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和谈触及核心议题,乌克兰深陷战略困局

煜轩侃 2025-03-28 17:29:37

国际社会聚焦的俄乌和谈迎来关键进展。3月25日,美国白宫与俄罗斯同步披露了双方在利雅得技术会谈的阶段性成果,黑海航行安全、粮食出口解禁等经济议题达成共识,但涉及乌克兰领土归属的核心矛盾仍悬而未决。这场拉锯三年的冲突,正逐渐演变为俄罗斯与西方阵营的战略博弈,而乌克兰的处境愈发被动。

利雅得会谈的突破集中在经济领域:俄乌承诺保障黑海商船航行安全,避免军事化利用航道;美国松绑俄罗斯农产品及化肥出口限制。这一举措被视为特朗普政府打破拜登时代对俄经济封锁的关键转折,也为后续谈判创造了缓冲空间。美方乐观预测,4月20日前或可实现停火,但俄乌领导人直接会晤的时间表仍未敲定。

真正考验在于领土问题。俄罗斯通过宪法确立了对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的控制,乌克兰则因军事反攻无望陷入两难,承认现状等同政治自杀,坚持主张却无力改变现实。CNN评论员将这一矛盾比作“房间里的大象”,虽无法回避却始终被刻意绕开。泽连斯基3月25日明确表态,乌美俄三方未就领土议题达成任何共识,俄方亦证实未签署相关文件。

北约近期再度拒绝乌克兰加入申请,标志着欧洲对俄妥协倾向加剧。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由联合国牵头组建维和部队的方案,试图为乌克兰提供替代性安全保障,但该提议既需俄罗斯作为安理会常任国的首肯,又遭泽连斯基强硬回绝。乌克兰坚持要求“伙伴国家”而非联合国驻军,暴露出其安全诉求与地缘现实的深度割裂。

分析认为,欧洲的转向折射出对俄战略认知的转变:持续军援未能扭转战场态势,制裁反噬效应却不断显现。俄罗斯通过三年军事行动,不仅巩固了对争议地区的实际控制,更迫使西方承认其“去军事化”诉求的合理性。若维和方案最终落地,将成为莫斯科外交战的又一胜利。

俄乌冲突与1950年代朝鲜战争存在惊人相似:两者均以“受邀介入”为行动依据,在他国领土展开长期拉锯,国内经济与战时动员并行推进。俄罗斯如同当年的中国,通过高强度消耗战打破西方速胜幻想,迫使对手回到谈判桌前。

更深层共鸣在于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威慑效应。特朗普政府急于为冲突降温,正源于对战争外溢风险的忌惮,正如板门店停战协议背后,是核阴云下大国博弈的恐怖平衡。当前俄乌若达成停火,或将复制朝鲜半岛的“冻结模式”:法理争议悬置,但实际控制线成为新常态。

对于俄罗斯而言,特别军事行动已实现战略目标,打破北约东扩枷锁,重塑黑海地缘格局。而乌克兰的悲剧性在于,其领土完整沦为大国博弈的筹码:西方提供安全保障的承诺流于空谈,自身又丧失与俄正面抗衡的资本。这场冲突的终局或许无关正义,唯有实力写就的丛林法则。正如黑海航道重新开放所预示的:经济利益可妥协,但战略边疆寸土不让,这正是俄罗斯给世界上的现实主义一课。

1 阅读:8

煜轩侃

简介:为你深度解读热点事件,揭开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