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张国焘安全的警卫班长独自回到延安,周总理安慰:先别哭

星河滚烫是光芒 2025-04-16 17:56:20

【前言】

李凯国,原本是负责张国焘安保的警卫班长,他自个儿回到了延安。伍修权一瞅见他,满脸诧异,直接就问:“你咋自个儿回来了?张副主席人呢,没跟你一起?”

伍修权这么一问,李凯国心里一紧,连忙把这几天碰到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跟伍修权说了。伍修权一听,猛地一拍大腿,着急地说:“赶紧的,咱们得去找周副主席,快点!”

见到周副主席时,李凯国聊着聊着,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

【李凯国起初不愿给张国焘当警卫员】

1937年3月头几天,中央保卫局的周兴局长自己找上门来,跟李凯国聊了起来:“上头有安排,要你去军委警卫班干活。副班长的位子给你,专门负责保护张国焘副主席的安全。”那时候,警卫班的头儿是陈昌奉。

李凯国一听这消息,脸立马就拉长了。周兴瞧他闷声不响,接着讲道:“你以前在特务队是班长,现在成了副的。你得明白,共产党员得听组织的安排。”

讲完以后,周兴心里头琢磨着,自己可能有点儿啰嗦了。毕竟,他对这个手下太熟悉了,那些“班长”、“副班长”的名号,人家压根儿就没往心里去。

李凯国1932年12月加入了红四方面军,他一开始在连里做通信员,后来一步步升到了营部、师部,最后在军部当上了警卫员。这人特别聪明伶俐,胆子也大。只要是上级派给他的任务,他不仅能顺利完成,还能做得比预期更好。

1934年,16岁的李凯国在红四军十二师里,给师长陈再道和政委张才千当保镖。快过年那会儿,通信班的兄弟们没盼来啥喜庆事儿,反倒碰上了一件怪事。

那天晚上,张才千猛地一下推开通信班的门,一脸认真地告诉大家:“兄弟们,有活儿干了!”事情是这样的,有个新成立的部队,不小心让土匪给抢走了全军仅有的两挺机枪。要知道,在那个时候,一挺机枪在关键时刻能顶上一个连,甚至一个团的火力。这事儿,可严重了!

徐向前总指挥一听说这事儿,立马就火了,他直接下命令:“机枪得给我抢回来,要是拿不回来,师长、政委你们看着办吧……”

张政委一刻也不敢耽误,半夜亲自带着队伍就出发了。跟在他身边的李凯国心里明白,这次要是不能把机枪抢回来,政委可能就回不来了。身为政委的警卫员,李凯国心里头真不是滋味。在走之前,李凯国就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得保护好首长,豁出命去也得把枪给抢回来!

经过一番激烈的突然攻击,战士们在一座庙宇中成功抢回了机枪。不过,就在他们准备撤离的时候,敌人发起了凶猛的反击。

这时候,李凯国眼尖,看到一颗手榴弹飞向了张政委。他二话不说,猛地扑了过去,用自己的身体紧紧护住了张政委。就在这一刹那,手榴弹炸了开来,李凯国立马就被炸得受了重伤。

张才千连忙爬起来,搂着李凯国,扯着嗓子就喊:“这儿有人受伤了,卫生队快来救救小李。”

李凯国这个警卫员,那能力绝对是顶呱呱的。这也是周兴为啥选他去张国焘那边的原因之一。周兴局长本以为李凯国会一口答应,但没想到他却说:“我其实更想去前线,到部队里干。”

周兴听完,认真地道:“给领导做保镖,这也是份工作啊。跟在前方打仗一样重要,一样值得骄傲。”

其实吧,李凯国老早就对张国焘的为人有所耳闻。他心里清楚,给这位大领导干活儿,就像老话说的“跟领导混就像和老虎玩”。尽管李凯国心里头有点不太乐意,但他还是按照规定的时间去上班了。

【李凯国发现张国焘经常与一个陌生人下围棋】

1937年3月快结束时,中央政治局那个大型会议的最后时刻,大家商量了下,对张国焘犯的事儿做了个最终处理。打那以后,张国焘就变得沉默寡言,也不怎么往外跑了。

这天,李凯国拎着一壶水,走到张国焘的房间。张国焘对他说:“如果有人来找我,你就帮我挡一下,就说我不在屋里。”

没过多久,上头派了个信使送了个消息来。李凯国走进房间,跟张国焘讲了这事儿。张国焘一听,随便应了一声:“我这身子骨不太爽利,就不去了。”

张国焘为了离中央领导们的居所远点,前后搬了两次家。第二次搬家时,他直接住到了延安东山的一座寺庙里。那时候,毛主席、周副主席他们经常过来探望他,跟他聊聊天。

李凯国事后回想起来讲道:

毛主席他们离开后,张国焘在屋子里头生气地嘀咕:“这帮人真是没见过世面,竟然还搞个人威风那一套!”

