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很多人都知道三国时期群雄割据的故事,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的局面。可在这个乱世开启之前,有一场震惊天下的农民起义,差点就改写了历史。
这场起义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参与人数多达百万,波及数百个郡县。起义军头戴黄巾,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让统治者闻风丧胆。

不料数年内却有近百万义军倒在血泊之中,江山依旧,皇权未倒,反而让朝廷变得更加腐朽。这场起义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最后会失败?

东汉王朝的土崩瓦解
东汉王朝末期,整个社会体系已经千疮百孔。皇帝沉迷享乐,把朝政大事交给太监处理。
宦官专权,为所欲为,朝政腐败不堪。他们不仅掌控后宫,更干预朝政,把持军权。
外戚也在幕后操纵朝廷,争权夺利,搅得朝局动荡不安。皇帝对此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权力旁落,无法控制局面。

与此同时,地方上的官员和权贵们只顾着肥私囊,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
他们层层盘剥,横征暴敛,把本就不富裕的百姓逼到绝境。豪强地主占据大量土地,剥削农民,让他们背负高额租税。
而基层官吏又贪污腐败,中饱私囊,根本不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老百姓在两面夹击下,日子越过越穷,怨声载道。

更雪上加霜的是,天灾接连不断,有的地方大旱颗粒无收,有的地方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无收,饥荒蔓延,灾民四处逃荒。
可官府不但不赈济灾民,反而变本加厉地征税,根本不顾百姓生死。普通农民交不起赋税,只能卖儿卖女,或者离乡背井,四处流浪。
这些人无家可归,沦为乞丐,在都城长安一带聚集,官府对他们又打又骂,却解决不了问题。

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老百姓虽然苦不堪言,但还是不敢反抗。因为在传统观念里,皇权神授,不可侵犯。
民间流传着"天命难违"、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说法,让人产生宿命论的心理,而不敢反抗命运。

再就是儒家伦理要求百姓"忠君爱国",把皇帝奉为"天子",让人产生盲目的君臣义理观念。
即便生活再苦,也只能怨天尤人,默默承受。可随着统治危机的加深,民怨达到顶点,终于爆发出山雨欲来的怒火。

这些流民在官府眼中就是麻烦,见了就抓,抓了就打,能活下来都是运气。东汉的统治阶级根本无视民众疾苦,只顾自身利益,让社会矛盾越积越深。
可就算这样,老百姓还是不敢造反。为什么?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汉朝是最强大的王朝,打败了匈奴,让周边国家都来朝拜。
他们宁愿相信皇帝还不知道自己的苦难,也不愿意推翻这个王朝。

民间太平道的兴起
在这个乱世中,一个叫张角的人出现了。他本来是个云游道士,走南闯北,见识过太多老百姓的苦难。
张角深受黄老道思想影响,主张无为而治,清静无欲。他看到世道混乱,民不聊生,决心为苍生解除疾苦。
张角开始传播"太平道"思想,鼓吹"大贤良师"的救世论,让民众心存希望。

张角懂得一些医术,见到病人就帮着治病。他医术高明,能治百病,甚至起死回生。
百姓闻讯而来,前来求医问药。张角施医赠药,不取分文,让百姓感恩戴德。
他甚至将医术传授给门徒,让他们分赴各地,救死扶伤。张角济世安民的事迹,让他声名远播,民心所向。

张角不光治病救人,还教人道理,说些安慰人心的话。他宣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不但医治身体的疾病,也治愈心灵的创伤。
张角告诉百姓,要改变命运,必须精诚团结,才能"逆天改命"。
他将儒道思想融合,创立了"太平道",号召信徒行善积德,等待"弥勒佛"下世。百姓听了张角的教诲,如沐春风,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把他当成救星,拜他为师。村里乡亲本来都自顾不暇,可看到张角的为人,都愿意跟随他。
他们视张角为"大贤良师",甘愿为他赴汤蹈火。张角就这样收罗了大量门徒,迅速在民间发展势力。连流寇盗贼都被他感化,愿意洗心革面,加入太平道。
张角收的徒弟们也到处传教治病,短短几年间,他的信徒竟然发展到了百万之众。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活不下去的农民,把张角当成了救世主。他们聚集在一起,互帮互助,同舟共济。
张角利用医术吸引百姓,用道德感化民心,把一盘散沙的农民组织起来,成为一支有生力量。太平道就这样在民间迅速壮大,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

