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璘与李亨对立,是否受玄宗支持,为何被定为造反?

小萝林的日记 2022-03-12 16:15:48

天宝十五年(756年),因唐玄宗李隆基宠幸杨玉环导致国事荒废,从而发生了历史著名的安史之乱,惊慌失措的唐玄宗当即带着宠妃杨玉环的逃离长安。

为了对付叛军,群龙无首的太子李亨便被迫在灵武城南楼即帝位,是为唐肃宗,尊称唐玄宗为太上皇。因为老皇帝还在,且肃宗即位没有得到其老爹玄宗的认可,史料记载这种即位方法是擅立,玄宗的尴尬自不必说。

当唐玄宗收到消息后瞬间震惊不已,不仅没有支持自己的儿子讨伐叛军,反而不甘心大权旁落,于是耍权术神操作的诏令诸子分领天下节度使,将已经登基称帝的李亨封为元帅,封永王李璘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这样让各皇子分典天下兵马以分其权的意思很明显,相当于将太子搞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话说永王李璘是李隆基第十六个儿子,其他方面不论,单论生育能力,李隆基还是处于上游状态。根据史书的说法,这位皇子也不简单,从小就聪明伶俐,而且还爱学习,属于那种智商超群的角色。不过,可惜的是,长相就有点对不起观众了,不但丑,还有严重的斗鸡眼,这使他的魅力值大打折扣。

那么,安史之乱,国难当头,作为皇子,李璘不为国分忧也就算了,为啥还要乱上加乱呢?

事实上,李璘本来对皇位也不该有什么想法,毕竟,他不嫡不长,又缺乏政治根基,无论怎么轮也轮不到他来当皇帝。

但是,人要是手里有了点本钱,这种说法就站不住脚了,偏偏李璘真的有了点资本。当时,中原已经陷入了战火,江南作为赋税重地,是朝廷的钱袋子,但物资要想从江南运到西北,走中原肯定是不可能了,于是就只有一条道了:朔江而上,运抵西北。

为了保证这个救命通道的安全,李隆基就派李璘去了江陵,镇守当地,并负责转运物资。当时整个江南的物资钱粮都在李璘手里,堆积如山,李璘拉拢了几万军队。

李璘这时有小心思了,自己有李白这么个牛人出主意,又有这么多军队物资,还不如割据江南称帝呢。但李璘很快的扑街了,连个浪花也没翻起来。

虽然,此时与安史叛军的作战形势非常严峻,但针对父亲玄宗和弟弟李璘的小动作,李亨还是有条不紊地做好了防备的部署,可见,李亨绝非等闲之辈。

公元757年二月,胆小如鼠李璘在玄宗的授意下领部众与李亨的手下遭遇,双方还未开打,毫无沙场经验的李璘就已经吓得差点尿了裤子,赶紧撤退。最后,死在了乱军之中。

得知李璘被杀后,唐玄宗"伤悼久之",但也被迫承认了现实,他没有能力抗衡唐肃宗了,放弃了夺回权力的尝试。

0 阅读: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