“七七事变”之后,国共两边算是联手抗日了,国民党也只好在明面上认了陕甘宁边区政府。这样一来,去延安的国民党人就多了起来。

有一次,李凯国去找张国焘汇报事情。进去一看,张国焘正和一个不认识的人下着围棋,聊着天。李凯国一进门,张国焘就突然不说了。这种情况李凯国碰到好几次了,他感觉到张国焘是故意躲着他呢。

后来,张国焘直接规定,除非他亲自喊李凯国,不然李凯国不许进屋。

说起来,警卫班的老班长陈昌奉去上学了,副班长李凯国就挑起了大梁,成了正班长。张国焘的那些话,明摆着就是对警卫员们有疑心,这让李凯国心里挺不是滋味。打那以后,李凯国就多了个心眼,他发现有个生面孔老往张国焘屋里跑,俩人还时常下棋下到半夜。

【李凯国护送张国焘去祭陵扫墓】

1938年4月份,快到清明节那会儿,国民党在陕西的省政府给延安写了封信。信里头讲,他们打算安排些地方上的官员,一块儿去中部县给陵墓祭奠扫墓。

毛主席和其他领导商量过后,决定派一位秘书长去参会。这时候,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张国焘突然变得特别积极,一而再再而三地找毛主席聊天。他非要说自己是边区政府的代主席,得由他去参加祭陵。那时候,林伯渠主席不在延安,张国焘是副主席。

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们也没什么好反驳的,于是就点头同意了。

这天,张国焘跟李凯国讲道:

小李,你把这些文件、手枪、望远镜,还有衣服,都一股脑儿塞进那个背篓吧,咱们马上就要动身了。

李凯国听到这话,心里头不由得一愣,觉得挺吃惊的。

他跟着张国焘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但张国焘平时很少跟他这样交谈,这次竟然还很和气地叫他“小李”。

出发前夕,周兴局长找李凯国聊了聊,说保卫局打算派个特务小组过去,全由李凯国来带队。

李凯国赶紧给周局长敬了个礼,答道:“一定把任务办好!”

周兴着重叮嘱,这次护送张副主席祭陵的任务得机灵点。不仅要时刻提防国民党的特务,还得跟国民党的士兵处好关系。等祭陵完毕,文件得看好,把队伍安全带回来,任务就算圆满结束。

两边寒暄了一阵,张国焘就被请进了门。这时候,李凯国猛地一眼瞅见,在那些接待的国民党人里头,有个看着熟但又叫不上名儿的人。细一瞧,这不是老跟张国焘一块儿下围棋的那位嘛,大家都习惯叫他“张局长”。

然后,中部县的领导们摆了宴席,请来了好多大小官员。张国焘也被请去了,他在宴席上大吃大喝,十分享受。可另一边,李凯国和他的警卫班兄弟们却被晾在了一边,没人搭理。最后,他们只好自己上街买了几个馒头,喝点白开水,就这么凑合着当晚饭了。

张国焘吃完晚饭,接着又被喊去商量明天祭拜陵墓的事情。

李凯国是个警卫员,但老长时间都没见着张国焘了。他心里一急,也顾不上那么多,国民党哨兵拦着他,他也没理,直接就冲了进去。

这时候,张国焘非但没帮李凯国说句好话,反而还责备他不懂行。这让李凯国心里头特别不是滋味。

4月5号那天,蒋鼎文和张国焘出去玩了。那时候的蒋鼎文,在国民党里可是个大红人,不光是第十战区的司令长官,还同时当着陕西省的主席和西安行营的主任,好几个重要的职位都归他管。

路上,蒋鼎文一个劲儿地夸张国焘,说他带兵打仗的本事大家都有目共睹,二十多岁就当上了北平学联的主席。张国焘听了这些话,心里头美滋滋的,整个人都快飘到天上去了。

回去以后,李凯国早就等着了,他连忙问张主席:“今天祭完陵了,明天咱们是不是该打道回府,回延安啦?”

