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青年创作中心 主持建筑师
陈夏未 柯礼钧
本次建筑档案对话中国美院风景院-青创中心的陈夏未、柯礼钧,他们两位的建筑创作更趋于一种"底层"与"基层"的触角,立足于当代人的生活观察,归于场域的灵性的介入与对话,也总在尝试着摆脱一种行业与专业的惯性,在强大的认知规训里,寻找”以建筑记忆在场的多种可能性“。
设计,终究是一种主观呈现,不开开心心是做不好设计的。每一次设计的介入,都是一个痛并快乐的经验与过程,一面是日常,一面是过程。日常中的过程性经验参与,结合过程中的日常性与社会性的探讨与对话,在不断尝试着将想象力与空间转折点的进行缝合,在每一处空间里,置放属于这个场所的独有身体性。
不能把设计做成解数学题,设计就是在身体与空间之间,做延续,做创作,期许一种更好的可能性......
逃离那个大生产的建筑时代
想要做一点真设计
邵兵(建筑档案主编,以下简称“邵”):你们两个人的建筑,都从杭州开始,并扎根于于杭州,分别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陈夏未(以下简称“陈”):我是浙江人,1998年到杭州读大学。当时建筑学专业在浙江只有浙大和浙工大,建筑学的分数线在那两年又是最高的,我成绩没有那么突出,只够到浙江工业大学就读。之所以读这个专业,是因为当年听说这个专业特别赚钱,这是坚定我选择建筑学最初想法,基本上就是冲着专业来杭州读了建筑学。
2003年,大学毕业后我开始从事相关工作,以此为起点,每10年为一个节点,我对于建筑的理解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我工作的前10年,相当于是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毕业后,我顺理成章地进入设计院工作,这时中国处于高速的粗放型发展的阶段,刚好赶上房产疯狂扩张,每天高强度、流水化地工作着。大部分参与的都是商业项目,也非常了解怎么才能把房子设计的可以卖得更好。在这个阶段,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最主要的是掌握了一个建筑的产出流程,知道如何把房子造出来,如何跟结构、设备配合,如何符合建筑规范和甲方要求。
陈夏未考察项目现场
当时,设计师好像是一种商业模式,必须跟业主聊“能赚钱、可以增加项目的附加值”的做法。当时行业的整体气氛也是这样的:建筑风格也是什么火,就抄什么,大家都在抄,我老婆都说,你们做的设计就是抄二手货。
如此,有了七八年没有周末的盲目工作之后,设计也到达了一种瓶颈状态,不知道做什么,感觉很无聊、很疲惫、很困惑。
回想那时候的设计,我发现当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一个楼盘,拿了2009年的销售三冠王,那也主要归功于业主的决策,并没有设计上的成就感。出于家庭和职业困惑,渐渐地我觉得这样不是长久之计。
杭州东方郡
我渐渐意识到:大量建造商业建筑和退居二线管理,都不是自己想做的,我也不知道路在哪里,也不知道怎么跳出来转型。刚工作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前辈对我讲过,设计行业里绝大部分人不会做设计。他建议我如果真的想坚持做设计的话,只有自己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这10年该遇到的人已经遇到了,很难再遇到伯乐,不可能在给别人打工的同时,还能兼顾创作的理想。
第二阶段,工作的后10年,也就是从2012年开始至今,是一个真正接近自我的阶段。在2012年我休息了大概半年左右,因为一个契机来到了美院风景院,这里自由度高,只要有能力就能发挥,不会论资排辈。
我和柯礼钧从2010年就在一起工作,2013年在风景院,还是在一起工作。
建德芳草地现场考察
柯礼钧(以下简称“柯”):我也毕业于浙工大,但考入工大,包括学建筑,于我而言其实都是意外。我对建筑学开始有概念,是在大学三年级左右。因为大三之后才开始接触建筑方案设计,而在此之前学的都是很基础内容,并没有对建筑有过全面的了解。
大学时期的柯礼钧 2007-2011
2009年,我的第一份实习就是跟着陈夏未老师做方案,当时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很干练。同年6月份毕业之后,我正式跟陈老师工作,但当时的工作并不能算是设计,只是用数学计算容积率、密度、高度。当时,做住宅小区就是解数学题,这是行业内大家公认的观点。
在大学读书的那段时间,我还觉得“设计是一个想象的过程”,毕业之后的前三年里满心疑虑,感觉设计变成了解数学题。直到2013年到美院,跟陈老师一起走这条路之后,才感觉我们是在正儿八经在做设计。
柯礼钧与陈夏未日常工作
邵:对于好好做设计,你们是有期待的。那两位怎么理解“会做设计”?
