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周总理接见“末代国舅“,听说其工作后皱眉:这工作不适合你

阿皮虾说历史 2024-12-08 18:36:41

61年深秋的一个傍晚,中南海西花厅内灯火通明。周总理正在接见一位特殊的客人——被称为"末代国舅"的郭布罗 · 润麒。昔日的贵族子弟,如今却在一家汽车修配厂当起了钳工。当润麒说出自己的工作时,周总理眉头微皱,仔细打量着他厚厚的眼镜片。这位"末代国舅"的人生,即将因为这次见面而彻底改变。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贵族之后沦为学徒工?周总理又为何认为这份工作不适合他?

从"末代国舅"到战犯

世人常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郭布罗家族的显赫地位却是靠着一代代的功勋积累而来。追溯到康熙年间,郭布罗家族就因守疆有功而被赐姓"郭布罗",成为满洲正红旗下的贵族世家。

那时候的郭布罗家族,在满洲八大姓氏中都能排得上号。家族里的男子世代从军,女子则多嫁入皇族。润麒的祖上三代都与爱新觉罗家族联姻,这在当时可谓是一段佳话。

1906年,润麒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富贵之家。按照满族的传统,他刚出生就被赐予了"德"字辈的名号。但是与其他贵族子弟不同的是,润麒从小就在一位平民出身的外祖母身边长大。

外祖母虽然嫁入贵族之家,却始终保持着朴实的本色。在她的教导下,润麒从小就学会了自己动手。有一次,外祖母让他搬了整整一千块砖头,就是为了让他体会劳动的艰辛。

1922年的冬天,一场大婚彻底改变了郭布罗家族的命运。润麒的姐姐婉容被选为皇后,这让郭布罗家族的显贵地位达到了顶峰。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润麒,因此获得了二品顶戴的荣耀。

婉容大婚之后,溥仪特别喜欢这个小舅子。每次润麒进宫,溥仪都会留他住上一两个月。两人虽然一个是"天子",一个是"国舅",却像普通朋友一样玩在一起。润麒还把自己心爱的自行车带进宫里,为此不少门槛都被锯掉了。

好景不长,1928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孙殿英带人盗掘了清东陵,这件事给了溥仪很大的刺激。为了重振清室,溥仪开始寻求外部势力的支持。次年,他便派遣了最信任的亲族子弟去日本学习军事。

润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和溥杰一起进入了日本的一所贵族学校。那时候的润麒,还不知道这一去就将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日本期间,他不仅娶了溥仪的妹妹韫颖为妻,还在陆军大学系统地学习了军事技能。

从陆大毕业后,润麒被安排在长春的一所高等军事学校当教官。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了。1945年8月,他和溥杰被指定为第一批随溥仪前往日本的随行人员,却在登机前就被苏联军队逮捕。

就这样,润麒从一个贵族子弟,从"末代国舅"的显赫位置上跌落,成为了一名战犯。那一年,他39岁,正值壮年。谁能想到,这位曾经的"国舅",竟在转眼间沦为阶下囚?而这,也只是他人生大起大落的开始...

抚顺战犯管理所的蜕变

1950年的夏天,润麒和其他战犯一起被移交到了抚顺战犯管理所。这所由原日本监狱改建的管理所,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初到管理所时,很多人还保持着旧时的习惯。战犯们互相称呼"殿下"、"大人",有的人还会跪着向其他人请安。润麒却一改往日的贵族做派,主动要求参加劳动。第一天,他就和其他战犯一起去菜园里翻地。

管理所的规矩很简单:犯人要自己种菜、自己做饭、自己打扫卫生。这对于从小锦衣玉食的润麒来说并不容易,但他却格外积极。有一次,食堂缺人手,润麒主动请缨去帮忙。他笨拙地削着土豆,手上被划了好几道口子,却坚持干完了一整天。

与其他战犯不同的是,润麒经常主动找管教人员聊天。渐渐地,他发现这些管教人员与想象中的"共产党"大不相同。一次,他把手弄伤了,管教人员立即把他送到医务室,还特意去问他伤口好了没有。