张国焘想了想,说林伯渠主席此刻在西安,他打算去探望探望。

李凯国回到住处,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4月6号那天,李凯国又追问张国焘啥时候能回延安。张国焘就让李凯国先带着队伍回去,说只留下警卫班的张海跟着他就够了。张海啊,是警卫班里年龄最小的那个小伙子。

一回延安,伍修权立马吩咐李凯国去找周副主席说说那边的事儿。这时候,李凯国才反应过来,自己回来不合适,应该把张主席身边留个可靠的娃娃兵守着。

他边讲边掉眼泪,周恩来赶忙劝他:“别哭了,这不怪你。张国焘去西安的事有蹊跷,我明天一早去武汉处理。”

这样一说,李凯国的心情顿时舒畅了不少。

【李凯国得知张国焘背叛了党,不由得怒骂】

张国焘到了西安后,跟那个“张局长”走得特别近,压根儿就没搭理过中央在西安的办事处负责人林伯渠,一次都没主动联系过。

张国焘一听说周恩来在武汉,就打算过去看看。快上火车那会儿,他才让警卫员张海给林伯渠打了个电话。林伯渠一听这消息,立马就跑到火车站来给他送行。结果张国焘呢,挺不在乎的样子,就随便说了几句场面话。

4月11号那天,火车到了汉口的大智门车站。周恩来、李克农他们几个早就已经等在那里了。下了火车,周恩来就对张副主席说:“咱们去办事处安顿下来吧。”

张国焘摇了摇头,干脆地说他已经和大华饭店约好了。周恩来在众多人面前,不好直接拒绝他。所以,那天晚上,周恩来去了饭店,跟他好好聊了聊。结果,第二天,张国焘就搬到了办事处那边。

隔了一天,张国焘去找周恩来聊天,冷不丁地说他想见蒋介石。周恩来就好奇地问他,这是为啥呢?张国焘支支吾吾也说不上来,就一个劲儿地坚持要见蒋介石。

最终,周恩来带着张国焘去了武昌,跟蒋介石见了面。在周恩来跟前,张国焘竟然对蒋介石坦言,说自己这些年在外面犯了不少糊涂……

周恩来心里挺不是滋味,只能讲道,你是糊里糊涂,但我心里可跟明镜似的。

聊完后,周恩来就带着张国焘往回走。但张国焘心里头有鬼,竟然躲了起来。周恩来没办法,只好叫上办事处的人,四处去找,最后费了好大劲,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客栈里才把人给逮着。周恩来又是一番好言相劝,张国焘这才勉强答应,住进了汉口办事处。

之后那几天,张国焘老是不见人影。连他的警卫员张海都憋不住了,跟周恩来抱怨说,张主席咋跟个小孩似的,都快赶上十岁的孩子了?

4月17号那天,周恩来亲自跑到一个小旅馆,找张国焘聊了聊。一见面,他就直截了当地给张国焘列出了三个选项。

一、回去接着给党干活,以前的事儿就算了。

二、要是累了,可以向党组织申请个假,等养足精神了,再回来继续干活。

三、要是你自己说不想当党员了,那中央就会把你开除出党。接下来怎么走,你自己看着办吧。

张国焘轻描淡写地说,他可能会挑第二个或第三个选项,但还得琢磨琢磨。等周恩来走后,张国焘立马就跟国民党的特务部门取得了联系,说他已经拿定主意了。就在那天,张国焘不见了踪影,彻底背叛了革命和党。

张国焘那事儿传到延安没多久,中央就发出了开除他党籍的通知。李凯国,他以前给张国焘当过警卫员,一听到这事儿,心里头还挺吃惊的。

他虽然打心底里不乐意给张国焘帮忙,但没想到张国焘做的事比他想象的还要过火。这让他实在忍不住,开口大骂起来。

张国焘心里盘算着,一旦离开党组织,蒋介石肯定会提拔他。但没想到的是,国民党那边只是随便给了他一个政策研究室头头的空名头,啥实权也没有。

说起来,张国焘晚年过得挺惨,最后孤零零地走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