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王符
对于歌手来说,一个好伯乐胜过无数千里马。
在任何一个圈层,都有其独特的生存规则,但总体来说,总会分主流圈和野路子。
按我国的歌手划分,那英属于主流阵营,而刀郎这样的通俗歌手,属于野路子。
在主流大行其道时,野路子“刀郎们”就不得不沉默下去,做一个寂静无声的歌手。
但是任凭谁都没有想到,刀郎这样的“野路子”竟然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培养出了一个云朵。
被野路子培养出的云朵,以一种横冲直撞的方式把主流撕开了一条裂缝,并凭借一首歌让所有人都叹服不已。
原本所有人都以为,主流从某种程度上会因为云朵和“野路子”们和解。
但是在歌手的舞台上,云朵竟然公开“挑衅”乐坛大姐——那英。
这样的“狂妄”姿态让无数人惊讶,乃至迷思。
但是对于一些经历过多年前,主流对刀郎“绞杀”风波的人们来说,云朵的这番言论,无异于是“投桃报李”的感恩。
对于云朵来说,刀郎无异于再造父母的存在。
服务员一朝遇伯乐
1987年,云朵出生在四川阿坝州,那个年代的阿坝州,无疑是贫困中的贫困。
在这样现实的氛围下,读书极好的云朵也只能在初中辍学,但她对此并没有怨言,反而抱着非常体谅家里人的心态。
云朵对记者说,“爸爸妈妈很辛苦,当时我就是希望能够赚钱,帮助家庭分担。”
在这样的思维想法下,云朵开始走出阿坝州,走向更大的城市。
但是不论是学历还是资源,云朵都没有。
这样普通的一个人走进大城市,无异于是水滴入海,掀不起任何波澜。
生活给予了云朵极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她只能艰难求生。
她做过送餐小妹,也做过工地小工,在遇到刀郎前的最后一份工作是,餐馆里做服务员。
这样的苦闷生活让年轻的云朵感到了痛苦,但是她无法辞去工作,于是唱歌就成为了她宣泄生命的缺口。
那时候的云朵不明白什么叫做技巧,什么叫做主流音乐。
她拥有的,只是一把好嗓子和充满感情的唱腔。
云朵的歌声让她的舍友听在耳朵里,恰逢那个时候四川一个酒楼招会唱歌的服务人员。
在舍友的鼓励下,云朵试着去应聘了。
酒楼老板一听见云朵的声音,当场就录取了她。
作为一个极有商业头脑的人,云朵的老板让云朵只负责唱歌就好。
那个时候的云朵以为遇到了好人,毕竟拿着服务员的工资,但是不用干服务员的工作。
可是云朵没有想过,自己的声音将给酒楼带来怎么样的收益?
在云朵在酒楼开嗓后,很多人就慕名而来,毕竟云朵唱歌好听,而且和那些动辄几百上千块的演唱会一模一样。
最棒的一点就是可以点歌。
于是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云朵所在的酒楼名气大起来了。
老板开始要云朵学习更多的歌曲,甚至为此他还送了一个cd机给云朵。
在云朵的听众里,有一个叫做秦望东的男人,每天固定时间点来听歌。
一来二往,她就熟悉了这个面孔。
有了这样的衷心听众,云朵也非常高兴,甚至于她偶尔还会让秦望东点歌。
但是秦望东每次都是摆摆手,让云朵自由发挥。
那时候还叫做谢春芳的云朵,骨子里并不服输,她势必要唱一首最棒的歌曲,征服秦望东的耳朵。
于是云朵练了一首极为考验歌唱者的歌曲,那就是李娜老师的《青藏高原》。
可是云朵准备好了,秦望东却不再出现了。
这件事情要云朵感到郁闷极了,她还未证明自己的实力,听歌的怎么就跑了呢?
终于在一个月之后,云朵再度看到了熟悉位置上的秦望东。
可是这次,秦望东还带来了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人。
他们两个人彼此并没有交流,只是盯着台上的云朵看。
云朵稳了稳神,一曲嘹亮的《青藏高原》瞬间征服了在场了所有食客。
一曲唱罢,这两个人把云朵叫到了面前,那个戴着鸭舌帽的男人亲切的对云朵说,
“你好,我是刀郎。”
但是对于云朵这样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普通服务员来说,刀郎是谁她并不知道。
云朵只是隐隐觉得,眼前这个男人是个对音乐很有见解的老师。
在“大刀阔斧”聊过一番后,刀郎对云朵抛出了一个橄榄枝,那就是他想培养云朵成为一个真正的歌手。
但是对于云朵来说,这是一件需要反复斟酌的事情。
因为如果听从刀郎的安排,那么自己就必然要从酒楼离职,那么就没有收入可以帮助家里了。
而且她也掏不起昂贵的学费,去追求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
刀郎看出来她的顾虑,于是转身打了个电话给自己的太太。
两个人商量过后,刀郎下了一个决心。
当时的刀郎并不知道,这个决定将会为云朵带来一段无趣的绯闻。
只是在当下,刀郎非常诚恳的说,“我不收钱。”
于是就这样,刀郎从尘埃里挖出了一颗明珠。
他为这颗明珠改了一个新名字,从谢春芳改叫云朵。
从此,他也彻底改变了云朵的命运。
如师如父又如友
对于刀郎来说,云朵的存在无疑于是上天对于乐坛的恩赐,所以他为云朵的事业可谓是费尽心思。
最开始走进录音棚的云朵对一切都是新鲜的,于是刀郎耐心地为她讲解乐器的不同用法。
他曾经对云朵说,你的嗓子就是最好的武器。
但是要把这样充满野性的声音驯服到一张张唱片里,实在是难上加难。
加上刀郎始终是个男人,很多事情上,他无法清楚洞悉云朵的想法,这个时候,刀郎的太太就展现出了非比寻常的爱心。
尽管在云朵成名后,她曾经经受了无数的恶意揣测,但是她始终将云朵视为自己的女儿。
无论大事小情,她一一包揽。
云朵从她的身上感受到了以往缺失的温暖,也就因此,云朵知道自己必须努力,才对得起师父和师母的关爱。
2006年,一场大海啸席卷了整个印尼,那个时候有关单位举办了为印尼海啸募捐的晚会。
当时为了让云朵被圈内好友认识,刀郎带她一起参加了晚会。
在晚会上,刀郎是要准备独唱的。
但是在录音棚时的时候,云朵听到了这首歌,她怯生生的问刀郎,“我能不能试试看?”