陈:我认为亲自把一件事情实践出来,把设计成果发表后,人们愿意去讨论我哪里做得不错,哪里做得不好,大家觉得有东西可谈、可聊,并且有兴趣看,我觉得这样就已经达到会做设计的层面了。至于评价,褒贬不一没关系,不要一边倒就行,另外,使用方也会传达过来很多积极信息,深刻体会到设计师的重要性。
青创中心团队考察项目
柯:每年都有许多学生从建筑学院毕业,毕业时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会做设计了。当几千、几万人进入工作以后,从结果上评判会发现没几个人真正在做设计的事,绝大部分都只是在工作。
邵:很长一段时期之内,大量城市住宅的建造几乎都是兵营式的,你们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陈:房产项目的做法毕竟是以卖为主,要跑量又要快,大家认可一种形式就都做一样的,没必要去尝试新形式的不确定性。可能他们也知道这样做建筑不全对,但至少在商业上没错,就这样做下去了。
莫干山开元森泊·隐竹里
摆脱惯性,来点创造
不求大成就,但也要跟别人不一样才有机会
邵:你俩从2013年一起做的时候,有没有给自己和彼此定性分工?
陈、柯:我们磨合的不错,没有刻意分工。做设计偶尔都会有争论,但我们整体上还是挺默契的。
邵:2013年刚开始时,你们对于事务所要成为什么样有期许吗?
陈:我不需要做成什么大事,因为奇迹太少了。但是我们不能和别人挤在一个水平线上,如果大家都这么做,你也这么做,那么你的生存状态、工作状态都会是被动的。
我当时有个很明确的目标,我们要在水平线上飞起来一点,当大家都在这条路上挤来挤去时,我们只要稍微飞起来一点,路就清晰了,我们要跟别人不一样才有机会,后来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青创中心新办公室
邵:你对水平线是否一定有个最低标准?
陈:比如说做住宅,平面排得比别人舒服一点,速度比别人快一点,做得立面好看一点,那又能怎么样呢?还是没有什么空间,往这个方向努力肯定是不对的。我觉得正面冲突、竞争没有机会,至于哪条路是正确的,当时我也不知道。
青创中心新办公室工作日常
邵:你说的不一样的是什么?
陈:再怎么说,也要生存,我们可以不赚很多钱,但不能亏钱。在这个逻辑下,我们会把赚钱的和设计类的项目分开。关于设计的差异性,我们碰到了三个类型:一类是大自然中的度假酒店;一类是别墅改造或新建别墅(农民房、独立宅基地);还有一类是关于历史建筑的改造。
这些做起来很有趣,虽然谈不上是“突破口”或者“蓝海”,但之前我们从来没有这么细微地去思考过小尺度的问题。以前做一个项目,规模在5万方以下的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做小区的40万方都很正常,目前这些项目放在以前,根本不叫项目,但这件事情做了好几年,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思考,这才真正感觉有点像在做设计。
龙游后山头28号宅
邵:或许同样都是数学题,小尺度的验算方式或基本公式发生了改变,小尺度更像是重建一个新的公式?
陈:规划层面的设计,会花大量的时间反复讨论宏观的问题,微观层面,会推敲窗怎么开、天窗怎么用,一个小节点也会不断反思和研究。我们现在做小体量建筑更接近人的尺度,所面对的问题放在以前也只是随便一画,不会去深入思考。
龙游后山头28号宅
柯:到这个阶段,我才感觉自己做的事情,跟教科书上所描绘的建筑设计能对应得上。早期做住宅设计,其实不用建筑设计毕业,去设计院里只要会CAD,学个一两个月就可以做。
那两年,我们都是自己跟一线工人打交道,自己去跑市场,把需要的东西买来,因为有些业主不在乎多少钱,只需要你帮他搞定,这和设计师的传统职能不一样,现场变得很重要。还挺锻炼人的一个时期,做富春芳草地时,每个礼拜我们至少待在现场1-2次,跟各种人打交道,在场地里从早走到晚。很多事我们也没做过,但我们不断进行研究,以边学边试的方式,把自己想要的东西表达出来。
杭州建德富春芳草地度假酒店-局部
邵:“身心状态”和“感知建造的方式”发生变化后,怎么把图上的设计放到地上?这里面会有一个固定的、流程化的东西支撑吗?
