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清明节,都是广西人各显神通的时候,为见太公一面跋山涉水。
今年画风突变,无人机给太公投递贡品,机器人运物品上山......这场轰轰烈烈的传统活动瞬间科技范起来。
人工智能的风潮就这样刮到了身边。
就在节前,南宁城市基建频频有大动作。
两大人工智能「巨无霸」项目前后脚开工,那叫一个快。
南宁为什么突然密集上马那么多大项目?

「巨无霸」双雄开工
南宁要抢东南亚人工智能窗口期
这几日南宁各媒体都在热议这事。
第一个是南A中心,五象总部基地广西体育产业城里的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
4月3日,南A中心展示中心项目开工建设。这个「数字丝绸之路」的标志性项目,从提出到落地也就2个多月时间,开工仪式上自治区领导和市领导亲自到场站台,关注度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公布的效果图也是高大上。

南A中心的开工,意味着五象新区开始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广西体育中心板块的定位和地位得到明确,对五象来说无疑是一重大利好。
4月2日,南宁另一个人工智能领域「巨无霸」项目——南宁国际科技产业城人工智能科创中心项目也宣告开工。自治区领导和市领导同样出席了仪式。

项目位于青秀区蓉茉湖片区、五合片区,规划占地71.46平方公里,南宁与新加坡联手打造,项目将重点聚焦小型机器人本体研发与智造、智能控制器零部件生产、智能终端产品组装和识别技术研发,推动南宁打造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核心节点。

这个项目定位和起点相当高,对标新加坡纬壹科技城和苏州工业园区,战略目标为「一年定框架,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展新城」。
这两个项目的启动,可以说是改变南宁经济命运的大事件。
问题来了,为何南宁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同时「开盒」这两大新兴产业项目?
一方面,人工智能是近年来相当热门的产业,几乎能够在所有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且有爆发增长的趋势,AI在具体行业的落地,也成为今年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大趋势。南宁这次想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不再掉链子。
另一方面,东南亚正处于人工智能建设的窗口期。广西想要走在前面做个引领者,带动东盟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2月23日,广西与老挝签约共建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这是我国与东盟国家签订的首个人工智能合作创新平台。广西与越南、老挝两国在人工智能、数据跨境等领域已经达成了20项合作。
南A中心成立后,再在各个东盟国家设立分中心,助力广西乃至中国在这波东盟经济浪潮中抢占先机。

4项国内首例
南宁机场喜提「双跑道双航站楼」
跟约好了似的,同在4月2日,南宁另一大基建重头戏吴圩机场也传来了新进展。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中央区钢结构主体顺利封顶。这次T3航站楼中央区的设计在结构形式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创新了4项国内首例。
其中的双层观景平台,平台的结构形式是全国首例。
双层观景平台分为空侧和陆侧两大区域,总面积达到3700平方米。空侧观景平台约1000平方米,陆侧双层景观平台约2700平方米,两侧平台功能各异。
以后大家在这里可以全景看到飞机起降,清晰拍下飞机起飞和降落的震撼全过程。

随着建设的推进,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将跨入「双跑道、双航站楼」时代,总旅客保障能力将从原来每年的1600万人次提高到5000万人次。

要知道,南宁吴圩机场的吞吐量一直被人诟病,更被网友调侃成「南宁无需国际机场」。
南宁吴圩机场T3航站楼的建设,很多人不解。有老铁问,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不过一千多万,南宁也非千万级人口的城市,需要这么大阵仗吗?
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一是,吴圩机场是军民合用机场。
之所以吞吐量低延误率高,很大一方面是需要给军用让步。新建T3航站楼和新跑道,可以让民用和军用有自己单独的跑道,飞机起降互不影响。
二是,提高运输能力等于提前打通任督二脉。
南宁是面向东盟十一国的「桥头堡」,广西与东盟各国城市交流密切,商务活动频繁,货物运输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想要搞定东南亚市场,就得提前布局,总不能临门一脚。
三是,平陆运河的建设已经箭在弦上,届时建成后,「空运」和「水运」两大立体交通和物流通道形成,对于提高广西在国内外的战略地位意义重大。


面对东盟的历史机遇
这次广西接得住吗?
有没有发现南宁这3个基建大动作都指向东盟。
眼下中美贸易关税战正在白热化,既然美国不跟咱做生意,我们可以转头跟其他国做。
刚好广西手里就有东盟这张「王牌」。
广西与东盟不可分割的关系,全国任何一个省市都无法取代,这次是一个非常好抓住的机会。
广西沿边又沿海,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就比如说,这两年南宁与越南往来密切,开展了多项合作,越南已连续25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先天的地理优势让广西与东南亚的经贸往来如鱼得水。
再就是广西手中还有两张好牌:「北部湾港」和「平陆运河」。
2024年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901.5万标箱,稳居全国前10。广西成为内陆省份连接东盟的「战略出海口」。

预计明年通航的平陆运河,会打通西江与北部湾航运,使南宁成为内陆省份直达东南亚的物流中转站。2035年预计带动沿线经济规模超万亿。

有港口,有运河,再加上陆运优势,「江海联运」就是广西撬动这次机遇和发展的重要支点。
很多人说广西错过了多次发展机会,这几年,广西一直在暗戳戳布局产业,想要迎头赶上国内其他产业强省,我认为短期内无法实现。
但开拓东盟是另一个思路,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就在今天,南宁官宣了一个《南宁市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不仅有免费场地支持,还有启动资金支持,以及住房公寓支持和推广支持等。
这一波接一波的雷霆行动,搁以往并不多见。这一次广西是真的牟足了劲。
至于见效如何,咱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