刀郎见云朵这么好学,自然乐得开心。
结果云朵一曲唱完,刀郎登时拍了一把大腿,因为云朵把这首歌的深刻内涵完完整整的表达了出来。
甚至于,她比刀郎都适合这首歌。
但是由于当时的云朵并不出名,所以刀郎在经过了多方交流后,将独唱改为了合唱。
这一唱让刀郎意识到,自己必须要为云朵准备一张新专辑。
但是录歌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因为之前的云朵对于歌曲并没有系统的关注,她更多关注的是,歌曲本身。
但是录唱片却并不一样,它必须要兼顾歌曲和听众的双方感受。
在录制歌曲的几年里,刀郎和云朵频频吵架。
这个时候,刀郎的太太就站了出来,充当两个人关系的润滑剂。
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在历经了磕磕绊绊的五年制作后,云朵的首张专辑亮相了。
为了做宣传,早就不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刀郎重新上了很多综艺节目。
在节目里,无论问题多么刁钻,刀郎都愿意回答。
他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让云朵尽可能的有足够多的镜头。
凭借自身声音条件加之刀郎的不断力捧,云朵终于在2011年,以一首《云朵》跻身乐坛新秀的地位。
人们惊讶的发现,这个一个小女孩,竟然有如此高的爆发力。
云朵在乐坛取得成就后,最高兴的当属刀郎。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刀郎严肃的对云朵说,“不要高兴的太,要趁胜追击。”
刀郎的话一下子把云朵从飘飘然中拉了回来,在她放稳了心态后,刀郎又为她量身定做了一首歌。
这首歌就是让云朵登上央视舞台的《我的楼兰》。
那是2013年,距离云朵的第一张唱片不过两年的时间。
但是这两年的时候,云朵进步神速,《我的楼兰》被她唱得哀怨婉转,使人身临其境一般。
这首歌迅速在各大榜单火了起来,有了流量,云朵就有了更多机会。
也就因此,她登上了《我是歌手》,公然叫板那英。
为师“复仇”的少年意气
2016年,云朵受邀湖南卫视参加了《我是歌手》的踢馆赛。
彼时那英在浙江卫视的《好声音》里担任导师,正是风光无限。
而云朵则选择到其对手那里踢馆,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甚至于云朵也曾公开表示,自己要为老师刀郎复仇。
在《我是歌手》里,云朵一首《等待》成功突破了那英的禁区——高音。
云朵顿时收遍好评,掀起了极大的波澜,而那英对此,并没有过多回应。
这场战争的结果,不言而喻。
而说起那英和刀郎的恩怨,那一定要追溯到2010年。
那年刀郎正是好时光,无论是口碑还是销量,都碾压了当时乐坛前辈们。
就连周杰伦也必须在销量面前,对着刀郎俯首称臣。
可就在这个时候,那英公开批评刀郎:
他的音乐只有农民听,我们不能用销量定胜负。
此话一出,那英受到了四面八方的批评,但是在乐坛来说,那英却是“正义使者”。
所以在事情发酵后不久,杨坤等乐坛大佬也站出来力挺那英,他们开始了一段轰轰烈烈的对刀郎的“追杀令”。
从那以后,刀郎只得退出公众视线,他的音乐事业也就此停滞。
刀郎的这段经历实在太令人心酸了,而作为徒弟的云朵自然要为师父出头。
只是过去了这么多年,刀郎已然已经放下,毕竟云朵的成功已然是刀郎对于主流音乐的最好反击。
结语
云朵的存在对于整个中国音乐界来说,都是一个“神迹”。
她生动形象的为我们诠释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高手必然在民间。
纵观云朵的成名历史,我们大抵只能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天才加努力,才会造就一个好歌手。
至于刀郎和那英之间的种种,虽已过去了数十年,但那些前怨旧恨,或许很难一笑泯恩仇。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站在乐坛,为世界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