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关于产业结构、人口流动和住房市场三者间关系的研究很少。
从住房市场发展的底层逻辑来看,企业多投资于第二、三产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用工效率,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就业人口的迁移,并且增强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人口流动会引起对住房的需求,从而促进住房市场的发展。
一旦房价涨幅明显超过了居民收入涨幅,居住成本的提高会加重人们的生活负担,阻碍人口流入,使该地区丧失人才基础,这对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又会造成进一步的困难,不仅不利于地区稳定发展,也易引发社会问题。
有学者在探讨房地产业的转型升级时,将政府投资、企业投资、人口迁移与住房需求联系起来,置于同一体系中进行分析,阐明了经济增长视角下房地产业的运行逻辑。
同时,大部分学者三者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产业结构与房价收入比、人口流动与房价收入比以及产业结构与人口流动。
产业结构与房价收入比的关系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不难看出产业结构升级和房价之间关系密切,且多数学者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是不断向高级化与合理化方向进行调整的。
产业结构变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变量,并在测度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基础上,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二者对于经济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且对于房价也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其次,通过深入探究了产业结构的转型以及房价的波动如何影响经济的增长,可以发现,这种转型与房价的上涨都能够显著地推动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对房价收入比的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主要通过调整就业结构、提高收入水平和吸引公共支出几个方面来增强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提高房价收入比。还会通过就业结构的调整来提高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
随着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就业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不仅会改变当地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率和就业方向,也会吸引更多的劳动人口流入。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他们不仅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还拥有更高的消费水平和住房支付能力。
第二,产业结构会通过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来提升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更加高端、新兴的产业能够使得企业和个人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有望得到极大的改善,这将有助于释放住房需求,使居民拥有更强的住房购买能力。
第三,产业结构会通过吸引公共支出来提升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大量生产要素的涌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政府增加公共支出。
有研究发现了通过满足劳动力对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能够减少公共品溢价,也能够减缓房价上涨的速度,有效增强劳动力的住房支付能力,使得房价收入比降低。
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也会通过成本推动和环境影响,削弱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进而推高房价收入比。
改善产业结构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良好的地理环境、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其他必要条件,这将导致原材料、资源和住房市场的激烈竞争,从而使得各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也随之提高。
例如,土地供应的失衡、地价的飙升以及其他因素都对房屋价格产生影响,最终将导致居民的购买能力受损。
产业结构的升级会通过环境影响削弱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伴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会带来诸多隐患,区域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大量的污染物的排放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再加上交通拥堵等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都会使居民的生活成本大幅提高,从而削弱他们的住房支付能力,进而提高房价收入比。
同样,房价收入比也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且房价收入比的程度高低不同,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影响也不同。
在房价收入比较高的地区,由于房价上涨速度过快,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居住成本,劳动者住房支付压力增加,可能会促使劳动人口流出进而迁至生活成本更低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可能会面临丧失人才基础的风险。
人口流动与房价收入比的关系
从人口流动对房价收入比的影响来看,主要是住房刚需、改善性住房需求和投资性需求三方面的影响。
人口流动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且主要是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因为迁移人口首先需要满足自身居住的需求,且人口之所以决定迁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考虑到经济层面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人口迁移会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对迁入地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对住房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且大量劳动人口的迁入会显著增加住房需求,助推当地房价水平的上涨。
除了满足对于住房的刚需,也会出现对于改善住房水平的诉求,甚至会通过住房投资获得相关收益,这些情况无一不对房地产价格产生推动作用,进而加剧居民的购房负担,削弱他们的住房支付能力。
从房价收入比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来看,主要体现在“成本效应”和“拉动效应”两方面。一方面,住房支付成本是流动人口迁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流动人口迁移决策时的一项重要考量内容。
较高的房价收入比会导致劳动力的居住成本上升,使得人们产生房价持续上涨的预期,进一步降低其生活质量,从而阻碍劳动力流入,降低该地区劳动力规模,导致劳动力紧缺现象的发生,这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
反之,较低的房价收入比则说明该地区房价水平较为合理,劳动力在居住成本较为稳定的预期下,可能会作出迁入的决策,流动人口居住质量的提升对于其在该地区的社会融入状况也会起到正向作用。
另一方面,较高的房价收入比所产生的“拉动效应”会吸引更多的资源流入房地产业,进一步拉动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
同时也会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发展,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需求,提升劳动人口的薪资。因此大量的劳动力也会因为高房价收入比所产生的“拉动效应”而选择迁入该地区。
所以越高的收入会助推越高的购买力,较高的收入水平对流动人口可以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
产业结构与人口流动的关系
产业结构主要是通过收入水平提高、就业结构调整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降低对人口流动产生影响。
第一,一般来说,产业结构的升级会提升企业的用工效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的工资水平。当预期工资水平的涨幅显著高于生活成本的涨幅时,便会对劳动力迁移起到正向作用,促使其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地区转移。
第二,产业结构升级也会对当地就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一定作用,因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往往需要更多高技能型人才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促进高素质人才向产业结构地区转移的同时,会对一些低技能、低效率的劳动力产生挤出效应,为了寻求生存他们就不得不向产结构较低层次的地区发生迁移。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环境、交通状况的恶化,增加了劳动力的生活成本,降低了劳动人口的生活质量,这样就很难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对于人口迁移的带动作用,反而可能会对人口流入带来阻碍,更有甚者会致使人口流出。
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对劳动力的带动作用,所以应该制定有效的政策,加强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以减少他们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障碍,从而缓解人口的非均衡分布状况。
从人口流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来看,要区分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两个方面,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对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第一,人口流入到一个区域,可以扩大地区劳动力的供给规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该地区高素质人才的占比,而人力资本又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基础,这会加速该地区的人力资本的积累,亦可以提高当地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实现企业规模报酬的递增。
且人口流入后所从事的多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方面的工作,可以对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到一定助推作用。
同时,也有助于地区淘汰低附加值企业,推动高附加值企业的发展优化,进而催生出更多新型产业,倒逼企业改进管理方式,应用更加先进的技推进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二,人口从一个区域流出,会缩小当地劳动力的供给规模,特别是大量高技能人才的流失,使得产业丧失了转型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便会阻碍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企业为了寻求出路可能会考虑迁址,而产业“空心化”一旦发生便很难逆转,容易丢失更多的人力资本和高价值企业,这样下去恶性循环,会极大地抑制地区的产业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就更加难以实现了。
把炒房客一锅端的时候到了,正式进入温水煮青蛙模式。房子是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最基本的民生需求,什么都可以炒作,唯独涉及民生基本生活保障的不能去炒,你是利用了比别人先有资本,就去买下囤积垄断式的鼓吹炒作和疯狂对外洗脑,让人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失去理智,让后面无数家庭高位买房或者根本买不起房,性质不亚于泰国缅甸诈骗恐怖组织,害惨了无数家庭。炒房的行为是可恶的,全都应该枪毙。人口出生大幅暴跌主要还是因为房地产问题。(警惕: 房吹和炒房客会告诉你,会通货膨胀,钱贬值,买房才是保值,但现在看呢?通货膨胀没起来,很多东西反而变便宜了,钱更值钱了,还有请问是谁规定了钱贬值房价就一定涨的?是强行挂钩忽悠吧?现在房价呢,基本腰斩了吧?腰斩了还不一定卖的出去。还说房价下跌就对经济不好,简直就是谬论,你买个车是不是车行还要给你保价啊,不然经济就不好了,简直可笑至极。还有就是学位,我就问一句,有钱还怕上不了好学校吗?有钱还怕没有好的教育资源吗?非要买房才行?简直胡扯。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