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93岁了,一辈子都在为党工作,从没离开过岗位。真心盼着大陆和台湾能早点走到一起。1992年3月,在北京的一家医院里,一位年过九旬的老者,在录音设备和秘书的协助下,口述了他的最后嘱托。这位老者正是聂荣臻元帅。
聂荣臻察觉到情况不对劲后,迅速采取了行动。他做了三件重要的事,最后一件是交代自己的临终遗言。聂荣臻还布置了哪两件事?聂荣臻的寿命很长,这得从他活到高寿说起。
聂荣臻是最后一位离世的开国元帅,享年93岁。在所有元帅中,只有刘伯承比他长寿,活到了94岁。战火过后,所有参与者都落下了各种健康问题,聂荣臻同样未能幸免。他能活到90多岁,主要靠两点:一是心态好,乐观又坚强;二是生活习惯健康。这两样缺一不可,让他长寿。
大家都觉得能打仗的将军肯定能喝,但聂荣臻是个例外,他烟酒不沾。聂荣臻到了晚年,生活依然简朴,跟别人不一样,他不追求奢华,吃喝都很节制,从不铺张浪费。聂荣臻的晚年生活十分规律,每天按时睡觉起床,准时处理文件,还坚持看新闻联播。
聂荣臻不仅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还坚持锻炼身体。聂荣臻还在上学时,就带着学生队打败了当地的驻军,一下子成了足球圈的名人。每逢有机会,聂荣臻都会组织运动会,既锻炼身体又拉近彼此关系。他自己也从不缺席,每次都热情投入。
晚年时,聂荣臻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再做高强度运动,但他还是每天坚持散步。直到医生严令禁止任何活动后,他才不得不卧床静养。正是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支撑着聂荣臻在晚年多病的情况下,依然坚强地活到了93岁高龄。
聂荣臻不仅以长寿闻名,更因其“幸运”常被大家提起。在雁宿崖战役中,我军成功击毙了日军中将阿部规秀。他率领的独立混成第二旅虽号称精锐,却在我军猛攻下节节败退,多次试图突围均未得逞。聂荣臻是这场战役的领军人。这次战斗,我们首次干掉了日军一名中将,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战绩。
聂荣臻的细致观察是这次大胜的核心。他通过分析日军的动向,准确判断出对方即将发动大规模进攻,于是果断抓住战机,在雁宿崖成功包围并击败了日军。聂荣臻的谨慎细致让他在危险时刻屡次化险为夷,执行秘密任务时总能安全撤离。
聂荣臻正要去一个隐蔽的地方开会,刚准备上楼,就看到其他参会者纷纷往下走。他正想开口问,立刻察觉到情况有异。正常情况下,这些参会者即使有事离开,也不会集体行动。就算一起出去,通常也会结伴聊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沉默寡言、面无表情地往前走。
这情况只有一个解释:对方找到了这儿,把这儿的人都拿下了。聂荣臻刚到楼下,如果掉头离开,肯定会引起敌人的警觉。为了避免暴露,他从容不迫地上了楼,轻松骗过了那些敌人。
聂荣臻多次在危急关头化险为夷,无论面对多么危险的处境,他总能依靠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思考迅速找到脱身之法,成功摆脱敌人的追捕。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聂荣臻才被大家称为“福将”。常年征战和过度劳累,让这位“福将”晚年饱受病痛折磨。
1952年,聂荣臻在检查工作时突然倒地。爬起来后,他手脚发软,连走路都困难。从那以后,聂荣臻的心脏病就彻底缠上了他,时轻时重,动不动就突然发作,跟个不定时炸弹似的。
聂荣臻的健康状况持续恶化,不仅心脏问题严重,还伴随着多种并发症,这些疾病随时可能危及他的生命,给他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扰。1990年往后,聂荣臻的身体状况才有所起色,却又被心脏病找上门来。他接连被送进抢救室好几次,好不容易才从鬼门关前转了一圈回来。1992年起,聂荣臻的行动被完全限制,只能待在病床上静养。
不久后,聂荣臻明显感到体力不支。意识到自己可能时日无多,他硬撑着迅速处理了三件重要事务。首要任务就是在屋里墙上贴一张毛主席的画像。聂荣臻在革命岁月中,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早已深植于心。那段激情燃烧的时光,成为了他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
聂荣臻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如从前,家里人就挂了一幅毛主席的大照片。这样他能在晚年多看看毛主席,也顺便回忆一下自己过去的日子。聂荣臻还给他的老战友彭真写了五条建议。当时彭真正在跟疾病抗争,聂荣臻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来安慰他。
值得一提的是,聂荣臻在生命最后时刻特意嘱咐秘书记录他的临终遗言。这番话不仅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更表达了对未来一代的期许以及对祖国的美好祝愿。即使在医院里,聂荣臻依然心系国家未来。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与世长辞。这位最后一位开国元帅,平静地走完了他的一生。老元帅虽然走了,但他做的事儿我们一直记着,他的那股劲儿也一直激励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