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闲扯QDII,聊聊海外。
扯海外之前先聊下债市。央行发布公告,表示将开展临时正回购或者临时逆回购操作。操作的时间为工作日的16:00-16:20,期限为隔夜,锚定的利率为7天OMO利率,在这个基础上减点20bp(正)和加点50bp(逆)。央行此举意在建立新的(临时)利率走廊,熨平波动。

消息一出,债市继续调整,中长久期信用债调整比较多,但大多数短债基金的久期并不长,所以今天晚上开盲盒后,很多短债基金的净值下跌并不多,像“心安守护”的持仓之一国泰利安中短债,竟然还涨了1BP,当然这和产品本身极低久期相关。

近期三个市场又创了新高:日本股市、中国台湾股市和印度股市。
日本股市前段时间就突破了1989年的新高,35年了,也是不容易。

中国台湾股市,也在台积电的加持下创了新高,几乎一条直线往上。

印度股市也在新高的路上一路狂奔。

不过,市场上的两个印度基金,已经没什么额度了,宏利印度股票每日限购1000元,工银印度基金也限购100元(今天公告彻底闭门谢客)。
就有人问了:怎么没有投资于中国台湾股市的基金?
我问了QDII研究专家“且涨投资说”,他说有至少两个标的:
华安大中华升级和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
先看华安大中华升级:

第一大持仓,确实是台积电。产品只有2300万的规模,非常小——但不限购。

从一季报披露的持仓看,这个产品不仅买了25%左右的台股……还买了60%的港股。别慌,看具体持仓,没发现什么港股科技股,而大多数是港股周期股。毕竟这产品叫大中华,可能也没办法买太多日股和美股。
另一个产品,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基金经理还是中国台湾人。

产品存续时间比较长,规模和上面那个差不多,2600万,也没好到哪里去。限购额每天100万,基本上散户够用了。

成分股上,博时大中华亚太精选买了很多台股和日股,对于港股也没少买,而且还有韩股。
我不太懂但是我大为震撼。
为啥现在大家都开始关注这种犄角旮旯的小众产品?核心还是看着XX股市新高了,但没QDII额度。
比如你想投日股,华安三菱日联日经225ETF的场外联接限购1000块了。
甚至你想投资中国台湾股市,都必须通过这些QDII基金才能实现,没有直接挂钩的QDII指数。所以上面这俩产品投资中国台湾股市,都不够纯粹。
邮储银行APP上次还给我推了两个纳指,天弘不限额,汇添富限300万,基本上也类似不限额了。

这年头,就还是珍惜不限额的QDII基金吧。
对了,今天还看到一个调查,基金报和银华基金发起的,说超86%的基民对上半年投资表示满意。

很多人表示很假,不相信。
我反而觉得这个调查可信度很高。因为大部分买了债基的投资者是不讲话的,而在网上吐槽股市不好的人占据了多数。从去年以来,很多银行就主推短债基金了,客户体验都非常好,有产品经理告诉我现在短债基金根本不愁卖,而且完全没有客诉压力,就是不断创新高。
所以你看网上那些买了股票基金亏钱的叫得欢,但他们其实不是主流资金。
比如你问买了投顾心安守护的投资者,体验怎么样,基本上100%都盈利,成立以来收益远超货币基金,这能有啥不满意的。
最后,看指标的话,美股好像也没有到也别狂热的底部,估值还在合理区间,只是部分行情比较结构化?

有机会再聊其他QDII产品。PS:我其实挺希望嘉实的标普生物科技出个场外联接基金的,现在只有纳指生科(NBI),汇添富还没关门,而没有可以买到的标普生科(XBI),易方达那个标普生科场外早就关门了,就比较闹心。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产品均为举例,上述产品本人基本都不持有,不作为投资依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我被涨停包围了,果然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