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东方亦或西方,选举制度往往披上民主的外套,用以慰藉普罗大众的平等诉求。
然而事实上,每一次当权者的上位,无不是背后的综合实力在左右结果。
一场选秀节目尚有暗箱操作,何况最高权力的争夺?
部落联盟的酋长议会制度,看上去是公平表决,实际上是意见调查。
也就是说,老大把联盟重大事务的提案摆在桌面上,通过大家的反应,往往能够看出哪些部落在支持自己,哪些部落在公然反对或者搞小动作。
比如洪水泛滥的时候,帝尧问四岳,你们认为哪个部落能够负责治水?
欢兜的酋长提议共工部落来承揽项目,即使帝尧否决了他的意见,仍然不肯罢休。
共工是炎帝后裔,屡屡企图夺取黄帝后裔的军政大权。现在你欢兜在联盟大会这种公开场合,三番五次地支持共工是汤姆的几个意思,要联合起来搞什么幺蛾子?
本来只是单纯地讨论治灾事宜,由于尧的警惕和敏感,演变为政治事件。后代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屡见不鲜。
于是,欢兜和共工同时获罪,被流放到偏远地区。
从上述事件可以看出,帝尧绝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慈眉善目的白胡子老爷爷。
作为黄帝直系后裔,他十分坚决地消灭一切威胁其氏族核心利益的潜在因素,纵使发生了重大的自然灾害,权力之争也必须放在首位。
那么,如此看重权力的铁腕人物,他怎么可能将部落联盟的政治、军事、司法和祭祀权力,随随便便就让给一个民间小伙?
纵使帝尧莫名其妙变得高风亮节,他们的族人也会欣然同意吗?
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所有人的思想境界,突然间全部升华净化了?
再则,根据《竹书纪年》记载,“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尧受到舜的胁迫后,被动做出“让贤”,与传统的禅让事迹大相径庭,这又是怎么回事,哪一种情况更接近事实?
严格的说,历史上第一次禅让,并不是尧禅位舜,而是帝挚禅位于尧。
黄帝传位儿子少昊,少昊传位儿子颛顼,颛顼传位儿子孺帝,孺帝早夭,帝位落到了颛顼的族子帝喾头上,帝喾又传位儿子帝挚。
帝挚之前,军政权力一直以血统或者拟血统继承制的方式,在黄帝后裔的内部交接。
但是到了帝挚这里,出了问题,具体情况不太清楚,史书给出两个字——不善。
因为帝挚不善,他不得不将帝位转交(禅让)给自己的同宗帝尧。帝尧执政时,经过自己的体验和总结,找到了“不善”的根本原因。
随着部落联盟不断扩大发展,内部事务越来越繁杂,一个人精力有限处理不过来,因此导致不善。
帝尧在权力构架上进行改革,自己主抓政务决策,增加一个副职,做具体的落实工作,否则根本忙不过来。
这种情况下,没有什么实力比较容易控制的舜,获得的尧的青睐。
经过考察、联姻、物质方面的笼络,舜成为尧的小弟。部落联盟军政首长从一头制转变为两头制,并延续了几代。
帝尧时期,尧为正职,舜为副职。帝舜时期,舜为正职,禹为副职。帝禹时期,禹为正职,伯益为副职。
副职在工作上有个天然优势,在具体落实军事行动、农业生产和解决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只要政绩斐然,就会获得大量声望和基层支持,逐渐凌驾于正职之上。
舜从一个品行兼优的单纯青年,成长为如日中天的BOSS,暗中扶植自己的势力,剪除异己,时机成熟之后,胁迫尧让出宝座。
尧迫于压力,只好对酋长们宣称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肖,是个陆地上划船的痴汉,这货怎么能管理好联盟。
接下来,尧与舜,上演一出大家熟知的节目——禅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