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普通的上班族,工作在一个小广告公司,每天和创意、文案打交道。说不上多成功,但也算有点经验,特别是做一些小店铺的宣传策划。这份经验,让我最近经历了一件让我很郁闷的事情。事情要从上个月说起。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刚泡好一杯茶,准备看看最近热门的广告案例,堂哥突然发来一条消息:“弟,最近我开了个新店,想请你帮忙做个宣传策划,顺便设计一下店铺的推广内容。”看到消息,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堂哥那张总是笑嘻嘻的脸。他比我大五岁,从小就对我很照顾。小时候我成绩不好,他还陪我补过习。所以,他开口求我帮忙,我实在不好意思拒绝。“哥,你店是做啥的?”我边回消息边想,估计是个小餐馆或者小商铺。果然,他回道:“奶茶店,刚开业,人流量不多,想做点宣传拉人气。”奶茶店?现在竞争可激烈了,我心里有点担忧,但还是答应了:“行啊,哥,你把店铺定位、目标客户群、预算这些发我,我帮你想方案。”堂哥很快发来一堆资料,甚至还附上了几张店内照片。我仔细看了一下,装修风格不错,算是小清新路线,位置也不算太差,离学校和写字楼都有点距离。虽然不是绝佳地段,但如果宣传得当,还是有潜力的。接下来的一周,我几乎每晚都加班,给堂哥的奶茶店设计了一整套宣传方案,从线上社交媒体推广,到线下地推活动,再到店内活动策划,连奶茶新品的名字和包装设计,我都想了几个备选方案。方案发过去后,堂哥立刻回复了:“厉害啊弟,太专业了!”看到他这么满意,我心里一阵窃喜,觉得总算没辜负他对我的信任。但当我提到酬劳问题时,事情开始变得有些尴尬。“哥,”我试探性地问,“这个策划算是专业服务,能不能按市场价给点辛苦费?当然,不用太高,意思一下就行。”消息发出去后,堂哥很久没回我。我有点不安,怕是不是自己太直接了。就在我纠结要不要补充点什么时,他终于发来了语音消息。“弟,这事我还没和妈说呢,我得跟她商量一下。”语气有点含糊。结果第二天,姑姑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小杰啊,你这孩子,怎么能跟你堂哥提什么酬劳呢?咱们是一家人,你帮忙不就是应该的吗?我看你堂哥那店也没赚啥钱,你就别跟他计较了。”电话那头,姑姑的声音又快又急,让我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我愣在那儿,脑子有点乱。姑姑的话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的语气里,似乎觉得我提酬劳就是见钱眼开、不近人情。可我心里明白,这些天加班做方案,是真的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姑姑,我知道是一家人,可这也算是专业服务吧,做这些也耗费了不少时间和心血。”我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解释。“那是你堂哥啊!从小对你多好!”姑姑提高了音量,似乎觉得我的理由站不住脚。我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冷静下来:“可是姑姑,咱们一家人也得互相尊重吧?如果堂哥是去找别人做这些,不也得花钱吗?”电话那头安静了几秒,随即传来姑姑有点生气的声音:“行了行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死脑筋!算了,不说了。”然后她就挂了电话。我看着手机屏幕,心里五味杂陈。接下来几天,堂哥也没再联系我。家里那种微妙的气氛,让我觉得既委屈又无奈。周末,我忍不住给闺蜜小琳吐槽这件事。“你说我是不是太计较了?”我问。小琳一边啃着炸鸡,一边摇头:“你没错。这年头,情分归情分,专业归专业。让你堂哥出点酬劳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再说了,你这几晚加班做方案,不也是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吗?”听她这么一说,我心里稍微平衡了一点。但回到家,看到爸妈脸上的那种欲言又止的表情,我又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尤其是我妈,忍了好几天,终于忍不住开口:“小杰啊,你是不是和你姑姑闹别扭了?”“没有,妈。”我低头喝茶,试图敷衍过去。“我听说你给你堂哥提什么酬劳了?咱们亲戚之间,确实不该太算计。”我放下茶杯,抬起头看着她:“妈,咱们不算计,可是不是也要有底线?姑姑觉得我提酬劳不对,那我熬夜做方案的时间和精力谁来算?我这些东西,要是拿去给别人做,至少也得几千块吧。”我妈皱了皱眉头,叹了口气:“哎,我知道你委屈,可你堂哥那边,现在开店也不容易…”她没再继续说下去,但我知道她的意思。家人之间,很多事不能按照社会规则来衡量,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纽带。我沉默了很久,心里又纠结又无奈。最后还是给堂哥发了条消息:“哥,方案的事就算了,当是我送你的开业礼物。不过以后有需要找我做的,咱们还是按规矩来吧。”堂哥很快回了消息:“谢谢弟,等店有起色了,我一定补偿你。”这事最后算是这样告一段落。但我心里还是有点苦涩。或许在亲情和专业之间,真的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不过,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帮助家人可以,但前提是双方都要尊重彼此的付出。这种尊重,不只是金钱上的,更是对劳动价值的认可。有些话,虽然不好说出口,但却是必须坚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