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让座”成为“被让座”

三国部落说趣事 2024-07-18 05:14:42

近日,微博话题#北京地铁老人扒拉女孩#冲上热搜,引发全网热议,该事件将“让座”一词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据网传视频显示,一位老人在地铁上强势让女孩让座,被拒绝后与女孩产生了强烈的言语及肢体冲突,老人不仅试图用手堵住女孩的嘴,甚至用拐杖在女孩双腿间横扫,系列行为极具冲击力,让广大网友纷纷愤慨。当日中午,北京公交警方就此事发布通报,称该老人因扰乱乘车秩序已被依法行拘。

近年来,城市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上因座位问题而产生的纠纷现象频发,抢座、霸座、被让座等事件持续涌现,不禁引人深思“让”与“不让”的困境。

从道德层面来看,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不宜长久站立,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需要平稳的座位以支撑其安全到达目的地。在弘扬尊老爱幼的社会氛围下,为需要座位的老弱病残群体自愿让座,是高度的道德素质和温暖的社会态度的充分体现。但让座不是尊老爱幼的“捆绑项”,年纪大也不能成为恶劣行为的“护身符”。因他人不让座就暴力扰乱公共秩序,不仅破坏互助和谐的公共氛围,还阻碍部分群体对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散发善意,易激发老年群体与年轻群体的矛盾与对立。

从现实层面来看,同弱势群体相比,中青年是更加理想的“让座者”,但年轻人不是无坚不摧的代名词,当下大部分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疲劳和生活压力,偶尔也存在晕车、生理期等难以让座的情形,他们既承担着“让座助人”的道德约定,同时也拥有“座下休息”的权利。在有限的公共交通空间里,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座位从不属于某个固定群体,而应属于当下更需要它的人。

目前,各大城市的公交、地铁普遍设有老弱病残专座,但因人口流量大、座位供不应求等因素,仍需要乘客自发让座。“让”是社会道德层面的公共规则,而不是法律规定的强制义务,请求他人让座,应以礼相待、真诚感谢,用言语攻击、暴力行为而强迫他人让座的行为早已脱离“让”这一词语本身的初衷,强迫让座的“道德绑架”行为注定不会被尊重和理解。

“让座”是一个源自内心的善意举动,互相理解和帮助才是这一行为的底色。对公共交通的高质供给、对道德素质的提升培养、对强迫让座的坚决遏制,让乘客不再困在“让”与“不让”之间摇摆不定。

别让“让座”被“被让座”替代,别让乘客成为那个不让座的人。

作者:陈敏

编辑:蓉城关二爷

0 阅读:2

三国部落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