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邓公最后一次来上海,离开前对黄菊说:这是上海最后的机遇

网友评过去 2024-04-13 16:31:41

邓小平同志这一生和上海有着很多不解之缘,16岁时,邓公和80多名同伴从上海乘坐邮轮赴法勤工俭学,23岁回国后,上海又成了邓公早期革命战斗生活的重要阵地,建国后,邓公时刻关心上海的发展,并在改革开放期间给上海留下了特别的脚印和经典话语。

1988年到1994年,邓公更是在上海连续度过了7个春节,在很多人看来,邓公似乎对上海偏爱过甚了,但其实只有邓公心里清楚,曾经的东方明珠不该就这样黯淡下去。

倒下的巨人

今天的上海高楼林立,繁华不已,但时光倒回40余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彼时的上海其实已经是“疾病缠身”,虽然那时候的上海每年能够给全国贡献六分之一的财政收入,但自身账面上保留的财政资金却很少,导致整个上海城市基础设施陈旧老化、欠账惊人。

实际上,这种情况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出现,1949年到1958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非常恶劣,外有帝国主义环伺,随时威胁我国的国防安全,为此,我国工业着重布局内地,处于沿海的上海,主要负责从资金、技术和人才上支援内地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五六十年代的上海街头

但这种发展思路在客观上影响了上海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曾经独霸各项经济榜单数十年的龙头城市,此时的上海却面临生产设备得不到补充和更新、轻重工业结构不合理却得不到调整、生产潜力无法充分发挥等各种问题。

到了 1958年以后,党中央开始意识到发展沿海地区的工业潜力,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一条捷径,因此,邓公当即带人到上海视察,在指导制定上海的远景规划、明确上海工业建设朝着“高、精、尖”方向发展的同时,邓公明确表态说:“上海要搞就搞大的,搞小的不合算!”

上海要搞就搞大的

上海要改革,这是当时每一位有识之士的共识,但怎么改,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因为那时候的上海,简直就是一个“烂摊子”。

改革开放以后的十余年中,由于上海一直扮演改革的“后卫”角色,导致上海在全国乃至在世界的地位急剧下降,其经济增长一度只有全国平均增速的二分之一。

旧上海

由于账面上的财政资金只能维持基础的城市保养,当时上海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问题非常严重,交通不便还经常会引发一些踩踏事件,尤其是当大雾天气来临,航线受阻,等到雾散时,蜂拥过江的人群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事故,那时候的上海仅有16条渡轮线、4条车渡线,根本满足不了上海市民的出行需求。

上海市民推着自行车摆渡过黄浦江

一个曾经的龙头城市却连基本的城市建设都无法实现,这让无数人都觉得痛心疾首,等到经济特区经历风风雨雨,已经取得初步成功经验的水平之后,邓公终于开始把目光聚焦到上海,准备给这个满目疮痍的巨人做一次大的“手术”。

1988年,邓公在上海度过了第一个春节,尽管当时上海甲肝肆虐,很多人都不愿意待在上海,但邓公还是执意抵达了上海,与上海市民共度春节之后,上海西郊宾馆就举行了一次“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发国际研讨会”,明确了上海要再造“经济中心的功能和对内对外枢纽的功能”。

1988年5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发国际研讨会召开

1990年1月,在上海度过第三个春节后,大年初一的上午,邓公就在入住的宾馆内谈到了浦东的开发建设上,谈话中,邓公多次提到:

浦东开发晚了,但还来得及,上海市委、市政府应该给中央报。

还有一件事,我还要说一下,那就是上海浦东开发,你们要多关心。

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

这次谈话结束后,浦东开发开放的决策便正式通过,在邓公的推动下,浦东成了上海改革的前沿阵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浦东烂泥渡路,都是棚户区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浦东的开发进程也绕不开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尽管当时上海的财政资金紧张,但在政府的担保下,上海以建设完成后转让部分产权的方式,还是通过外贸外经手段借到了一笔不菲的资金。

