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有很多规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甚至多此一举。恰恰相反,这些看似“不合理”的规定背后都可能有一段血的教训。

很多医院的电梯里设置有专门的按键人员。不少人会疑惑:按电梯这么简单的事情,还需要有人帮忙?
医院里楼高人多,电梯往往每层都要停,上下一个来回甚至要七八分钟。越到有急诊病人或是手术患者,每耽误一分钟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如果电梯有专门的按键人员,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迅速清空电梯、参与病人转运。

不少住院患者都会抱怨扎留置针太别扭,洗漱、换衣服都不方便,可护士不仅要每隔几天换一次针,而且只有在出院当天才能拔掉。为什么要费这个事儿?
比如心脏病患者,病情随时都有加重的风险,一旦遇到突发情况,需要立即用药抢救。抢救时重新扎针输液会大大耽误抢救时间;并且心脏病危时,外周循环衰竭、血管塌陷,护士扎针的成功率也大大降低,甚至扎不进去。

在任何操作前,无论大到手术、输液,还是小到换药、测体温,医生和护士都要反复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不仅仅是床号、姓名,甚至还要详细到性别、年龄、出生年月。为什么要这么麻烦?
因为医院里患者众多,不仅同名者不稀奇,同名者性别相反或是年龄一样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甚至患者之间还会私换床位。毫不夸张的说,医院每增加一项核对信息,都可能有一个“离奇”的被输错液的患者。

我是心血管内科张医生,如果喜欢我的科普文章,就请点赞吧!还可以把它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关注我更可以看到更多关于心脏病的健康知识!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