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份,已经73岁高龄的陈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再次被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他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特别重,而且心里还特别担心一件事,那就是现在干部队伍里新老交替的问题,情况挺严重的。
党内干部的新老更替,本该是个顺其自然的事儿,可因为那十年的“折腾”,这事儿就给搅黄了。“折腾”过后,不少老干部重回岗位,可这样一来,干部年纪偏大的问题就更突出了。根据1980年中央组织部给出的数据,咱们看看国家机关三十多个单位的头头们,平均年龄都63岁了,55岁以下的才占那么一小撮,9%而已,反倒是66岁以上的,占了四成多。
1979年3月25号那天,陈云在会上感慨地说:“咱们这批人,眼看就要退休回家喽。想当年刚解放,我才45岁,那会儿精力旺盛,白天黑夜连轴转,上午下午开会,晚上还得找周总理商量事,半夜还得去见毛主席,日程排得紧紧的。现在啊,我一星期顶多干两个半天的工作,多了真吃不消。要是还像以前那么拼,那不就是直奔八宝山去了嘛!”
1980年的时候,陈云直接挑明了说,咱们得想办法把干部队伍里新老更替这事儿给处理好。
挑干部时,咱们得看准人品和能力都过关的。说到人品,最关键的就是得拥护社会主义道路,紧跟党的领导。在这个基础上,干部队伍得年轻化、有知识、够专业,还得把提拔这类干部的做法固定下来,形成制度。组织部门得多从知识分子里头挑些中青年来培养,知识分子能当专家,但里头也有不少能挑大梁当领导的。
虽然陈云提出了建议,但让老干部让位给中青年干部的事情,还是碰了不少钉子。到了1980年年底,电力工业部部长刘澜波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就主动提出退到幕后,他还推荐副部长李鹏来接自己的班。那会儿李鹏52岁,正值壮年,并且在电力这行干了很多年,经验老到,确实是最佳人选。
刘澜波的建议提交到中央后,却碰了一鼻子灰。有些人对年轻人挑大梁,担任党和国家高层领导心里直打鼓,觉得他们“年纪太轻,难挑重担”。就连电力工业部里头,也有几位老同志一块儿给中央写信,表达不同看法,不认可李鹏当部长这事儿。
刘澜波无奈之下,跟陈云说了这事儿,陈云一听,立马站到了刘澜波这边。到了1981年2月份,中央一纸令下,李鹏就成了电力工业部的头儿。
1981年7月份的第2天,中央在怀仁堂开了个会,主要是聊聊怎么提拔中青年干部的事儿。会上,陈云同志讲道:“李鹏啊,他之前在苏联深造过,回来后专注电力这行都30来年了。这次要提他当部长,还有些不同的声音。我瞧了瞧名单,头一回还没见着李鹏的名字,到了第二回才出现,还是刘澜波同志极力推荐的。这事儿啊,说明咱们在提拔中青年干部这方面,做得是真不够到位!”
经过这事儿,陈云觉得,阻碍提拔新干部的就是那些老干部。到了1981年4月,他跟胡耀邦聊天时,很认真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得大量提拔中青年干部,目标至少一万名。为啥需要这么多呢?原因有两个。首先,咱们国家有二十几个省区市,再加上中央各部门,如果只提拔一两百人,那显然是不够的。数量上就得上万,这是工作实际需求。还有,只有大规模地选拔那些经过精挑细选的好中青年干部,才能保证咱们干部队伍交接班顺顺利利、稳稳当当。
1982年9月,因为陈云、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极力提倡,党的十二大上,干部队伍的年轻化迈出了大步子。在这次大会上选出来的348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里,新面孔有211个,像江泽民、李鹏、李瑞环这些后来成为中央第三代领导核心的人物,也都在那时候崭露头角了。
9月13号下午接近5点,陈云、邓小平这些大领导一块儿,在人民大会堂的新疆厅,一块儿见了见在党的十二大上刚选出来的39位年轻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这批年轻人啊,都是懂现代知识的,并且在自己专业上很拿手。
当中央组织部的工作人员给陈云介绍最年轻的中央委员王兆国时,陈云乐呵呵地问他:“你今年多大了?”
王兆国答道:“我那年41岁。”
陈云朝着王兆国热情地挥了挥手,喊道:“你过来点儿,让我好好瞅瞅。”王兆国一听,立马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大厅中间,脸上因为兴奋而红彤彤的。
后来有篇报道是这样评价那个场面的:
这次会面可不一般,绝非寻常接见能比的。现场的氛围温馨得让人心里热乎乎的。那些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一直以来带着中国这艘大船乘风破浪前行的领航人们,今天一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主动上前握着每位同志的手。这是一场我们党里新老同志之间的友好握手,是老一辈革命家传递革命精神与责任的握手,也是党对中青年干部满怀期待的握手!
陈云为了给老同志们树个榜样,自个儿也打算慢慢从领导位子上退下来。到了1987年11月,在党的十三大会议上,陈云不再担任党的中央委员会委员,而是被选为了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在陈云当这中顾委主任的五年时光里,他又忙活着推动干部的新老交替,干了不少实事。
1991年的时候,陈丕显跑到上海去探望正在那儿休息的陈云。陈云跟陈丕显说,等他回到北京后,要帮他给中顾委的两位副主任薄一波和宋任穷带个话:“我打算十四大之后就不干了,这事儿我琢磨过了,也拿定主意了。至于一波、任穷他们还想不想干,还有中顾委以后要不要继续存在,这些都让他们去商量决定。”
薄一波和宋任穷听到陈云的看法后,非常赞同,他俩也表示想要退下来,还提议党的十四大之后,就别再搞中央顾问委员会了。到了1992年10月18日,党的十四大正式通过了一个决议,说的是关于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大会接受了不再成立中央顾问委员会的这个提议。
1986年6月份,陈云给一位老同志亲手写了个横幅,上面写着寄语。
新长的竹子比老的还要高,这全靠老竹子在旁支持帮忙。
明年新笋定会冒,长长龙竹围凤池边绕。
书写心声,这正是陈云一心想要做好干部新老更替的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