刺激观众感官。词语的区别足以让观众在情感上倾向于把《德国篇》理解为对城市安全的美好追求,而将《中国篇》视为扼杀隐私、控制社会的危机。
预设立场:西方传媒往往有着“民主国家动机纯良”的思维定式,同时对非西方国家抱有程度不一的怀疑,动辄冠以“政治打压”“公民自由受限”的标签,形成先入为主的固化印象。
三、视频监控本身并无原罪
实际上,技术从来都是中性的,决定它发挥何种作用的是使用方式与监督管理。
在公共领域,人们普遍希望用摄像头来打击犯罪、净化社会环境;而在处理个人隐私时,每个国家、每个法律框架又都制定了不同的限制措施。无论是德国还是中国,都在积极寻求“安全”与“隐私”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技术授权”并不等同于“随心所欲地监管”。
“数据收集”也不代表“毫无原则地滥用”。
最重要的是实际效果:一方面,监控系统能否让社会更加安定、降低犯罪率?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能否制定并执行合理透明的隐私保护制度?这些才是评判监控手段是否正当的真正标准,而不应被贴上政治标签就受否定或褒扬。
四、跳出偏见,理性思考
我们必须警惕部分西方媒体的叙事陷阱:当它选择性撷取某些事实、忽视另一些事实时,整则报道的角度和叙事便会被“有意”或“无意”地带偏。而当这种偏向大量出现在国际舆论场时,“先入为主”的观念就会使读者信以为真。
面对“摄像头在德国就是民主,在中国就是独裁”的双重标准,我们大可不必自我否定或愤怒。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如何让技术造福于民,如何让公共安全与个人隐私得到更好地平衡,以及如何在色彩交织的舆论场中保持清醒。
当我们超越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的纠缠,回归到技术“怎么用”的实质问题时,就会发现:每一个国家都有责任也有能力,为其民众营造更安定、更可持续的社会环境。
如何跳出媒体构建的信息茧房,学会运用自己的理性独立思考,这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数码生存”必修课。
让我们擦亮双眼,识破那些含沙射影的叙事误区,用更公平、更理性的态度去看待今天的世界,也用更果敢、更自信的行动去创造明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