在管理所里,润麒遇到了很多昔日的"贵人"。溥仪和溥杰也在其中,但他们的表现却大不相同。当时的溥仪仍然保持着"皇帝"的架子,有人想给他端茶倒水,他也欣然接受。

有一次,润麒和溥杰一起在食堂帮忙,被溥仪看见了。溥仪马上制止说:"我的家人怎么可以去伺候别人!"但润麒却说:"现在大家都是一样的,哪有什么伺候不伺候。"

管理所里每天都有学习和讨论。润麒发现自己过去知道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大不相同。他开始认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中国人反对满清统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参加革命。

1953年的一天,管理所组织了一次公开认罪。轮到润麒发言时,他说出了一段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话:"我们郭布罗家族,世代受清朝皇恩,可是我们为百姓做过什么?"

这番话在管理所里引起了很大反响。从那以后,润麒更加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他主动承担起打扫厕所的工作,还经常帮助年纪大的战犯整理内务。

1957年春节刚过,润麒就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他被"免于起诉"。这个结果,连润麒自己都没想到。后来他多次强调,自己不是被"特赦",而是"免于起诉",这代表组织对他的认可。

就这样,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度过了将近七年的时光,润麒终于重获自由。当他走出管理所的大门时,迎接他的将是一个全新的人生...

重返北京后的艰难求职路

1957年春天,润麒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北京。这座城市早已面目全非,但最让他感到陌生的,是家中发生的变化。母亲在他出狱前就已去世,妻子韫颖如今成了街道的治保主任,孩子们也都长大成人。

润麒回京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街道玻璃仪器厂。这个决定来源于他的一个朴素想法:要用双手养活自己。政协的领导也支持他这个想法,很快就帮他联系好了工作。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要困难得多。玻璃仪器厂几乎清一色都是女工,车间里酷热难耐。当时的工人们都习惯了赤裸上身干活,可润麒一进车间,场面就变得十分尴尬。女工们纷纷躲避,有的赶紧穿上衣服,有的干脆停下手中的活。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天,润麒不得不向领导申请调换工作。他说:"不是我不想干,实在是给大家添麻烦了。"领导也理解他的难处,很快就帮他联系了另一个岗位。

就这样,润麒来到了一家汽车修配厂,成为了一名钳工学徒。在这里,他遇到了另一种困境:身份的困扰。有的工人知道他的身份后,对他总是带着几分戒备;有的老师傅则觉得教导一个"国舅"有些不自在。

但润麒从不计较这些。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车间;下班时,他又常常是最后一个离开。一次,车间里来了一批急件,他主动加班到深夜。可第二天,却有人说他是在"表现"。

学徒期间,润麒还经常被人"考验"。有次,师傅让他去找"方的圆锉"。他跑遍了整个工具间,最后发现根本就没有这种工具。回来后,车间里的人都笑了,他也跟着一起笑。

干了几个月,润麒的手艺却始终没有长进。不是因为他不用心,而是他的视力成了最大的障碍。年过半百的他早已老花,虽然戴着厚厚的眼镜,但对着细小的零件还是看不太清楚。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白天在车间当学徒,晚上回家还要自学。他买了很多机械方面的书籍,想要尽快掌握技术。可是学习的过程异常艰难,连最基础的图纸都要对着强光才能看清。

1961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润麒正在车间忙活,忽然有人来通知他:周总理要见他。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他甚至来不及换下满是机油的工作服就赶往中南海。谁能想到,这次见面会让他的人生再次发生转折...

周总理的知遇之恩

1961年除夕,中南海西花厅内宾客云集。周总理特意邀请了溥仪一家人来做客,其中就包括刚刚获得特赦回到北京的溥杰,以及几位皇族的姐夫,润麒正是其中之一。

那天的西花厅格外温暖,周总理和大家围坐在一起,谈起了溥杰的妻子嵯峨浩想要回国团聚的事情。这件事在溥仪家族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

当时的气氛有些紧张。金韫欢最先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二嫂毕竟是日本人,这个时候回来,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溥仪也表态反对,他说自己在日本吃过太多苦头,对日本人始终心存戒备。

正当大家争论不休时,周总理只说了一句话:"中国还容不下一个日本女人吗?"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在场的所有人。周总理接着说:"我们是大国,就要有大国的胸怀。嵯峨浩回来后,大家要好好相处,不能因为她是外国人就疏远她。"

晚饭时分,邓颖超也来了。周总理见大家拘谨,便不停给大家夹菜,一边夹一边找话题拉家常。轮到润麒时,周总理问他:"现在在做什么工作?"

