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淘宝,突然被一双绿莹莹的鞋子戳中了回忆——AD钙奶的经典瓶身图案印在鞋侧,配色还是那熟悉的“青春绿”!
这波“童年杀”直接让我瞳孔地震:娃哈哈啥时候开始卖鞋了?
点进去一看,原来这家“WAHAHA娃哈哈鞋类旗舰店”已经挂出30多款童鞋,AD钙奶鞋、营养快线鞋、纯净水鞋全安排上了,销量最猛的AD钙奶鞋已经卖了5000多单。
但评论区却吵翻了:有人说“做工嘎嘎好”,也有人吐槽“鞋底太滑太沉”。

这波跨界操作,到底是情怀变现还是自砸招牌?
从“钙奶”到“钙奶鞋”,娃哈哈的跨界不是偶然要弄明白娃哈哈为啥突然卖鞋,得先看它的“老底”。
AD钙奶可是娃哈哈的“现金奶牛”——2021年销售额120亿,占集团营收的20%,但这两年娃哈哈日子并不好过:总营收从2013年的783亿跌到2022年的512亿,核心产品AD钙奶也面临增长瓶颈。
其实娃哈哈早就在琢磨“不务正业”。

2002年它就开过童装公司,结果2017年改做饮料,2021年直接注销;同年9月,浙江娃哈哈服饰有限公司成立,2022年又杀回童装赛道,找罗永浩、叶一茜直播带货,结果销量一般。
这次卖鞋,本质上是“童装没火,换个赛道再试”——毕竟AD钙奶的经典IP太值钱了,瓶身图案、“青春绿”配色都是刻在80后、90后DNA里的回忆,拿来做周边,天然就有流量。
网友吵翻:情怀是蜜糖还是砒霜?这波跨界,网友分成了两派。
支持的人说:“89-150元的价格,把童年回忆穿在脚上,还要啥自行车?”确实,AD钙奶的目标用户是3-15岁孩子,但它的“情怀粉”是20-35岁的家长,他们愿意为“小时候喝AD钙奶,现在给娃买AD钙奶鞋”的仪式感买单。

但更多人在担忧:“娃哈哈是不是要变成‘万物皆可贴牌’的杂货铺?”毕竟之前旺旺出过卫衣、老干妈走过时装周,最后都成了“一时热闹”。
更关键的是,AD钙奶的核心优势是“补钙+维生素A/D”的专业营养定位,现在突然卖鞋,消费者很容易觉得“这牌子是不是不专心做饮料了?”
品牌营销专家张正的话更扎心:“老字号跨界得平衡‘接地气’和‘高级感’,总卖低价周边,消费者会觉得‘这牌子啥都能贴标’,反而伤了主品牌的信用。”看看评论区,有宝妈直接问:“娃哈哈啥时候做鞋子了?”这种“不务正业”的疑惑,其实就是品牌信任在动摇。
我的观点:情怀能“拉新”,但留客还得靠“真本事”说实话,我能理解娃哈哈的焦虑——饮料市场卷成红海,农夫山泉、怡宝在水领域压着它打(2023年娃哈哈饮用水市场份额才5.6%),AD钙奶又面临增长天花板,跨界确实是条找增量的路。

但问题在于,跨界不是“印个logo就完事”。
看看这双AD钙奶鞋,设计确实戳中回忆,但做工被吐槽“鞋底太滑”“太沉”,这就是典型的“情怀拉满,品质拉胯”。
当年娃哈哈童装销量不好,也是因为“只有logo,没有设计”;现在鞋子要是再犯同样的错,消费者买一次情怀,第二次就该骂“割韭菜”了。
往深了说,AD钙奶的核心价值是“营养健康”,它的跨界产品也该围绕这个价值延伸。

比如鞋子能不能卖点“护足科技”?
毕竟目标用户是孩子,家长更在意“鞋子是否保护脚踝”“材质是否透气”。
如果AD钙奶鞋能打上“儿童护足”的标签,既延续了“助力成长”的品牌定位,又解决了家长的实际需求,这波跨界才算“聪明”。
结尾:情怀不是“永动机”,信任才是现在的AD钙奶鞋,像极了一场“情怀测试”——测试消费者愿不愿意为童年回忆买单,也测试娃哈哈能不能把“情怀”变成“长情”。

老字号的跨界,最怕的是把IP当“快消品”,用完就扔。
AD钙奶陪伴了两代人的成长,它的IP里装的不只是瓶身图案,更是“营养、可靠”的品牌信任。
如果娃哈哈能记住这点,把跨界产品做成“信任的延伸”,而不是“流量的收割”,那AD钙奶鞋可能不只是一双鞋,而是一个新的故事起点。
毕竟,谁不希望小时候喝的AD钙奶,长大后还能继续“守护”我们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