张角看到这么多人相信自己,心里很沉重。他知道单凭医术和说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农民的苦难源自社会的不公,要解决问题,必须推翻压迫他们的统治阶级。但要对抗强大的东汉王朝,没有充分准备和周密计划,无异于以卵击石。
张角深思熟虑,决定利用太平道的组织,发动一场农民起义,用行动来改变命运。

太平道的秘密行动
张角开始秘密组织起义。他把信徒分成三十六个营地,每个营地都有上万人。
这些人都是对现状不满的农民、流民和贫苦百姓,对朝廷的统治怀有深深的怨恨。
张角让他们互相联络,传递信息,为起义做好准备。起义军佩戴黄色头巾作为标志,故称"黄巾军"。

张角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规定了起义的时间、地点和口号。他让门徒散布谣言,说天降祥瑞,上天要替换朝廷。
一时间,民间议论纷纷,都在等待"黄天"降临。张角还让门徒私下招募壮丁,储备粮草,为起义做好物质准备。同时严格保密,防止消息泄露。
为了保密,黄巾军用特殊的符号传递消息,连官府都看不懂。张角创造了一套"托名思想"的暗号体系,打着宗教的幌子,掩人耳目。

表面上是宣传教义,实际上是在传递军情。官府只当他们迷信,不以为意,殊不知暗流涌动,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汉灵帝整天享乐,根本不知道危险正在逼近。他只知道招贤纳士,让外戚掌权,自己逍遥自在。太监也昏聩无能,只顾巴结皇帝,哪里管得了天下事。
地方官员更是贪污腐败,只顾自己发财,民间疾苦视而不见。在他们眼里,农民起义不过是小打小闹,没什么大不了。

官府还觉得张角帮他们安抚流民,挺好的。地方豪强和地主阶级也对张角缓兵之计,不敢轻举妄动。他们认为张角的教派收容游民,维持了太平盛世,有利于他们的统治。
可惜好景不长,有个贪图富贵的叛徒向朝廷告密,张角不得不提前发动起义。叛徒马元义为了高官厚禄,出卖了同胞,让农民起义遭遇严重挫折。

一场悲壮起义的失败
由于提前起义,很多地方的信徒没收到消息,行动不统一。有的部队因为叛徒告密,遭到官府偷袭,损失惨重。
但更多的农民还是奋起反抗,掀起了汹涌的暴动浪潮。一时间,黄巾军如雨后春笋,在各地纷纷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旗号,杀官吏,夺城池,风起云涌。
汉灵帝吓坏了,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造反。短短几天内,几百个地方都报告说有黄巾军出现。长安城内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汉灵帝本想亲自带兵镇压,可他连马都不会骑,哪里指挥得了战争。无奈之下,他只能让太监出钱,让地方官员出兵,自己放权给他们。
地方官员得到了权力和钱,开始拼命镇压黄巾军。他们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煽动内讧,各个击破。
有的部队被收买投降,有的将领被策反背叛。黄巾军在内外夹击下,渐渐失去优势。

更糟糕的是,张角因为操劳过度病死了。黄巾军失去领袖,军心涣散,斗志全无。
原本齐心协力的将士反目成仇,自相残杀。没了主心骨,黄巾军各自为战,最后被打得七零八落。
曹操、刘备等军阀趁机坐大,收编降卒,扩充实力。他们打着讨伐叛乱的旗号,实则借机发展自己,为日后混战埋下祸根。

地方官员借着平叛的名义,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他们残酷镇压黄巾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普通百姓成了他们发泄仇恨的对象,死伤无数,妻离子散。就连没有参与起义的良民,也在战乱中丧生。
官府则以"莫须有"的罪名,滥施淫刑,杀人如麻。整个社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和苦难之中。

原本想改变命运的农民们,反而成了他们捞取权力的工具。
起义军将领纷纷被杀,或凄惨被俘,或忍辱偷生,或弃暗投明。那些曾经威震一时的黄巾将士,如今沦落为阶下之囚,生不如死。
他们为反抗暴政献出了生命,却换来更加悲惨的结果。黄巾军虽然打着"拯救苍生"的旗号,但无法改变自身的悲惨命运。

这场浩大的农民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近百万起义军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更可悲的是,他们不但没能改变社会现状,反而让那些地方官员的势力越来越大,为后来的三国混战埋下了祸根。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光有人多势众还不够,如何把力量组织起来,才是成功的关键。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后汉书·张角传》 《资治通鉴》 《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资料》 《东汉末年社会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