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Buds5Pro深度体验:售价1299元,但这真的是4000元内最强耳机?

云端客 2025-04-08 14:06:49

作为一名资深米粉和HiFi爱好者,我一直密切关注着小米的音频产品线。

尽管Redmi系列耳机频频赢得口碑,但小米旗舰耳机却屡屡让人失望。

这次,面对卢伟冰“4000元内最强”的豪言壮语,我决定再次尝试,入手了售价1299元的小米Buds 5 Pro,希望能见证奇迹的发生。

一周的深度体验过后,我却带着失望的心情开始了这篇评测。

小米旗舰耳机的历史,对米粉来说几乎是一部“血泪史”。

每一次新品发布,我们都满怀期待,却一次次被现实打击。

这一次,卢总的“最强”宣言无疑再次点燃了米粉的热情。

我迫不及待地入手了Buds 5 Pro,希望能打破这个“魔咒”。

先说说外观。

Buds 5 Pro延续了小米一贯的设计风格,卵形外壳搭配半身翻盖,方便单手操作。

充电盒采用哑光银和亮面银的拼色设计,颇具科技感。

亮面材质极易沾染指纹和划痕,这让我不得不考虑为它购置一个保护壳,但这又让亮面设计失去了意义。

耳机的佩戴舒适度和稳固性表现不错,即使长时间佩戴或运动也不会感到不适。

不过,与前代Buds 4 Pro相比,除了颜色变化外几乎没有区别,家族式设计略显诚意不足。

接下来是大家最关心的性能测试。

在降噪方面,我分别在地铁、飞机、高铁和闹市区等场景进行了测试。

结果显示,Buds 5 Pro的降噪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

在飞机和地铁等环境中,噪音仍然明显,即使开启强降噪模式也无法完全消除。

在闹市区,Buds 5 Pro对人声的消除效果尚可,与AirPods Pro 2不相上下。

续航方面,强降噪模式下可以使用4-5小时,充电速度也比较快,大约20分钟即可充满。

与AirPods Pro 2和OPPO Enco X3等竞品相比,Buds 5 Pro的降噪性能仍有较大差距。

数码多发布的降噪数据库也印证了我的感受,Buds 5 Pro的降噪水平甚至不如售价仅299元的Redmi Buds 5 Pro,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音质方面,Buds 5 Pro的表现更是令人失望。

尽管官方宣传其采用了哈曼大师团队调音,并配备了压电陶瓷、平面振膜、11毫米双磁动圈扬声器的三扬声器配置,但实际听感却远不如预期。

低频量感虽足,但质差,瞬态和动态表现都不佳。

中频人声力量感不足,尤其在男声歌曲上表现平平。

高频是Buds 5 Pro唯一值得称道的地方,延伸和质感都不错,但中高频衔接不够流畅。

我尝试了各种音效设置,但都无法改善整体听感。

即便开启沉浸式音效,也只是略微提升了瞬态和动态表现,但对整体音质的提升有限。

与同价位耳机相比,Buds 5 Pro的音质毫无竞争力。

除了降噪和音质,Buds 5 Pro在软件和功能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我收到的第一副耳机就出现了蓝牙连接异常和音频卡顿的问题,不得不申请售后更换。

此外,耳机的触控过于灵敏,容易误触。

小米手机自带的音效系统也存在混乱叠加的问题,影响了听感。

一些特色功能,例如智能翻译和语音操控,需要额外下载app才能使用,且实际体验并不理想。

智能翻译功能在多人说话或环境嘈杂的情况下表现不佳,语音操控功能也容易受到干扰。

总而言之,小米Buds 5 Pro的整体表现令人失望。

外观设计缺乏新意,降噪和音质表现不佳,软件和功能也存在诸多问题。

作为一款售价1299元的旗舰耳机,它的表现与价格严重不符。

与其说它是4000元内最强,不如说它是一款半成品。

对于追求音质和降噪效果的用户,我更推荐Bose QC Ultra或OPPO Enco X3。

如果你是米粉,并且注重生态互联,可以考虑购买二手的小米Buds 4 Pro。

面对这样一款产品,我不禁想问:小米的音频团队究竟怎么了?

他们是否真正倾听了用户的需求?

小米Buds 5 Pro的未来又在哪里?

0 阅读:2

云端客

简介:云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