柯:建筑的过程,对我们而言,是从零起步。我们画的节点、构造,几乎没有在图集能找得到的参照,很多都是我们自己研究出来,或者是在现场试错试出来的。
星立方·杭州开元森泊度假酒店-建造过程图
星立方·杭州开元森泊度假酒店
陈:落地的时候,每次都不太一样,肯定有一些之前的经验,大多数还是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我们的思考方式会根据每个项目的特性有相应的改变,会根据特定项目产生一套思考逻辑。有些是延续、惯性的东西,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文脉、场地、条件不同,所以要去灵活应变。设计答案并不唯一,套用安藤忠雄的话,正因为如此建筑是困难的,也正因为如此建筑是有趣的。
基于记忆结构
“即兴发挥”的真设计
邵:你们会特别追求一种依托吗?每个项目会刻意追求原型突破吗?
陈:我比较认同王灏所说的“记忆结构”,他讲这个词的时候我很感同身受。在做一个项目时,我们会不断通过讨论或即兴发挥一个方式去应对它。王灏说这种应对方式的形成,是因为人的脑子里有很多记忆结构,平时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积累,在碰到不同场景的时候脑子会自己运算生成不同的结果来引导你。
富春江船屋
邵:记忆结构到底是怎样的?
柯:记忆结构,也包括设计本身,都是很主观化的,由每个人不同的经历和审美偏好综合形成。看到一块地的时候,会想象出大概的轮廓、氛围,这个过程不是靠训练或公式得出来,这个思考过程不受专业限制,专业要做的是把它实现。所以,小建筑的可能性更大一点,就像大的游轮会更受限,拐弯、掉头都很困难,但一只小船可以很灵活。
富春江船屋
邵:小尺度的中蕴含着更多的轮廓可变性,它不是固守的体系,你依托的东西是什么?
陈:设计,终究是一种主观呈现,在小尺度中,蕴含着更多想象的空间,很多时候生活中的一些日常会给你带来启发。举个例子来说,去年做高淳项目时,在田野上造1万多方的体量,有6层楼高,我在脑子里怎么都找不到答案,怎么看都觉得不对、不协调。在此期间,刚好去无锡惠山国家森林公园走了一遍,完全突破了我对园林的认知。我在那里找到了我想要的感觉,回来之后花了两个月时间,以惠山公园为“原点”,把设计做出来了。
富春江船屋构架
邵:对你来说,或许不是算法或者逻辑,也并非一定依托于某个建筑学的体系,也不刻意寻找托底的原型。你们是通过感知世界、人和周遭情况的状态、变化,来反哺立足点。
陈:人对场地的反应,都会有一种本能的直觉,情况越复杂,答案往往越清晰。对于原型,我的理解最多是个“那个最初的启发”。所谓“体系”之内的原型,我更感觉是给自己套上的一个枷锁。
富春江船屋夜景
自内向外,从心的触动出发
野生状态下,寻求自己与场地之间的关联
邵:重新回归建房子的本质,就要充满想象力,这很重要。
陈:有感而发,是因为触动了内心,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做的时候可能没想这么多,等到10年之后再来回顾,可以总结过去做了什么,未来可以继续去做什么,再往后发展可能会形成自己的一种语言。
杭州富春方外酒店-局部俯瞰
如果这套方法不断延伸,要形成自己特定的一种风格、理论,我觉得至少是50岁以后的事情。我们不苛求速成,希望有较长的准备期。
邵:不苛求一定要做出什么成就,也不一定要超越别的流派,或许就没有包袱,或者说就没有那么多限制。
陈:是的。学术也好,理论也好,方法也好,这些东西能成为你的依托支撑,反过来它也是你的限制。我们现在对项目具有比较大的话语权,实现度比较高,因为合作的都是比较聊得来的业主。我想象中的建筑师的状态基本上已经实现了。
我们也不在于做强做大,更在于做得长久,状态保持得长就有各种可能。我们来这里差不多10年,定了周末不加班的原则,定时给自己必要的放空,才能够保持思考层面的独立性。
嘉兴老建委驿站
邵:是一种自足,也是在培育一种想象力?
