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国军为啥非得在塔山跟东野死磕,直接迂回绕过去不行吗

同巍聊历史 2024-07-06 19:14:55

“同志们都吃饱了吧!这可能是我们一生中的最后一顿饭。刀枪无眼,上了战场,就跟着我可劲儿冲锋!”

这是知名军旅作家高玉宝回忆当年团长对他们发言时的情况。

当时,他还是4纵35团的一名新兵通讯员。

1948年10月14日中午,团长再次喊来高玉宝:

“六号阵地的弟兄们都牺牲了,通知警卫连立刻补上来!”紧接着,高玉宝和警卫连一同上了战场。

“九连幸存的一名战士,腿被炸成两截,只有部分血肉相连,其中一截断腿被树桩挂住,他挣脱不掉,随后果断掏出刺刀将腿截断,并将自己的断腿狠狠砸向敌军。”

影视作品中触目惊心的悲壮场景,在那个年代,却是再寻常不过的血淋淋的现实。

于我军来说,塔山阻击战足够惨烈,却也足够成功。

于国军而言,一马平川的塔山,却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大山”。而机械化的大兵团作战优势,反倒没有体现出来。

“硬刚不过,难道不会绕道而行吗?”有人提出疑问。

其实并非如此,如若国民党军选择绕道迂回,或许死伤会更加惨烈。

前期部署,决定强攻

“塔山,无塔也无山;四纵,是塔亦是山。”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后,人民解放军也从千锤百炼中愈发成熟,从此前擅长的游击运动战转向大兵团作战。

林总调兵遣将,最终决定出动东野四纵和十一纵两大主力,在塔山地区阻击蒋介石的东进兵团11个师,留下李天佑的一纵担任本次阻击战的总预备队。

战场形势胶着,战争一触即发。前几日,身披披风,戴着墨镜的老蒋还登上了“重庆号”,眺望眼前大好风光,似乎对本次战役甚有信心。

陪同他的有国民党第54军军长阙汉骞、海军总司令桂永清、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以及“监军”罗奇,这些重量级人物也都信誓旦旦地保证:

“请委员长放心,我们海陆空齐聚于此,难不成还攻不下来它一个小小塔山?”

但很快,他们就被这番话给狠狠打脸了。

国军原定攻打塔山的指挥官是侯镜如,但是由于他临时被老蒋派去唐山搬援军,因此阙汉骞的第54军成为主力。

结果,54军第一仗就出师不利,被“小小塔山”打得落花流水。

因此,在战败后的紧急会议上,国军将领内部出现分歧。

第17兵团的张伯权认为,继续进攻四纵在塔山的正面防御阵地,凭借机械化、重武器的优势,对解放军造成致命打击。

但54军参谋长提议,大军可以选择绕道而行。

即进攻塔山和白泰山之间的一块空地,此处解放军部署工事稀疏,防守相对薄弱,且可以避免和四纵的强大火力交锋。

届时突破该处后,再迂回反攻塔山阵地,形成前后包围之势,一举歼灭守军。

没错,这便是国军将领在塔山阵地第一次提出的迂回战术。

所以实际上,当时国民党确实有军官想到过这一招。遗憾的是,这一建议最终并没有被采纳,自然而然也就不存在“绕行”一说。

按理说,这一建议确实存在可实施性,又为何没有通过呢?

国军内部,推诿扯皮

在塔山之战爆发前,老蒋原想长驱直入,抵达锦州,以成内外夹击之势。无奈林总早就考虑到这一点,便临时抽调部队,在塔山设防。

老蒋只得命令部队先行攻打塔山。

因此,国军将领心中,攻下塔山就是命令,攻克塔山才能立功,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所以在攻打塔山进行作战部署时,不同派系的国军将领为谋求维护自己的那部分利益,往往选择最大程度降低所属部队的损失。

攻打塔山的诸多将领都是从华北临时调来的,因此对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地势都不甚了解。

换言之,他们过度自信,认为自己的钢枪大炮对阵解放军的“小米加步枪”不在话下。

他们还是低估了我军的实力!

且不说发展至今的东北野战军武器装备已经迭代升级,单拿东野指挥部的战略部署来看,就知道国军此战吃不好甜头。

当时,林总给四纵和十一纵下达的命令是:

