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泰:入盛京贤王祠,却无缘铁帽子王,只因不是努尔哈赤嫡子?

蜀山史道 2024-10-05 12:08:1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阿巴泰,这个名字在清朝历史上并不陌生,然而他的命运却充满了遗憾。

作为努尔哈赤的儿子,他本应拥有高贵的地位和荣耀,然而在盛京贤王祠中,却没有得到与他同父异母兄弟那样的待遇,甚至无缘被封为铁帽子王。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难道仅仅因为他并非努尔哈赤的嫡子,就注定要黯然失色?

尴尬的身份:侧妃之子的困境

在清朝初期,满族人极为看重嫡庶之分,这种观念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的命运。阿巴泰作为努尔哈赤的第七个儿子,本该享有崇高的地位。

可惜,他的母亲只是一名侧福晋,这让阿巴泰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尴尬的处境。这种身份上的微妙差异,在当时的社会中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走向。

努尔哈赤有四位大福晋,她们的儿子都被视为嫡出,享有平等的待遇。这种制度设计既保证了后代的数量,又维持了家族内部的和谐。

而阿巴泰的母亲伊尔根觉罗·赖只是个侧妃,地位远不如大福晋。这种差异不仅仅是名分上的,更是实际权力和社会地位的巨大鸿沟。

这种身份困境伴随阿巴泰一生,就算他比那些连兄弟排行都进不了的庶子强,却也又永远无法和嫡出兄弟们平起平坐。

这种处境让阿巴泰心中充满了不甘和郁闷,也为他日后的人生轨迹埋下了伏笔。

战场上的英雄:功高难封王

虽然出身不够高贵,阿巴泰却凭借自己的勇武在战场上闯出了一片天地,展现了个人价值超越出身限制的可能性。23岁那年,他开始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征战沙场,那时的他可能还不知道,这将是他一生的写照。

那时的努尔哈赤还没有正式反明,阿巴泰可以说是兄弟中最早参与征战的一批人,这份勇气和担当,足以让人钦佩。

阿巴泰很快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仿佛天生就是为战场而生的。他在一次次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逐渐成为后金军中的中坚力量,其名字在敌军中都引起恐慌。

努尔哈赤也认可了他的能力,将他封为贝勒。这在当时是仅次于汗王的高位,可见阿巴泰的功劳之大。这份荣誉,是阿巴泰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即便是这样的功勋,也无法让阿巴泰摆脱出身的桎梏,这种现实的残酷让人不禁扼腕叹息。他虽然是贝勒,却不是掌管八旗的那种。

相比之下,他年仅十岁出头的弟弟多铎,仅仅因为母亲是大福晋,就被封为和硕贝勒,还被指定为未来的镶黄旗旗主。

这种鲜明的对比让阿巴泰倍感屈辱,也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却永远比不上那些还没上过战场的嫡出弟弟。

这种无力感和不甘心,成为了推动阿巴泰不断征战的动力,也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宫廷中的明争暗斗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位成为后金汗王。这场权力的交接,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本该是阿巴泰展现自己价值的好机会,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让他深刻体会到宫廷政治的残酷。

在一次宴会上,38岁的阿巴泰被安排在下首,和一些爵位低的子侄们坐在一起。这对功勋卓著的阿巴泰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也让他看清了自己在新政权中的地位。

阿巴泰忍不住向皇太极抱怨:自己在战场上披甲胄,打猎时佩弓矢,怎么到了宴会上就要和晚辈们坐在一起?

这番话虽然出于真心,却触犯了宫廷中的潜规则。这番话惹怒了皇太极。皇太极当众训斥阿巴泰,说他出身低微,能当上贝勒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不该妄图和那些深受宠爱的阿哥们相提并论。

阿巴泰虽有战功,却因出身受限,在宫廷中始终处于弱势。皇太极虽然重用阿巴泰的才能,却也时刻提醒他要安分守己,不要有太大的野心。这种微妙的平衡,正是维系清朝初期政权稳定的关键。

阿巴泰被迫低头认错,但这次经历无疑加深了他心中的苦闷。他开始意识到,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宫廷中,光有战功是远远不够的。

这次经历,成为了阿巴泰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也让他开始思考如何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功劳与地位:永远的错位

皇太极称帝后,清朝的爵位体系也随之调整,这标志着清朝政权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贝勒之上,增设了亲王和郡王的爵位。

按理说,这该是阿巴泰晋升的好机会。而现实再次给了他沉重一击,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功劳与地位之间的永恒错位。

皇太极初封的亲王和郡王,无一例外都是嫡出的兄弟或子侄。比如阿巴泰的弟弟多铎,虽然只有23岁,战功远不及阿巴泰,却因为是大福晋之子,直接被封为亲王。

理由居然是"虽无大功于国家,以父皇太祖之少子封为和硕豫亲王"。这种赤裸裸的偏袒,无疑是对阿巴泰等人的一种无声嘲讽。

相比之下,年过半百、战功赫赫的阿巴泰,依然只是个贝勒。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不禁为阿巴泰感到不平。

皇太极虽然给了他一个"饶余贝勒"的美号,但这与他的功劳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阿巴泰心中的不满与日俱增,这种情绪也开始影响他的行为。他开始频繁闯祸,成为被皇太极惩罚最多的宗室之一。

皇太极似乎也意识到阿巴泰待遇与功劳的不匹配,每次惩罚都不太严厉,从未降过他的爵位。直到56岁那年,在多尔衮摄政期间,阿巴泰终于晋升为多罗饶余郡王。这个迟来的封赏,让人不禁感慨命运的无常。

然而此时,皇太极16岁的儿子硕塞,仅仅因为母亲地位高,就已经被封为郡王了。阿巴泰的郡王之位,来得太晚,也太不值钱。

铁帽子王:触不可及的荣耀

乾隆四十三年,清朝掀起了一场轰动朝野的改革,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权力格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乾隆皇帝在宗室爵位普遍降等袭爵的大背景下,特别指定了九个享受世袭罔替待遇的亲王和郡王,也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铁帽子王"。

这一制度的设立,既是对功臣的褒奖,也是维系皇权的一种手段。表面上看,铁帽子王的选拔标准是军功。而细究之下就会发现,出身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所有的铁帽子王,无一例外都是嫡出。这不仅仅是因为清初极度看重宗室的出身,更是因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非嫡出子弟根本没有太多建功立业的机会。

阿巴泰虽然战功赫赫,甚至比一些铁帽子王还要强,却因为出身不够"嫡",最终与这一殊荣失之交臂。这种结果,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

相比之下,皇太极的儿子硕塞,虽然战功远不及阿巴泰,却因为母亲地位高,被选为铁帽子王。这种鲜明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清朝初期复杂的政治生态。

讽刺的是,阿巴泰虽然没能成为铁帽子王,却因为战功显赫,进入了盛京贤王祠。而一些功劳较小的铁帽子王,反而没有这个殊荣。

《——【·结语·】——》

阿巴泰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一个人的命运往往不是由他的才能和功劳决定的,而是由他的出身和血统所主导。

即便是像阿巴泰这样战功赫赫的宗室,也难以摆脱出身的桎梏,更难以触及权力的巅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清史稿》

0 阅读:23

蜀山史道

简介: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