有了资金的流入,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等一个个工程项目拔地而起,等到1993年年底,邓公还亲自登上了杨浦大桥,那天天很冷还飘着雨,但邓公还是执意到桥上走了走,站在桥上看了看浦东的面貌。

后来,在邓公的督促下,杨高路拓宽改建工程、浦东煤气厂二期工程等工程也相继被提上日程,有了这些便民的交通干线之后,上海的经济贸易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期间邓公还多次鼓励工作人员说:

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邓公所说的“胆子更大一点”意思很明确,就是让上海市民对于看准了的事,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闯不试,上海就很难有大变样。

正在建设中的南浦大桥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1992年,邓公在上海度过第五个春节后,当即对上海的开发进程提出了殷切盼望,“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这是邓公对上海最大的期望,也是邓公在特定的历史时刻发出的动员令。

一直以来,邓公对上海的开发、开放过程都有一个遗憾,他曾不止一次的对陪同的上海市委书记和上海市长表示:“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

但实际上,上海之所以会“晚起步”,也是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不得已的举措,建国后,战争仍时刻威胁着我国的国防安全,那时候“防止打大仗”的思维对全国经济建设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上海在内的很多沿海城市虽然有较好的工业基础,但为了应对战争随时爆发的可能性,我国只能将发展重心放在内地。

正是因为如此,邓公一直认为如果能早点确定在上海设立经济特区,上海的发展又将会是另外一番光景,不过虽然开发的晚了,但邓公对上海一直充满信心,他不止一次的告诉上海市民,可以借鉴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晚是晚了点,但至少可以不用“盲人摸象”了。

1992年,建设中的浦东杨高路

从1992年开始,上海连续制定了三个“三年大变样”计划,第一个三年重点修路,第二个三年重点盖房,第三个三年重点放在城市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上,三个“三年大变样”计划累计需要动用3100多亿元的建设资金。

在三个“三年大变样”的过程中,上海的立体交通网初步成型,千余幢高楼和不计其数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整个上海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后来市委书记黄菊回忆起上海十年内的发展过程,还非常感慨地表示:“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很不容易。”

工作人员在浦东大道上竖起了“浦东开发办公室”和“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的指路牌

除了深化改革以外,邓公对上海的人才储备同样非常上心,1992年,邓公在上海视察时曾多次嘱咐说:

我们这些老人关键是不管事,让新上来的人放手干,看着现在的同志成熟起来。老年人自觉让位,在旁边可以帮助一下,但不要作障碍人的事。对于办得不妥当的事,也要好心好意地帮,要注意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

要选人,人选好了,帮助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们成长起来,我们就放心了。现在还不放心啊!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就可以放心睡大觉。

正是因为有邓公的全方位把控,上海的改革才能迈入快车道,在短短十年内从“后卫”走向改革开放、振兴发展的前沿,基础设施的打造、尖端人才的储备,这些都为上海工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最后的一次机遇

1994年,邓公最后一次来到上海,此时邓公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行走都困难,但他还是坚持在上海度过了第七个春节,准备回京那天,邓公特意把黄菊叫上火车,在火车上,邓公语重心长地对黄菊嘱咐道:“你们要抓住20世纪的尾巴,这是上海的最后一次机遇。”

邓公之所以会一再强调让上海抓住机遇,是因为他认为,以上海现有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来看,是有机会后来者居上的,而事实也证明,上海也没有辜负邓公的期望,在即将进入21世纪前,上海就建立了自贸区,并进行了工业结构调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等优化措施,用实际行动抓住了机遇。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上海的巨变和发展,是当时中国巨变和发展的一个缩影,因为有我党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和精准把控,才铸就了这些令人瞩目的巨变,一切的事实都证明,邓公没看错浦东,更没看错上海。

在邓公的带领下,原本已经摇摇欲坠的上海,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路高歌猛进,这才续写了东方明珠的辉煌,邓公挂念上海,而上海也不负邓公。

0 阅读:9

网友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