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外长访华亮明立场,拒打贸易战王毅三句话定调合作

煜轩侃 2025-03-29 09:15:34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会谈桌上,法国外交部长巴罗在开场白中明确表态:“法国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战。”这句直击要害的声明,揭开了中法应对全球贸易变局的战略对话序幕。时值美国宣布将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欧盟汽车产业面临300亿欧元损失风险,巴罗此次访华被外界视为欧洲寻求破局的关键行动。

特朗普政府4月2日即将实施的关税新政,对德国汽车业冲击尤为剧烈,该国38%的汽车出口依赖美国市场。法国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其汽车零部件产业同样面临15%的产能过剩风险。巴罗在与王毅会谈中透露,欧盟内部测算显示,新关税可能导致欧洲汽车业流失12万个工作岗位。

这种压力迫使法国采取紧急行动。巴罗的行程设计颇具深意:北京政治磋商结束后直飞上海,访问特斯拉超级工厂与上汽集团创新研发中心。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法国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国,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800亿欧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占比提升至27%。

在长达三小时的闭门会议中,双方达成三项核心共识。王毅首先强调:“中欧贸易额在2024年达8560亿欧元,是美欧贸易量的1.8倍,合作空间远大于竞争摩擦。”其次,中方重申支持欧洲战略自主,特别提及2024年欧盟成立《欧洲工业法案》时,27个成员国中9国反对过度追随美国对华技术限制。最后,王毅借中法建交60周年契机,提议深化核能、航空航天、数字治理等领域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巴罗的积极回应体现在具体行动:法国承诺加快审批中广核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二期投资,同时推动空客天津总装线升级为亚太区维修枢纽。这些举措直接对应欧洲当前困境,若失去中国市场的14%份额,空客年内或将面临200架客机的订单缺口。

回溯1964年中法建交,戴高乐顶着美国压力承认新中国的战略决断,如今在巴黎政治学院的教材中仍被称作“地缘政治博弈的经典案例”。当下场景与历史形成奇妙呼应:面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欧洲绿色产业的补贴歧视,法国再次选择“东方突围”。

值得关注的是,巴罗在上海与欧盟驻华商会代表闭门协商时,特别提及中国对法国白兰地反倾销调查进展。知情人士透露,中方在技术层面展现了灵活性,这为6月欧盟委员会审查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时留下了协商空间。

全球贸易体系重构的十字路口,中法互动正在书写新规则。当巴罗结束访华登上专机时,欧盟总部传来消息:德国、意大利等六国联合提议,要求重新评估对华经贸政策中的“过度防御条款”。这场始于北京的外交行动,或许正在触发欧洲战略自主的链式反应。

0 阅读:79

煜轩侃

简介:为你深度解读热点事件,揭开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