"在汽车修配厂当钳工。"润麒如实回答。周总理仔细打量着他厚厚的眼镜片,又问:"做那种活儿,能看得见吗?"润麒说戴着老花镜能勉强看见。

"你是几级工啊?"周总理继续追问。

"学徒工。"润麒的回答引得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

但周总理没有笑,反而皱起了眉头:"这不合适,你应该发挥你的特长,报答社会,造福人民。"说完,他立即转头对工作人员说:"要根据润麒同志的特长,给他调换一下工作。"

这顿除夕饭吃得很简单,就是几个家常菜和饺子。周总理一直在给大家夹菜,自己却没怎么动筷子。眼看饭快吃完了,周总理坦诚地说:"今天是估计不足,做少了,就准备了这么多。现在再找吃的,也没了。"

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让在座的人都很感动。原来总理家的生活也这样简朴,和普通百姓家没什么两样。

饭后不久,润麒就接到通知,要他去北京翻译社工作。这个安排可以说是恰到好处:他精通英文、日文、德文等多国语言,在日本留学时还专门学习过法律,这些正是他最大的特长。

从此,润麒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他不再是那个戴着老花镜修理机器的学徒工,而是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翻译和编辑。看着他的履历表,没人能想到这位翻译曾经是个钳工,更没人知道,是周总理的一句话,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正确方向...

发挥所长、回报社会

从北京翻译社到中国社科院,润麒终于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凭借着在日本求学时积累的知识,他开始致力于翻译各类外国法律文献。他翻译的许多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好评,还被收录进了日本翻译家协会年鉴。

工作之余,润麒没有忘记自己的另一项特长。早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跟随名师学习过针灸。这门看似与法律毫不相干的技艺,却成了他服务社会的另一种方式。

1965年,一位来自甘肃的妇女找到了润麒。这位妇女为了治病already跑遍了好几个大城市,不仅没把病治好,还欠下了一屁股债。润麒了解情况后,立即为她免费诊治。不仅如此,他还承担了这位妇女在北京的食宿费用,最后连返程的车票都给买好了。

这样的事情在润麒身上并不少见。他常说:"我是周总理关怀过的人,做这点小事算得了什么?"经过多年的实践,他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被病人们亲切地称为"郭氏疗法"。

1980年,润麒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每次写提案之前,他都坚持要亲自下基层调研。有一次,他听说某个村子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立即和其他委员一起赶去实地考察。他们联名提交的保护自然资源提案,最终获得了全国最佳提案奖。

1994年,年近八旬的润麒并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开办了"郭氏诊所"。虽然诊所就设在自己家中,不做任何宣传,但慕名而来的患者却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不少外国人。

有一次,一位瘫痪在床的老人想请润麒出诊。当时正值隆冬,天寒地冻。但润麒二话没说,带上医药箱就出门了。从那以后,他经常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病人治疗。

2007年6月6日,润麒在北京离世,享年95岁。在他的客厅里,周总理的画像一直高挂着。画像下方,摆放着一个老旧的医药箱,那是他最后一次出诊时用的。医药箱里还留着几根银针,仿佛在诉说着这位老人服务社会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故事。

他的一生经历了从贵族到平民、从战犯到政协委员的巨大转变。但无论身份如何变化,他始终牢记着周总理的嘱托:发挥特长,报答社会。从翻译案头到针灸台前,润麒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在他身后的书架上,一摞摞翻译著作整齐地排列着;在他生前的诊所里,一份份来自全国各地的感谢信依然保存完好。这些都是他用特长服务社会的见证,也是他对周总理知遇之恩最好的回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