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事件让特朗普的全球战略浮出水面,轻欧洲,重中东

煜轩侃 2025-03-27 15:39:16

一场军事群聊的意外曝光,撕开了特朗普政府全球战略的底牌。《大西洋月刊》披露的机密对话显示,白宫高层在策划空袭也门时,竟将矛头对准欧洲盟友——副总统万斯直言军事行动是“替欧洲擦屁股”,防长赫格塞思更要求欧洲为此“买单”。这场泄密风暴不仅暴露了美欧裂痕,更预示着中东将在特朗普时代取代欧洲,成为美国战略棋盘的核心。

3月11日的加密群组对话中,标注为副总统万斯的账号抱怨:“红海航道只占美国贸易3%,我们凭什么替欧洲人流血?”防长赫格塞思随即提议向欧洲收取护航费用,获得群内多数支持。这种赤裸裸的交易思维,与拜登时期的美欧协同形成鲜明对比。欧洲《观察者》指出,特朗普团队对欧洲的蔑视已从能源争端延伸至安全领域,德国总理朔尔茨要求北约紧急会议讨论此事,却遭美方冷处理。

被称作“影子国务卿”的中东特使威特科夫,其影响力在此次事件中显露无遗。这位特朗普的房地产伙伴,在福克斯新闻访谈中公然宣称:“海湾国家的经济活力远超衰落的欧洲。”他的战略蓝图正在落地:沙特阿美宣布向得克萨斯州炼油厂注资370亿美元,阿联酋主权基金则收购了黑石集团旗下23个物流中心。这些交易恰逢美国暂停对沙特人权问题的审查,战略置换的意图不言而喻。

英国首相斯塔默的发言人虽否认“搭便车”指控,但北约内部文件显示,2024年欧盟国家防务支出达标率仅67%,远低于特朗普要求的100%。更令欧洲焦虑的是,五角大楼正将驻德美军1.2万人调往卡塔尔,F-35中队部署数量较2020年增加三倍。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闭门会议上警告:“我们在西非反恐的行动,可能因美军撤离陷入被动。”

特朗普政府的算计充满现实主义色彩:中东不仅能提供每年超千亿美元的军火订单,更掌控着全球45%的原油产能。相比之下,欧洲在乌克兰危机中要求美国承担82%的军援份额,却拒绝开放农产品市场。这种失衡在威特科夫团队看来不可容忍,他们正推动“石油美元+安全承诺”的新交易模式——沙特承诺维持原油产量以平抑通胀,换取美国默许其核技术研发。

当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试图通过访华缓解压力时,特朗普团队却在筹备中东“新北约”——以色列、沙特、阿联酋的防务协作框架已进入沙盘推演阶段。

这种战略重心转移引发连锁反应:波兰紧急向韩国加购180辆K2坦克,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则公开呼吁“重建欧洲军”。历史的吊诡在于,1947年马歇尔计划塑造的大西洋同盟,正在2025年的石油管道与无人机交易中瓦解。

0 阅读:3

煜轩侃

简介:为你深度解读热点事件,揭开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