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今年完成了酷睿Ultra 200家族的布局,其中酷睿Ultra 9 275HX这款次旗舰处理器备受关注,它究竟实力如何?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
这款处理器主要面向游戏本市场,它拥有24核24线程,包括8个性能核和16个能效核,睿频可达5.4GHz,配备36MB三级缓存,基础功耗为55W,最高可达160W。
接下来我们从基准测试开始,看看它的性能表现。
在CPU-Z测试中,单核得分867.2,多核得分18123.4。
与英特尔上一代旗舰i9-14900HX相比,单核性能略低,但多核性能提升了26%,这得益于其核心数量的优势。
Cinebench R23和2024的测试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多核性能均有显著提升。
为了进一步验证多核性能的稳定性,我们进行了Cinebench R23十轮循环测试。
结果显示,从第三轮测试开始,性能趋于稳定,最高分39375,最低分34616,表现相当不错。
3DMark CPU Profile测试中,最大线程得分17894,相较i9-14900HX的13902分,提升约29%,再次证明了其强大的多核处理能力。
除了理论测试,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表现同样重要。
在H.264视频编码测试中,酷睿Ultra 9 275HX编码2500帧仅需21秒,速度为119.47fps,展现了英特尔处理器在视频编码方面的传统优势。
Blender测试中,虽然CPU渲染速度有所提升,但GPU依然是渲染任务的主力。
7-Zip压缩和解压缩测试中,酷睿Ultra 9 275HX也展现了24核24线程的优势,压缩速度达到75009KB/s,解压缩速度更是高达2072573KB/s。
V-Ray Benchmark测试中,1分钟内采样数达到了34794vsamples,相比i9-14900HX也有明显提升。
酷睿Ultra 9 275HX也集成了NPU计算单元,为AI计算提供了更多可能。
UL Procyon测试显示,它的CPU整数计算性能得分为506,高于酷睿Ultra 9 285H的439分;NPU Float16算力得分为358,略低于285H的366分。
与AMD锐龙AI 9相比,酷睿Ultra 9 275HX在CPU和NPU算力方面都更胜一筹。
Geekbench AI测试进一步揭示了其AI计算能力。
CPU在单精度、半精度和量化测试中分别得到7573、7572和13190分;NPU则分别为6983、8032和12374分。
与酷睿Ultra 9 285H相比,CPU单精度和半精度算力更高,量化性能略有提升;NPU单精度算力略高,但半精度和量化性能略低。
综合来看,酷睿Ultra 9 275HX作为新一代移动处理器次旗舰,在多核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即使面对AMD顶级处理器锐龙AI MAX+395,也展现出一定的优势。
虽然单核性能与14代酷睿HX系列基本持平,但在温度控制方面有所改进,运行更加稳定,有效解决了14代酷睿处理器拷机温度过高的问题。
那么,它能否成为新一代游戏本的理想之选?
这还需要更多实际应用和游戏测试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