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先用后付”背后套路,小心欠下债款,抓紧查看是否关闭

史纪文谭 2024-12-03 10:20:48

声明:本文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末尾。

前言

近两年,一些购物平台推出了“先用后付”的功能,让我们可以先享受商品或者服务,等满意之后再付款,不得不说,这种“先用后付”的功能非常方便。

然而,随着这种功能的普及,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央媒最近曝光了“先用后付”的一些潜在风险,甚至一不小心就会有“债款”危机。

那么,“先用后付” 究竟设下了怎样的陷阱?我们又该如何杜绝这种情况?

什么是“先用后付”?

“先用后付”是一种消费模式,也被称为“延期付款”或者“货到付款”,具体来说,就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时,不需要立即支付费用。

而是可以等收到商品或者服务后再进行支付,目前这种模式在网购中尤为常见,很多电商平台都提供了这种支付方式。

“先用后付”的优势显而易见,第一个就是它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一些风险,因为在传统购物模式下,消费者需要先支付费用才能拿到商品,如果商品质量不符合预期或者出现其他问题,消费者往往需要经历繁琐的退货退款流程。

而“先用后付”则让我们实现可以先验货再付款,大大提高了购物的安全性,再一个就是“先用后付”也促进了消费。

因为不需要在下单的时候立即支付费用,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更加从容,不用担心资金问题,哪怕是目前你的资金周转不过来,急需一些购物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超前消费,等到时有资金了再扣除。

不过这样虽然是方便了,可也有一点坏处,那就是这样一来,就更容易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

然而,正如央媒所曝光的那样,“先用后付”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如果消费者没有意识到这些风险并及时应对,那么就有可能陷入债务困境。

“先用后付”存在哪些风险?

因为“先用后付”降低了消费的门槛,使得我们在网购的时候更加随意,容易引发过度消费。

因为不需要立即支付费用,消费者往往会忽视自己的实际需求和购买能力,导致过度消费,毕竟一个一个的订单钱看起来不多,但是积少成多,在没有概念的情况下,到时候还款的时候可就亚历山大了!

一旦消费者习惯了这种消费模式,就很难摆脱它的束缚,如果是正常的消费方式的话,会让你输入支付密码,那时候你可以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正在花钱。

可是一旦用了先用后付,一旦你点击那个零元下单,那么就直接等着发货了,当消费者收到快递后,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过度消费了,这时再想要退货退款,因为有些东西没有运费险,还需要自己承担运费,实在是划不来,都已经来不及了。

那么前面也提到了,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依然想要购物,也就是我们说的超前消费,可记住,这并不是真的零元购!

而平台却玩起了“文字游戏”,只不过是短时间内不需要付款,一旦这边确认收货之后,后台会自动扣款,并且这也没有任何的需要你输入支付密码,而是平台默认从你的银行卡扣除!

虽然“先用后付”允许消费者延期付款,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可以无限期地拖欠费用,一般来说,电商平台会为消费者提供一定的宽限期,宽限期结束后消费者就需要支付费用了。

如果消费者在宽限期内没有支付费用,就需要承担高额的利息和滞纳金,这样一来,消费者不仅需要支付原本的费用,还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

如今,个人征信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消费者在使用“先用后付”功能时拖欠费用,就有可能导致信誉受损,一旦个人征信受损,那么在未来的贷款、租房、租车等方面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这一切背后最大的受害者却是老年人!

央媒在报道中指出,老年人成为了“先用后付”模式下的高风险群体,因为他们对这些智能手机功能的使用还有一定的局限。

并且在某平台主推之下,一些界面会给老人一些“误导”,通常的某下单页面是0元支付在先,后面跟着到货支付多少元,可对于这些老人来说,年纪大了容易老花,他们也很容易被前面那个零元购给吸引。

接着跟着页面一步步开通了先用后付,可他们并不知情,以为自己是占了便宜,可当货到之后银行卡却莫名的收到扣款。

即便在“上了一次当”之后,知情了,可还有一个“隐秘的问题”,那就是,从你第一次使用之后,之后的扣款每次都是默认选择,也是优先级!

那么就导致一个问题,手滑了,误点下单页面,也并没有输入密码的页面,在他们眼里只要不输入密码就没有花钱,可先用后付的存在却让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购买了!

央视报道的老吴,是一位老年人,他在家突然收到多个快递,但对这些商品毫无印象,直到经过询问孩子后才得知,这些商品是通过电商平台的“先用后付”功能购买的。

老人家对这个功能并不是很了解,只看到“零元下单”四个字,就点了一下,然后就收到了一大堆的快递。

除了老年人,年轻人和孩子在使用“先用后付”时也容易出现误操作,一些消费者在网络购物过程中,可能没有仔细阅读相关条款和提示,就误点击了开通“先用后付”的选项。

开通的界面简单易操作,可当在关闭的时候,却是苦苦找不到关闭的门槛,央媒在曝光了电商平台在推广“先用后付”功能时,故意设置取消按钮障碍的问题。

一些平台将“先用后付”的开通按钮设置得十分显眼,但在关闭该功能时却设置重重障碍,使得消费者难以找到关闭路径,这种设计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使用门槛,也剥夺了他们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虽然说这个功能是商家为了方便我们广大消费者,确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不少的便利,可也要充分考虑,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并没有什么,不想使用了可以切换支付方式,可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尤其是老年人的智能手机,因为老花眼,字体一般设置的都比较大,那也就意味着,他们得下滑才能看到完整的页面。

可他们并不懂,默认支付的先用后付后,到时候就自动扣了,甚至会出现同一个物品,不知道怎么操作,导致重复购买,这就有违背了这个的“初衷”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被宰,稍不留神就手滑下单?

避免“债务危机”

首先我们一定要明确,先用后付只是为了便利一些消费者,我们为了防止是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莫名开通的话,大家首先要做的一定是从根源上断绝,彻底关掉这个。

在平台设置里的先用后付点开,查看是否关闭,若是开通,就给他关闭,关闭之后也微信也会提醒的,那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的话,也要留意微信,因为开通的话也是会发消息提醒的!

结语

“先用后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然而,它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如果消费者没有意识到这些风险并及时应对,就有可能陷入债务困境或者遭受其他损失,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先用后付”这种消费模式,既要享受它带来的便利和优惠,也要时刻警惕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信息来源:

电商“先用后付”引争议!你“被开通”了么? 环球网 2024-11-22

明明没付款但商品到家了?来看“先用后付”的千层套路 央视新闻 2024-11-28

央媒:警惕“先用后付”小心欠下账单 免密支付易误点 中华网 2024-11-28

0 阅读:5

史纪文谭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