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堆发现的青铜人头像,其中有一些戴着黄金面具,还有两件从青铜头像上脱落的金面具。这些青铜人像的身份,是古蜀国各部族的祖先,发型不同,说明是不同的部落。这些戴着黄金面具的各族祖宗,应该是具有特殊的含义。即戴着黄金面具,在主持某种宗教仪式,或者在举行某种巫术。
2020年到2021年,在三星堆五号坑、三号坑又分别出土了不同形制的黄金面具。继承了三星堆文化的成都金沙遗址,也出土过两件黄金面具,其形制比较小,应该是给神像使用的。几百年以来,古蜀国一直有使用金面具的古老传统。
全球古人都喜欢黄金面具在中原的商朝,也有金面具的发现。2022年在郑州商城书院街2号墓,就出土了一件金面具,时代比三星堆的面具还古老,在三星堆黄金面具的面前,算是大哥了。不过这件金面具,造型比较粗狂原始,没有像三星堆的面具那样,做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细节。
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发现有黄金面具,这说明黄金面具是古代贵族喜欢的东西,可以夸耀财富、地位和身份。在世界范围内,古埃及、希腊的迈锡尼、保加利亚、沙特阿拉伯、吉尔吉斯斯坦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现过古代的黄金面具。
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黄金面具,和这些面具之间是什么关系?古蜀国的这些黄金面具,是受到这些外来金面具影响后产生的吗?
其实用黄金面具,并不一定要受到外来影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和整个欧亚大陆是完全隔绝的。但是他们在这种隔绝状态下,同样搞出了自己的黄金面具。
比如中美洲的阿兹特克文明。梅尔·吉普森导演的电影《启示》,讲的就是阿兹特克人宗教祭祀的事。阿兹特克人除了有玉面具,也有黄金面具。在墨西哥瓦卡,就出土过阿兹特克的黄金面具。这位大哥,闭着眼睛,戴着耳环,鼻孔串环,戴着一个鼻环装饰。
在南美洲的哥伦比亚西南部卡利马河谷墓葬,也出土过黄金面具,时代是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差不多是中国的战国到西汉时期。这个面具的造型独特,腮帮子肌肉发达,看起来有点憨痴。但古人想表现的,应该是酋长或神灵的庄严、雄壮,只是现代人看起来有点搞笑。
另外在南美秘鲁也发现过古代黄金面具,比如1991年在秘鲁北部兰巴耶克发现过一件黄金面具。
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美洲和欧亚大陆是隔绝的。在隔绝状态下,美洲很多不同地方的古代文化,却都发展出了自己的黄金面具。这说明,古人本来就会造黄金面具。黄金面具的现象,并不一定需要外来文明传播才会产生。
其实道理很简单,世界上各个古代民族,其实都会造面具。刚开始用木头、毛皮做面具。后来喜欢上黄金了,或者会炼金了,那就做出黄金的面具,作为神灵或者大巫师、大贵族的道具。就好像世界各个民族都会用弓箭、长矛,但不能说,弓箭、长矛都是最初谁传给谁的。
我国中原地区的黄金面具少,主要是因为早期的中原人不太看重黄金,而是主要盯着玉器、青铜器、大龟壳这些东西,当作宝贝。所以商朝人,也还是制作青铜面具,比如西安老牛坡、新干大洋洲,都出土过商朝的青铜面具。而三星堆人比中原人更“拜金”,顺手把黄金也做成面具,也做成权杖,都是自然而然的。
其实在中国,除了郑州商业街的商朝金面具、三星堆金面具之外,还有一些古代少数民族贵族,喜爱制造金面具。比如古代西南夷里面有个叫“句町” (ɡōu dīnɡ)的古族,这个古族的酋长,就使用鎏金的面具。1969年广西西林县出土了句町王的铜棺,上面就镶嵌着八个鎏金面具,代表八个部族的酋长。
“句町”这个词,在广南壮语里面,是“九部联盟”的意思。就是说句町是由九个部族一起组建的联盟,铜棺的主人是句町联盟的盟主,上面的其他八个鎏金面具,就象征着其他八个参与联盟部族的酋长。
