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者 李 百
泉州银行6月4日一天收到了来自监管部门的两张罚单,一张罚单的原因是总行“涉刑案件信息”未按规定报送,一张是下属支行因流动资金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导致个别担保人脱保。被处罚的金额虽然不大,罚单透露出来的信息却表明,泉州银行似乎隐藏着一个外界还不知道的秘密。
两张罚单实施处罚的主体都是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泉州监管分局,泉州银行总行被罚了50万元,泉州银行东海支行被罚了40万元。今年1月,泉州银行总行因为未审慎办理债券投资业务、债券资金未按约定用途使用,刚被处以30万元罚款。在2023年,泉州银行已经吃过11笔罚单,累计被罚630多万元,单笔最高金额是426万。
这一次罚单因为“未按规定报送涉刑案件信息”而备受关注。就字面上理解,泉州银行已经有涉及触犯刑法的事情发生了,但总行没按规定报送。为什么不报送,那有可能是遗漏,也有可能是泉州银行家丑不想外扬,或者觉得还没到报送的时候。但都已经触犯刑法了,想来事情不会太小。
作为一家发起于“民营经济第一城”的城商行,泉州银行的股权结构确实够市场化。大小股东有880个,前10大股东中有两个还是2023年新进入的。前10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不超过60%,国有成份的泉州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只持有大约13%,连捷投资集团、浔兴集团和晋兴集团等泉州一些知名企业都是其中的股东。泉州银行目前有59家支行137个网点,2023年营收大概35亿,净利润6.5亿。
银行“涉刑案件”很容易让外界联想到不良贷款。根据年报,2023年泉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比2022年略有上升,达到1.61%。2023年被罚出记录说明泉州银行管理不到位,由此也产生了相应的后果。
泉州银行曾在2023年第一次通过阿里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16户不良债权资产,债权本息金额超过了4亿元。不过,起拍价仅为1720万元,相当于0.4折出售。最终成交价是1815万元,仅收回了不良债权总额的大约4%。
不良资产被贱卖,跟资产价值是有关系的。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很多抵押资产根本就不值那个价。把本来不值那个价的资产拿来充作银行贷款的抵押物,说明管理上本身就存在着漏洞,因此,受到处罚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