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突发!
澳洲严查垃圾桶,
这个行为可能会被拒收!
#01:
澳洲严查垃圾箱
可能会被拒收!
在澳洲,每家每户三个垃圾箱已是标配,甚至还有部分地方每家配备四个垃圾箱,而面对如此复杂的垃圾分类,大家自然少不了偶尔出现垃圾分类错误现象,误将错误的垃圾放入错误的垃圾箱。
但本是互相配合、其乐融融的垃圾分类环保行为,却因为澳洲各地方议会的一个举动变了味…

图片来源:au.news.yahoo.com
有澳洲居民反馈,最近澳洲开始严查垃圾桶,会有人工专门上门翻看你的垃圾桶,看是否正确分类。
如果正确分类,他们就会给你贴上绿色标签,上面印有对勾或笑脸,表示感谢你正确回收,
“
今天有人检查了您的回收箱,发现里面只有可回收物品。做得好!
”



图片来源:au.news.yahoo.com
然而如果你分类错误,比如将土豆皮误放入回收垃圾桶,居民将收到红色标签,上面印有哭脸和“请正确回收”的警告。

图片来源:au.news.yahoo.com
这种“表扬”与“羞辱”并行的方式,让许多居民感到不适。
此前,在墨尔本的一位居民Kali表示,她在垃圾收集日将垃圾桶拿出去,没想到回来时却发现垃圾桶侧面被贴了一个红色标签,上面写着“哦不”,并指出她错误地将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放入了回收垃圾桶。
Kali表示,她所在的街道上几乎所有住户都收到了类似的标签,这让整个街道的居民感到被冒犯。

图片来源:au.news.yahoo.com
而更过分的是,在悉尼西部的Parramatta市议会,甚至警告那些“反复污染垃圾桶”的居民可能会被取消垃圾收集服务。
#02:
苛刻做法惹怒居民
各市议会回应
尽管这些举措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回收效率,但许多居民认为市议会的做法过于苛刻。
一位Chirnside Park居民Linda Hall透露自己对市议会这种做法的不满,称这种做法完全就是在浪费金钱,且路人可能会在经过你家时把垃圾随手扔到你的垃圾箱里,但这并不是房主犯的错误。
另一位澳洲居民表示:“难道不能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我们吗?”
同时也认为,地方议会已经以多种方式渗透到大家的生活,澳大利亚正在变成一个“保姆国家”。

图片来源:au.news.yahoo.com
对此,Yarra Ranges市议会曾发表声明,为其垃圾桶检查和标签政策辩护。
市议会表示,这一政策已经实施了八年,旨在提高回收和堆肥材料的质量,改善大家的回收行为。
市议会强调,标签仅用于教育目的,即使收到红色标签,垃圾桶仍会被清空。如果居民在别人把物品错误地放入垃圾箱时收到标签,居民可以忽略该标签。

图片来源:au.news.yahoo.com
墨尔本Moonee Valley市议会也回应了居民的质疑,称其标签行动旨在提供信息并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市议会发言人表示:
“
我们知道回收可能会造成混淆,人们可能会对什么可以放进回收箱、什么不能放进回收箱存在误解。
”
最后
尽管这一行为初衷是为了环保,
但苛刻的做法可能会适得其反。
澳大利亚环保环的都魔怔了,为了防治山火,政府要砍树打防火道,环保人士认为这么做破坏生态,爬树上阻止,政府妥协,结果山火烧的这个旺啊[笑着哭][笑着哭]
义乌开工了~准备做笑脸买他们~随时把被贴了哭脸的换成笑脸[呲牙笑]
做过头了,就适得其反。有毒,有用另外单独分一下。你让普通人分的这么细,平常没干了。成本多高。就怕圣人婊,坐着指挥别人的唱高调。
上海实施垃圾分类时国内网络上也有不少人上串下跳如丧考妣似的出来反对,事实上垃圾分类并不会占用自己多少时间,只是随时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就行了,我们自己家里就有三种小垃圾桶,分类使用非常方便。一个利国利民又环保的政策,也只有垃圾“人渣”才会排斥和反对,这确实也挺符合电磁“同性相斥”的特点!……
过两年再来看看。一阵风。
我觉得挺好的,钻空子的还是不少
管我们屁事[得瑟]
我记得上海这边刚搞垃圾分类的时候还有个新闻特别提到阿姨翻别人的垃圾找到了快递单找到人家家里去教育人家的。
我们也轰轰烈烈的搞过垃圾分类,结果是最该分类的那个环节不分类!!橘枳之分只在果农啊
这标签本身就不科学,打脸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