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坛酸菜,搅动风云。
起因大家都知道了,央视315晚会点名了5家酸菜生产企业,其中着墨较多的,是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的插旗菜业,该企业为多家知名企业代加工酸菜制品,也为一些方便面企业代加工老坛酸菜包。而插旗菜业老坛酸菜包里的酸菜,是从外面收购来的“土坑酸菜”。
在腌制酸菜的土坑里,工人们有的穿着拖鞋,有的光着脚,踩在酸菜上,有的甚至一边抽烟一边干活,抽完的烟头直接扔到酸菜上。这些酸菜在被插旗菜业收购时,后者并不对卫生指标进行检测。
此外,岳阳市君山区雅园酱菜食品厂也收农户土坑里的菜,在车间里,大批的酸芥菜被直接卸在地上。坛坛俏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现在我们做的这个酸菜,里面的防腐剂是超标的,夏天一般会超过2~10倍。”
报道一经播出,瞬间引发了轩然大波。
首先炸锅的是作为消费者的普罗大众。老坛酸菜口味的方便面,受众有多广这个就不多说了,单说一点:现在很多人因为疫情隔离在家,刚刚囤了几箱甚至十几箱方便面。结果来这么一出“脚尖上的酸菜”,想想都令人作呕。
康师傅和统一这两个方便面大厂,很快也被卷进了漩涡中。尤其是康师傅,由于确认了插旗菜业是供应商,其股价在16日开盘后大幅下跌,跌幅一度超过15%。统一的股价表现稍微好点,16日上午跌幅曾超10%,由于“最近5年内插旗菜业不再是其供应商”,加上金融委会议对大盘的刺激,收盘时统一的股价已止跌回升,上涨2.64%。
值得一说的是,在对外声明中,康师傅的第一份声明关闭了评论区,并有选择地放了几条“不是批评”的评论。统一的前后两份声明则自相矛盾,而且从致歉变成了自夸,招来了不少差评。
除了方便面厂商,餐饮企业也被卷了进来。315晚会之前,插旗菜业的官网上一直把肯德基列为合作伙伴;晚会节目播出后,肯德基迅速予以否认,表示跟插旗没有任何关系,并已“勒令”对方撤下“不实信息”。
插旗菜业的另一家合作伙伴——五谷渔粉,则是在16日上午迅速登上了热搜第一。
五谷渔粉现有4000多家门店,官网显示其杂粮米粉分类下,有一款金典酸菜鱼产品。不过,和康师傅、统一的迅速致歉不同,直到16日接近中午时分,五谷渔粉才发布了第一份声明。
△图自餐宝典这个反应速度比“太二”差远了。因为舆论对酸菜的关注,作为酸菜鱼头部品牌,太二尽管没有被报道,但为了自证清白,还是在16日凌晨两点发布了声明,表示跟315晚会报道的企业没有合作关系;到16日中午,太二又在自己的公号上发了一份《太二酸菜安全报告》,强调食品安全合规性。
其余用到酸菜的餐饮企业现在是什么想法,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面对汹涌的舆情,地方政府已连夜行动,涉事企业相关人员已被控制,所有产品全部就地封存,同时对外销产品立即启动追溯召回措施,并全面停止农户土坑腌制行为。
老坛酸菜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遭到了重创。但话说回来,在岳阳、在华容、在君山,“土坑酸菜”不是315当天才出现,涉事企业也不是315当天才这么做。
事实上,能和康师傅、海通食品、亚洲贸易株式会社(日本)等企业合作,能给它们供货,就说明插旗菜业还是颇具实力的,很有可能还是当地酸菜行业的“龙头”。而这样一家企业,也能做出令人作呕的事,个中曲直就很值得说道了。
其中首要的原因,无疑是企业自身的管理出了问题。这些涉事企业漠视食品安全,对前期加工过程不进行严格监控,对卫生指标不进行精细检测,对源头质量监控不用心不到位,抱着侥幸心理,低成本、低质量生产,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更可能连累整个品牌、整个行业受到重创。
其次,则不能不说是监管的问题。在315晚会的报道中,有的企业负责人说,国内的产品到了消费者手里面,里面有一点树叶、有一点纤维,顶多罚你一两千元;这个如果到国外去了,至少是罚十万元。被问及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涉事企业负责人却说,企业不对卫生指标进行检测。——有令不行,有法不依,侧面说明了相关方面的日常监管力度不够、工作不到位。
第三,让人看着恶心的“土坑酸菜”,在当地可能是堂而皇之存在的,而不是我们常见的“黑作坊”。据了解,华容是全国最大的芥菜生产基地,华容芥菜是“湖南十大农业品牌”,芥菜是当地第一大富民种植产业,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生产、加工、销售和运输涉及的从业人员10余万人,当地干部介绍,“华容芥菜品牌价值已达19亿元,全县每4名劳动人口中,就有近1人从事芥菜相关产业”。在君山区,酱腌菜原材料的种植面积约3万亩,加工企业共16家,涉及从业人员上万人。——这一个个数据说明,“土坑酸菜”很可能是当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一个主要生产模式。
第四,与涉事企业合作的大品牌,是被坑了,还是同流合污?科普作家云无心认为,大品牌的采购都会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对于这种有“标准生产设施”的供应商,通过审核很容易。另一方面,找到资质合格、能够通过审核的供应商也并不容易,所以他们其实也不见得有很多选择。
他说:“一种可能是,这些大品牌派出的审核代表,审核标准车间以及各种资质,都能通过,也就建立起了供货关系。之后厂家拿收购来的土坑酸菜包装供货,他们也不知道。另一种可能是,这些大品牌也知道这些酸菜来源有问题,但也找不到真正合格的供应商,毕竟插旗在资质文件上能够通过审核,他们也就心照不宣地装作不知道了。这一批中招的品牌,跟这几家被曝光的厂家之间,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可能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
一坛酸菜,令今年315的热度格外持久。有人希望这热度赶紧过去,但有更多人希望最好天天都是315。
参考文献:
[1] 周楠. 知名品牌自砸招牌,“老坛酸菜”打了谁的脸?半月谈, 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