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怪才,堪称武痴,一代武林巨匠几近无敌,竟没得善终

笑珊玩转过去 2025-03-24 12:44:45

中华武林,高手辈出,其间不乏功深德厚之大师、巨匠,但也曾出现过奇人、怪才,同样为武林增添了不凡色彩。

楊兆熊,字梦祥,号少侯。乃杨露蝉次子杨健候之子,杨家三代传人。杨少侯出生于一八六二年,自幼嗜武,且机灵聪敏,学习家传是一教就会,一点即通,尤其是他 肌肉结实,身姿矫健,天生一个练武的好苗子。让杨家两代人欣喜若狂,都把光大杨家技艺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杨少候七岁习武,得到祖父、伯父、父亲三位巨匠的精心培养,特别是伯父杨班侯的倾心栽培,历经十几年苦修,杨少候武功大成。

杨露蝉三大弟子之一万春,功力深厚、劲力刚猛,与凌山、吴全佑是各有千秋,不分伯仲。杨少候十九岁那年与他比手,二人一交手,那真是棋逢对手,但少候终究技高一筹,万春被他的刚劲发出,撞到门上,竟把那门给震坏了。虽然万春有神功护体,安然无恙,但杨少候功夫可见一斑,由此一战成名。

此后,杨少候与人交手是屡战屡胜,鲜有败绩。他的内功堪称一绝,有的高手能够隔空击灭蜡烛,而他用内功发力时,竟可用手引动火焰,那火焰于就如听话一般随着他的手运行,仿佛被神秘的力量吸引着一般。北方人家的八仙桌多为槐、榆等硬木制成,虽然笨重却极为结实,而他一掌拍下,那坚实的桌子立时四分五裂,散碎一地。

在与人推手时,他手法刁钻古怪,不拘常规,竟能“采、挒、肘、靠”混用、跌打摔拿并施,而分筋错骨、点穴按脉都掺与其中。

杨少候的拳技更多继承了杨班侯小架一脉,是动作紧凑、快慢相间,而且随着行拳的节奏、招式的变化,面部也展现出极其丰富的表情。忽而一脸祥和、温暖微笑,忽而面露狰狞、一脸杀气,发力时刚劲冷脆、哼哈有声,是气势如虹、咄咄逼人。

杨少候与人交手时常常发出冷冷的怪笑,那声音异常悲凉瘆人,令人毛骨悚然,胆战心惊。杨少候在传艺时也是如此,始终以实战状态教拳,特别是师徒喂手、切磋,他一出手,那是毫不留情,因此许多从其学者,大多坚持不下来,纷纷知难而退,半途而废。就如他与田兆麟推手时,常常使用单插手插其咽喉,田兆麟的喉咙时常被插得伤痕累累,当真苦不堪言。

杨少候一心向武,却不懂人情世故,他少言寡语、孤僻傲慢,一旦有人轻视太极,他定要与之较技比试,死磕到底,仅就那股执着劲,就令人胆寒。

杨少侯素有:“千手观音”之美誉,他出手快如鹰隼,进招神出鬼没,功夫已是出神入化,实乃武功巨匠,武技奇才。但他一代太极大师,技击名家,却痴心向武,不问世事,更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故,几近难以生存,以致最后竟拔刀自尽。

(分享侠义豪客 关注红色武林 下篇更精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