“于此处采取攻势防御,而非运动防御,顽强抗击和消耗敌人。” 进而为围攻锦州的四野主力部队争取攻城时间。

而国军的目的其实并非攻打塔山,而是为驰援锦州,以解燃眉之急,甚至企图借此逆转败局。

所以他们必须考虑时间问题,并以最快速度赶赴锦州。

方案有二。

其一,正面强攻,攻克塔山防线;其二,侧面迂回,绕过塔山防线。

选择“侧面迂回”方案,且不说路程拉长进而耗费时间,还要考虑是否会遭到我军的围追堵截。

迂回还意味着进入白台山地区。起伏连绵的山地地形,岂不是为本就擅长游击运动战的解放军赢得“地利”优势。

况且,山林作战亦会大大降低国军辎重装备的作用。

虽然在实际作战时,国军“钢枪猛炮”的作用也没能发挥到极致,甚至还闹出“忘带坦克”的笑话。

还记得战役打响前,老蒋站在“重庆号”上的场景吗?这艘军舰发挥了作用,但不多。

其只是在海上象征性地放了几炮,精准度高不高且不说,这个作战态度就很是堪忧。

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桂永清当时可能也是想给自己留点家底。

事实上,当时我军在白台山的部署的确比较薄弱,而阙汉骞确实提过从白台山以西进行突破,只不过这一建议最终未能通过。

10月13日,侯镜如已经从唐山回来,并率领东进兵团抵达战场,担任前线指挥。

此次战术会议上,阙汉骞提议以自己的54军作为诱饵,佯攻塔山正面防线。

与此同时,派遣林伟俦的第62军从左翼包抄,占领红螺砚山。

如此一来,东野势必分兵救援。届时,第54军再伺机而动,强攻正面防线,配合第62军将塔山阵地一举拿下。

但这一战术遭到侯镜如的强烈拒绝,“监军”罗奇也表示反对。

侯镜如可谓是一个“奇人”。

塔山战役过程中,国军曾多次凭借凶猛的炮火即将占领阵地,每到这时,侯镜如却突然下令停止进攻,进行休整。

我军便利用这个间隙,白天战斗,夜晚抢修工事。

据侯镜如曾私下透露:

“按照我军目前情况,对于塔山甚至锦州很难打进去的,纵使打进去,也坚持不了几天。”

很多人调侃侯镜如是我军的“间谍”,原因就是国军许多对我军造成威胁的决议在他这儿都没能通过,反倒帮了解放军不少忙。

除他之外,其实此时已有不少国军将领开始为自己谋求后路。毕竟国军崩溃之势已经愈演愈烈,难以逆转。

罗奇则表示,有自己的“赵子龙师”上阵,必然能够拿下塔山阵地。

而林伟俦作为罗奇的老同学,二人关系很好,阙汉骞这么安排明显是要断掉自己的一条臂膀,罗奇又怎会同意。

由此看来,国民党内部的利益相争,国军将领之间的相互推诿,是迂回路线没能通过的一大原因。

多方考量,绕道难行

除此之外,地理环境、战场局势、战略布局等都对路线的选择造成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蒋介石如若想要派遣部队驰援锦州,就不能只将“人力”送进去,还应当运输物资。

老蒋强调道:

“大兵团想要前进,就必须拿下塔山堡,不拿下该地就无法进行大兵团运输。”

锦州的地形两面环山,南北平坦狭长,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锦州作为东北门户,占领此地,便可实现“关门打狗”。

国军如若想向锦州输送大量物资,塔山这一咽喉要道则成为必经之地。

不论是铁路运输还是公路运输,攻克塔山防线都成为必选项。

而迂回绕道,进入山林,会大大降低携带物资的规模数量,难以实现物资的后期补给,亦非长久之计。

或许你会说,国军可以迂回到白台山地区,物资可以走海上运输线。

这一点自然难以实现。

且不说海上运输会大大绕远,就算补给的物资抵达海岸,难道我军会按兵不动吗?只怕国军的物资还没到,锦州就已经被攻下。

兵马已到,粮草未行,国军的后勤自然会被卡断,进而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而事实上,塔山阻击战从10月10日打响,10月15日结束,国军前后也就挣扎了短短5天。

随着锦州局势已经无力挽回,阙汉骞只能宣布撤军。

因此,单从地形和物资运输上来看,国军就难以实现迂回绕道的线路。

一般的咽喉据点都占据易守难攻的地形优势,但塔山地段却并非如此。其八千米的开阔平原,易攻难守。

而国军将领之所以盲目自信,大概也是依赖于这一点,但这终究是鼠目寸光。

透过作战图足以看到,林总对塔山阵地的布防区域是极其广阔的,西到翻车沟,东到西海口。

国军想要轻松绕行,自然不可能。

国军就算迂回白台山地区,我军依旧可以快速调兵遣将,使敌军难以实现突破。

更何况,后方还有蓄势待发的一纵将士们蛰伏于塔山和锦州地区之间。

在实际作战中,林总到最后也没有动用作为总预备队的一纵,足以说明他对本次战役的信心。

而在塔山阻击战进行到第二天的时候,林总就已经给毛主席发电报说明情况:

“锦州打下没问题,塔山防住没问题。”

除此之外,关于迂回绕道的行军线路,国军其实还尝试过第三条路,但显然,“天公不作美”。

在塔山的西部,有个叫做打渔山的低矮小山头。

在进攻塔山的第一天,罗奇就指挥暂编62师的一个营直攻我军防御薄弱处打渔山,并成功占领。

但还来得及享受战果带来的喜悦,打渔山就被我军给夺了回来。

原来,由于打渔山靠近渤海,因此,每当涨潮时,这处小山丘的大部分就被淹没在水中,成为一座孤岛。

国军登上了打渔山,却无处可去,只得在此死守。

加上此地无险可守,国军全部被暴露在我军的大炮轰炸之下,死伤惨重。

等到潮水退去后,四纵12师攻上打渔山,又将阵地给夺了回来。

战局持续至今,综合考量来看,此时的人民解放军早已今非昔比,总兵力更是从开战之初的120余万人,发展到如今280万人。

而随着解放区的逐渐扩大,他们在战略上亦可直接相互支援,也为塔山阻击战,乃至辽沈战役打下坚实保障。

结语

总的来说,如果国军想要在规定时间内成功驰援锦州,塔山就是必经之路。

想来,林总在防线部署时,亦断定国军不会选择绕道迂回,才着重将兵力安排在塔山平原地区。

但这样做,就要求解放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防线,战斗前,林总就对王牌部队四纵发电报:

“我要你们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严防死守。”

塔山,无塔也无山;四纵,是塔亦是山。

染满鲜血的白刃相互交错,轰鸣刺耳的炮火声响彻天际,伴随着塔山阻击战接近尾声,辽沈战役也即将迎来最终的胜利。

-END-

【文|此间】

【编辑|长庚】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