句町属于西南夷,而蜀王长期是西南夷的老大,蜀王、蜀酋长用金面具的制度,应该对作为小弟的西南夷,有一些影响。句町鎏金面具虽然比三星堆晚得多,当时古蜀国也早已灭亡。但作为一种“礼失求诸野”的遗存,蜀人的这种习惯,在句町继续沿用。只不过句町人为了省钱,造金面具时打了折扣,在青铜面具上鎏金,搞出打折版的金面具。
除了西南夷之外,我国的新疆、西藏等地,也有金面具。新疆伊犁的波马墓地,就发现有金面具,上面用宝石镶嵌眼睛和胡子。面具的时代,差不多是南北朝晚期到隋唐时期。西藏自治区阿里曲踏墓地出土的金面具,鼻子拉得老长,差不多是中原三国时期的。
西藏自治区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出土的黄金面具,有彩绘的眼睛,还用红色颜料,画出眼圈、鼻子和嘴巴,这是古代象雄文化的,时间上属于中原的汉晋时期。古代中原人也注意到,青藏高原的贵族,喜欢使用黄金面具。
唐朝的杜佑,就是著名诗人杜牧的爷爷。这位杜爷爷就记载说,青藏高原地区的贵族死后,要把脑子掏空,里面装上珠宝,然后用金银做成有鼻子、嘴巴等形象的面具,用来随葬。最后在良辰吉日,埋藏到隐蔽的山洞里面去。(《通典》卷一百九十《边防六》“大羊同”条:“其酋豪死,抉去其脑,实以珠玉,剖其五脏,易以黄金,假造金鼻银齿,以人为殉,卜以吉辰,藏诸岩穴,他人莫知其所。”)
除了青藏高原,我国古代契丹贵族,也喜欢使用黄金面具。
有个宋朝人就记载说,契丹人喜欢把死去的贵族做成类似木乃伊的东西,挖空肚子,装上各种香料和药。然后给他们戴上黄金面具。看着是不是突然想起一个词“帝羓”,辽朝皇帝耶律德光,死后被做成一个低配版的木乃伊,这个木乃伊就叫“帝羓”。看样子,“帝羓”应该还配有黄金面具。
辽国契丹贵族的黄金面具,在考古中也有发现。1986年在内蒙古通辽发现的辽朝公主和驸马爷的合葬墓,公主是辽景帝的孙女陈国公主。
这些都表明,包括三星堆在内,我国各地多有使用金面具的现象。其中一些虽然在时代上较晚,但美洲各地金面具的例子,可以很好说明,各地的人会自发搞出金面具,而不是要靠传播才会产生。金面具本身,并不能说明就是西方传过来的。
古蜀戴黄金面具的或是巫师那么三星堆的黄金面具,是用来做啥的?可能是戴上金面具,就代表了神?或者戴上金面具,就具有驱鬼或超强法力等超能力?相当于星宿老仙,法力无边了。如果结合中原的文献来看,确实存在这种可能。
《周礼》里面就提到有一种神奇的巫师,叫做“方相”,这位大哥戴着四个眼睛的黄金面具,披着熊皮,拿着盾牌和武器,带着一群小弟,一起去驱鬼。因为造型夸张,面相凶恶,会带来疾病的恶鬼们,见了也被吓跑。这种跳大神的行为,就叫做“傩”。
可以注意到,这里专门强调,这位“方相”大哥作为星宿老仙,法力无边,关键在于戴的面具是“黄金四目”。那么看三星堆的黄金面具,眼部一般都是四个孔,上面两个孔当然应该是表现眉毛,但是别人看上去,视觉效果就是“黄金四目”。
方相戴着面具跳大神,在甲骨文里面就有记载,说这位大哥,分别跑到两个不同的小城里面去跳神驱鬼。甲骨文里面的方相大哥,就戴着面具,上面有眼睛、耳朵,还有耳环。而三星堆黄金面具,也都有耳孔,看来是要戴耳环的。
方相应该可以驱赶很多种鬼,除了赶走带来疾病的鬼,还能赶走打扰死者、鬼魂、祖神的各类鬼。比如东周时代的曾侯乙墓,在棺材上就画着各种方相,戴着面具,拿着武器。意思是,咱曾侯大爷,死后成仙,在地下宫殿里面享福。哪个鬼不怕死敢来,守卫宫殿的方相大哥,就会给他两下,搞死他。
《论语》里面说,在方相驱鬼的时候,孔子就一定要穿着朝服,站在祖庙门口守护,去保护庙里面的神。想来也是,方相驱得鬼乱窜,当然就需要保护神庙。一直到近代,朝鲜半岛都还保留着中国的方相驱鬼。比如1919年,朝鲜李朝高宗去世,葬礼上就有方相驱鬼,沿途保护高宗的灵魂。
戴着黄金四目的面具,作为方相驱鬼,这种巫术到底是三星堆影响到中原人,还是中原人影响给三星堆,都是有可能的。就像三星堆人用象牙做成十字,去杀死水神的这种巫术,后来就通过宝鸡高地的贵族,传给了周人,并被后人给记录在中原的书《周礼》里面。
三星堆那些戴着“黄金四目”面具的人,很可能是在祭祀仪式中,担任“方相”的各族酋长。戴上面具,成为星宿老仙,法力无边,各路流窜的鬼魅,见了就被吓跑。他们要守护庄严的祭祀场所,驱赶各路邪魅,不能让各路妖魔鬼怪去打扰三星堆众神的祭典。
李竞恒
责编 辛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