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夺取外孙帝位,统一天下,却被儿子所杀:死后他的陵墓成了地名

星河滚烫是光芒 2025-04-27 11:13:33

那天我去了杨凌,主要是想吃顿蘸水面,但心里还惦记着要去瞅瞅一个皇帝的坟。

这位皇上在国外特别有名,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皇帝。他死后葬的地方,大家就直接叫那儿杨陵了,跟杨凌没啥关系。

开车到了五泉镇的王上村,老远就看见一个挺大的方土包。跟汉朝那些皇帝的陵比起来,隋文帝的墓可真不算高。

王上村里种猕猴桃的人家真不少,有的猕猴桃树干长得特别粗壮,一看就有些年头了。地里还有位大姐正在修剪枝条,她说这些都是老秦光品种,产量不高,价格也不咋地。

走过一片种满猕猴桃的地儿,有座小屋,那就是村里的庙,门关得紧紧的,连个名儿都没挂。继续往前走,你才能看到那些国家级的、省市级的文物保护碑。

一片杂草丛生,蒿草都干得发黄了。我小时候特别喜欢拿这些枯草来生火,一点就着,火苗嗖地一下窜老高,那时候觉得特别开心。

通常来说,陵墓的墓碑都是朝着南方的。说到“隋文帝泰陵”,它那巨大的墓碑,是陕西巡抚毕沅,咱们就叫他“毕大人”写的。墓碑上写着“赐进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副御史陕西巡抚毕沅题字”。但话说回来,这块墓碑看起来做工有点糙。

旁边竟然放着香和蜡烛,看起来是有人来过并且祭拜过。

隋文帝

佛学推崇的帝王

杨坚老家在弘农郡华阴,他们家杨氏一族在当地挺有名望。他出生在冯翊的般若寺,并且在寺里长到13岁,这期间都是由一个叫智仙的尼姑照顾带大的。

杨坚七岁那年,智仙尼姑跟他说:“你这孩子将来必定大富大贵,会从东边那个国家崛起。佛法眼看就要衰败了,但会因你而重新兴盛。”等到杨坚坐上皇位,他时常提起智仙尼姑的话,说:“我能兴起,全靠佛法。”于是,他下大力气让佛教再次繁荣起来,佛教也因此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好时候。

现在很多咱们现在参观的古寺庙,实际上是在隋朝那会儿建立起来的。

一夫一妻的典范,说的就是两个人一心一意,只跟对方过日子。他们相互扶持,不离不弃,就像是最默契的搭档。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他们能够坚守这份纯粹的感情,真的很不容易。这样的关系,让人看了就觉得温馨、踏实,就像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简单又美好。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真正的模范夫妻。

隋文帝身为皇上,却一辈子只娶了一个老婆,那就是独孤伽罗。她十四岁那年就嫁给了杨坚,夫妻俩一起过了四十多个年头。

伽罗的老爸,那可是响当当的“天下第一岳父”独孤信。他的三个闺女,一个接一个地嫁给了三个不同朝代的皇上。现在还有个国宝级的宝贝叫“独孤信多面煤精组印”,这东西就是他的。

杨坚和独孤伽罗一直生活在一起,他五十多岁那年,很自豪地告诉大臣们:“我身旁没别的女人,五个儿子都是她生的。”五子一母,足以看出他们俩感情有多好。

泰陵是隋文帝杨坚和他妻子独孤皇后一起埋葬的地方,他们是葬在同一个坟头但不同的墓穴里。

建立考试选官制度

科举这个制度,是从隋文帝杨坚那会儿开始的。为了把权力更牢地抓在中央手里,他废掉了九品中正制,换成了通过分科考试来挑官员的新方法。他下令,让各个州每年都推荐三个人来参加考试,只要考过了,就能当官。

他儿子隋炀帝挺喜欢文学,就搞了个进士科,通过写文章考试来选人才,这算是后来科举考试写文章的源头。他还设了个明经科,这就说明科举制度正式开始了。

搞了个新的官制,就是三省六部。这个制度啊,就是把朝廷的事务分为了三块,就是三个省,每个省都有自己管的事儿。然后每个省下面,又设了几个部门,加起来一共六个,就是六部。这样一来,朝廷的事情就有人专门去管,不会乱套了。三省嘛,就是负责出谋划策、审核命令、还有执行命令的。六部呢,就是管钱粮、人事、礼仪、工程、刑法这些具体事务的。这样一来,大家都有自己的职责,工作起来也更有条理。总的来说,这个三省六部制就是为了让朝廷运作得更顺畅,效率更高。

从秦朝汉朝那会儿起,丞相的地位老高了,手握大权。但到了隋朝,事情就变了,他们搞了个三省六部制。这三省啊,就是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内史省呢,是专门写皇帝诏书的;门下省呢,得看看这些政令合不合适;尚书省呢,就是负责把这些政令给办了的。尚书省下面还分了六个部门,专门来执行这些政令,把事情做到位。

三个省份各自独立,谁也不管谁,但都盯着对方,互相监督。

大家都叫他“仁德大帝”。

隋朝的建立,把西晋末年以后差不多300年的分裂状况给终结了,让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安稳日子。

往北攻打突厥,让中原的局势稳了下来,也让断了上百年的汉文化重新兴盛起来。隋文帝因此被游牧民族和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成了大家公认的圣人可汗。这可是第一个既当中原天子又当异族国君的人。

以前,有个地方叫大兴城,它后来变成了长安城的前身。那时候,人们决定建一座新城,就是大兴城。他们费了好大劲,一砖一瓦地盖起来。这座城设计得挺讲究,布局合理,街道宽敞,建筑宏伟。慢慢地,大兴城就发展壮大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兴城的名字被改成了长安城。长安城成了当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繁华热闹,人来人往。人们在这里生活、工作,创造了很多精彩的故事。所以说,长安城其实一开始是大兴城,只是后来改了名字。这座城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记忆。

隋文帝那会儿,建了个超大的城市,叫大兴城,这城可比之前的汉长安城大了两倍多,足足2.4倍呢!跟当时拜占庭王国的都城比起来,更是大了整整7倍。从那以后的好几千年,大兴城一直都是人们建过的最大的都城,这“最大都城”的称号,它拿得那是稳稳当当的。

有人讲,人走了后就剩下一堆土,但这么一大堆土,也算是他这辈子成就的印记。隋文帝在位的短短23年,咱们国家的人口就涨到了700多万户,社会安稳,百姓日子也过得富足,那段日子被大家叫做“开皇盛世”。

从泰陵那边逛完回来,溜达到了王上村,听说这儿的老祖宗们以前是给泰陵看坟的。挺逗的是,村里街道上那些路灯,上面都刻着个“隋”字。

在中国好多朝代里,隋朝虽说也是个大一统的王朝,可它似乎不怎么被人提起。要说隋文化,也就王上村那边还有人专门去研究和传承。

哎,隋文帝这辈子真是风光无限,可偏偏摊上个不争气的儿子。说真的,教育孩子这事儿太关键了,要是没教好,不光自己得被儿子给害了,连家底儿都得被败光。隋文帝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被儿子给杀了,家业也全没了。

溜达在野外,找寻小路往深处走,听听乡里的老话俗话,晒晒太阳聊聊人生。走进山里乡下,发现周围的美好景色,体会百姓的生活习俗。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