陈:任何一件事情要做好都是困难的,不付出肯定做不好。我们希望有自由的周末,项目可以少做一点,不过度追求产值,达到社会平均水准就行,同时又跟业主比较融洽这样自足的状态下,身心状态比较好,设计师的想象力更能得到发挥。当然不是每个项目都能做到充满想象力,顺其自然就好。
嘉兴老建委驿站
邵:你们怎么看待对名利的向往?
陈:能做到名利双收是个奇迹。一般是就算极大的付出和努力也难以做到,另外一线城市压力太大也不适合我们,我认为的名利就是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在一定范围内有那么一拨人认同我们,保证我们的发挥,这个就已经可以较好的生存了。至于能走到哪一步,就看运气了。
柯:名利双收的背后,要去付出一些东西,可能是工作以外的时间,也可能是家庭,我不愿意付出这些,自然也没法强求名利。
嘉兴老建委驿站
邵:在你们眼里设计好像是很主观的,它的可变性和突破性会多一些,不受任何捆绑,也没那么高尚。
陈:设计,本质上是一种职业,外人不会觉得有多高尚,自己喜欢就会觉得高尚,也就不会有什么包袱,也不把自己限制在设计圈里,世界的美好都是相通的,如果真正做到融会贯通,那就是根本性的突破。
好的设计,确实带来了一定社会意义。我们之前做过的船屋成为网红地后给大众百姓带来很大愉悦,甚至小学的课外读物中的配图就是我们的建筑,这比专业圈的认同更有意义。
嘉兴老建委驿站
邵:王灏老师所说的“记忆结构”,或许是你的介入方式,而理论置后,是你看待自己的方式。
陈:每个人的历程都有准备期跟成熟期,准备期越长,往往爆发期也会更长。准备期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很难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柯:我们是野生的,不太受理论限制。从一开始就没有接受完整的理论教育,反过来我们现在也没有严格地去追求这些东西。
做设计,必须开心
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对项目的掌控力
邵:我看你俩挺洒脱的,有一种野生的自由,是基于实际视角出发的建筑行动派。
陈:我们在基层干了很长时间,可能掌控项目的能力还可以,一个好的项目的落地是个很繁杂的过程,各种规范条文的限制,对结构设备等其它专业的掌控力,造价控制能力,落地过程中的应变能力以及跟施工单位的斗智斗勇,每个环节稍有不慎,都会使项目的完成度打折扣。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繁杂因素,才是我们的机会,才让我们觉得更加洒脱。
莫干山开元森泊·隐竹里
邵:你们怎么来定义现在的状态和触及的项目类型?
陈:从去年开始,我们向自己想象中的状态更近了一步。之前我们主要是建筑设计,现在不管体量大小,所有在做的项目都是设计一体化。我觉得设计就应该这样。以前我们建筑做得挺满意,最后跟室内、景观不大和谐,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可以用一体化来解决。团队的构架慢慢发展地更立体一点,但我们还是小公司的性质,不希望有很多规矩和束缚。
原来做建筑我们10个人就够了,现在做一体化设计也不会超过20个人,不然我们很难再直接去参与设计,至今我们还是定义自己为建筑师。因为船屋的成功,文旅项目成为我们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建委驿站的影响力出来后,社会性项目也在慢慢增加,加上两者业主延伸出来的其他类型的项目,如景区、幼儿园、社区更新等也会有一些。
杭州富春·方外
邵:在不那么紧张的商业之中,选择了一种对设计的从容,社会性项目和商业项目互相拉扯,在这里面你们保持了很好的创造力和突破。
陈:不开心是做不好设计的,我一直强调追求目标,享受过程,也一直坚信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们不会设置高强度工作把人逼得很紧,主要是把握过程,过程状态好了,结果都不会差。
陈夏未在杭州富春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
柯:这几年相比以往,我们确实玩得比较野,但我们自己有底,不能玩脱了。我们对新人的要求,第一点就是必须有创造力、有思想,之后要慢慢习惯从琐碎中获取一些实践的经验。但我们对方法、理论没有很高要求。有能力去把想象的东西呈现出来,是一个很简单的生存之道。
青创中心团队-杭州西湖合影
本文图片由中国美院风景院-青创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