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下令以“叛国罪”逮捕前总统波罗申科,此决定在俄乌和谈即将重启的敏感时刻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诸多猜测。

一、政治权力层面的考量:
清除政治对手:泽连斯基与波罗申科自2019年总统大选起就成为政治对手。当年泽连斯基以“反腐”和“改革”口号胜出,但波罗申科以“欧洲团结党”主席身份继续活跃,在国内有一定支持基础,还因反俄立场获部分西方国家青睐,对泽连斯基政权构成威胁。逮捕波罗申科可从根本上削弱其政治影响力,防止他在未来政治博弈中卷土重来。
巩固执政地位:通过此次行动,泽连斯基可向国内其他反对派发出强烈警告,展示其掌控局势的决心和能力,使潜在反对力量有所忌惮,从而进一步巩固自身执政地位,强化在乌克兰政治舞台上的主导权。
实现权力集中:俄乌冲突使乌克兰面临巨大压力,泽连斯基政府需要集中权力以应对复杂局势。逮捕前总统这种强力手段,有助于其在战时将权力进一步集中,减少内部政治干扰,更高效地推行政策和战略。

二、国内舆论与矛盾转移的需要
转移民众视线:2024年的军事冲突让乌克兰损失超1000亿美元,国内人口锐减,出生率降至历史低点,死亡率居高不下。泽连斯基政府因未能有效解决战争问题备受质疑,支持率持续下滑。此时逮捕波罗申科,可将公众注意力从政府的战争和经济治理不力上转移到“叛国罪”这一重大事件上。
塑造自身形象:波罗申科任内贪腐丑闻和政治争议不断,泽连斯基此举可塑造自己“反腐斗士”的形象,让民众看到其打击腐败、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从而争取更多民众支持,提升自身和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形象与威望。

三、俄乌和谈进程的推动因素
削弱强硬派阻力:波罗申科是乌克兰国内强硬派代表,一直主张对俄强硬,反对任何形式的妥协,他的存在可能成为俄乌和谈的障碍。逮捕波罗申科能削弱国内强硬派势力,为和谈减少内部阻力,增加和谈成功的可能性。
展示和谈诚意:泽连斯基通过这一行动向俄罗斯和国际社会释放积极信号,表明其推动和平进程的决心,展现出为了和谈成功,愿意排除国内干扰、做出积极努力的姿态,有助于在和谈中争取更有利的地位,也能提升国际社会对乌克兰推动和谈的信任度。

四、国际支持与形象维护的需求
争取西方援助:泽连斯基政府在俄乌冲突中高度依赖西方的军事和经济援助。随着战争持续,西方国家支持出现疲态,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对乌态度有变化。逮捕波罗申科可被视为泽连斯基向西方展示其“反腐”和“改革”决心的方式,试图证明自己是更清廉高效的领导人,以争取更多西方援助。
维护国际形象:在国际舞台上,此举可展示乌克兰政府打击腐败、维护法治的决心和行动,有助于提升乌克兰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减少因战争和内部政治问题带来的负面舆论影响,争取国际社会对乌克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泽连斯基下令逮捕波罗申科是在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军事、经济背景下的多维度政治操作。这一决定也伴随着诸多风险,如果泽连斯基未能有效控制局势,可能会激化国内矛盾,引发政局动荡,甚至对俄乌和谈进程产生不利影响。
未来,乌克兰的政治走向将取决于泽连斯基能否在复杂环境中找到平衡点,推动国家走向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