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路边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草,也许是公园里柔软的马尼拉草坪,又或者是农田里随风摇曳的水稻。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草就该是温顺的、矮小的,最多也就到咱们的膝盖高。
可你敢相信吗?在这个星球上,竟然存在着一种能长到十几层楼高的“巨草”!在我国广东的罗浮山,曾经还有一种比这更夸张的巨竹,它的直径能达到1米,一节竹筒能塞下两个成年人!
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的说法,却是真实存在过的。
翻开古籍《北户录》,上面赫然记载:“贞元中,有人至罗浮第十三岭,见巨竹百千万竿,竹围二十一尺,有三十九节,节长二丈。”按照唐代的度量衡换算,这种竹子的直径超过了1米,而每一节的长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米多!
不只是一本古籍这么说。南北朝的《南越志》、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六贴》、宋代的《太平广记》,甚至明代的《罗浮山志》,都对这种被称为“龙公竹”的巨竹有着详细记载。这么多朝代的文献都提到它,总不能是古人集体编故事吧?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等等,竹子不是树吗?怎么说它是草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这可能是今天最让人震惊的知识点:竹子,还真就是一种草!它和小麦、水稻、玉米一样,都属于禾本科植物。你没看错,就是那个专门用来形容“草”的“禾本科”!
那为什么竹子能长得这么高大?这就要从它的特殊构造说起了。
竹子虽然是草,但它进化出了独特的生长策略:茎秆中空的筒状结构不仅节省材料,还让它能够快速生长到惊人的高度,再加上发达的地下茎系统,形成了稳固的“地下支撑网络”,这才能撑起那高大的身躯。
说起高大,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竹子要数云南的巨龙竹了。这种“竹中之王”能长到35米高,相当于12层楼的高度!它的直径最粗能达到36厘米,用现代人的话说,一节能装下满满一个垃圾桶。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巨无霸”,和古籍记载的罗浮山巨竹相比,还是显得“娇小”了些。那么,为什么现在我们再也看不到那种堪比参天大树的巨竹了呢?
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和气候变化有关。随着全球气候的变迁,很多地区的温度和湿度都发生了改变,再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砍伐、开发等因素,导致许多珍稀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
罗浮山的巨竹,很可能就是在这样的变迁中渐渐消失的。
不过,这个消失的巨竹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地球上曾经存在过如此神奇的生命,而它们的消失警示我们要倍加珍惜现有的生物多样性。要知道,每一个物种都是大自然经过漫长岁月精心“设计”的杰作,一旦消失,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当你漫步在竹林中,看着那些摇曳的竹子,是否能想象到千年前罗浮山上那种能把两个人装进一节的巨竹是什么模样?它们在阳光下婆娑起舞,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响声,述说着那个早已消逝的神奇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