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独闻
4月7日有记者提问:中美领导人近期是否会就关税问题举行会谈?
这个问题很有可能是个坑,一旦中美就关税问题展开会谈,很容易被某些人制造出舆论“中国求饶美国”等等,对此,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非常智慧。
仔细想想有没有这个可能性,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全球60国征收关税,其中对中国加征了34%,4月4日中方就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产品征收34%,4月7日特朗普又叫嚣“如果中方不取消34%的报复性关税,就将对中国加征50%额外管事。”
结果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就有记者问了这个问题:中美会不会就关税问题举行会谈?
01 / 中美之间到底会不会举行会谈,外交部发言人一语点透
现在必须明白一点,当下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不仅仅是关税、金融、政策等这些层面的较量,同时还是认知战、心理战乃至舆论战。
中美就关税问题举行会谈,不管是谁主动都会被贴上标签。
特朗普需要展现“强硬总统”赢得选民支持,而中方又要坚决维护国际贸易秩序,双方谁会主动?特朗普主动就意味着自己朝着自己扇一巴掌,而中方主动就等于“求饶”,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充满智慧:我们多次强调,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正当的权益。
毋庸置疑,4月2日特朗普对60个国家强征关税就是让世界给美国解决危机垫底,现在的特朗普已经进入不可控状态,但凡不顺着他的心意,“惩罚”就是这几个字:接着加关税。
外交部说得相当清楚,这就是施压和威胁,中方不可能因此就和打交道。
换而言之,既然特朗普想收关税就大家一起收,这次中方反制速度异乎寻常,4月2日特朗普开启“全球关税令”后,仅仅两天中方的反制措施就来了。
甚至还有人唱衰,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额约5200亿美元,自美国进口额约1600亿美元,有人开始算账了:就算是中美的关税都是34%,那一年中国就会损失1738亿美元,而美国只会损失544亿美元。
都不用研究,但凡仔细看看就能发现特朗普对于贸易的理解太片面了,贸易是要讲究品类的。
3月12日就报道美国零售企业沃尔玛就要求中国供应商大幅降价,企图把特朗普加征的关税转嫁到中国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身上,为什么没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沃尔玛为何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而不是直接把中国供应商换掉?
02 / 特朗普的“关税梦”维持不了多久,美国有可能因此内乱
很明显,特朗普不可能轻易取消对华关税,沃尔玛肯定知道这点,说白了就是沃尔玛找不到除中国外的其他供应商。
4月17日美国耶鲁大学就已经给出结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很可能导致2025全年美国每个家庭造成3800美元的损失,与此同时,关税不仅导致生活成本增加,更关键的是“有钱都买不到东西”。
美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限购现象,纸巾只能1人1提、瓶装水只能1人2箱、牛肉只能1人6磅等等。
特朗普的“关税梦”还能维持多久?4月6日特朗普还十分“贴心”地呼吁美国民众:尽管不容易也要停止。
可问题是心理压力或许可以挺住,吃喝用品稀缺怎么挺住,难道美国民众能不吃不喝?特朗普不知道尽快解决问题,就知道嘴上呼吁,难怪近期美国爆发了上千场游行。
4月5日起,美国多地就举行超过1000场“住手”活动,部分活动已经蔓延至伦敦、巴黎等欧洲城市,抗议者说得很清楚,“鸡蛋、物价……所有东西都在涨价,下面还会发生什么事?”“特朗普完全不懂贸易,谁还想在美国投资?”
特朗普对此心知肚明,否则就不会专门呼吁美国民众坚持住。
可问题是特朗普的认知太固执了,他只看重所谓的长期效果,而现在美国连短期困难都撑不过去,甚至有可能引发内乱。
4月6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就专门表态,加州政府现在将与其他国际贸易伙伴“建立战略贸易关系”,言外之意可能就是加州不遵循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要知道加州可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制造业中心,2024年生产总值高达3.9万亿美元,妥妥的“经济大户”。
一旦加州真的迈出了这一步,对特朗普来说将是严重打击,距离4月2日才过去六天,特朗普就遇到了这么大的阻力,真不知道他还能坚持多久。
更别说按照特朗普的说法,如果中国不取消34%报复性关税,他还将继续加征50%关税,还真期待特朗普是不是真的会这么做。
反正中方外交部说得很清楚,中国人不惹事也不怕事。下面就看中美到底谁先扛不住了。
说到底,特朗普的“关税梦”注定破灭,这不是出于主观臆断的判断,而是客观事实,连美国内部都有不少人这么预测,就更别说美国企业了。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加征关税是为了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可问题是现在连美国企业都遭到了反噬。
根据预测,苹果公司将每年损失超过330亿美元,目前市值已经缩水了638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有制造业愿意回到美国?完全是白日做梦。
对此,你怎么看呢?
欢迎友善讨论、点赞、关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