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全国大街小巷循环播放着哀乐,当人们从天安门广场路过时,纷纷停下脚步,对着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默哀。
最先知道毛主席去世的人是孟锦云,虽说1975年孟锦云才在张玉凤的引荐下成为了毛主席的护士,但一年多的相处让孟锦云与毛主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汪东兴眼含热泪的对孟锦云说:“小孟,你去帮主席收拾一下遗物吧,你陪伴他走过了最后的路,对他的生活比较熟悉。”
孟锦云点了点头,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毛主席的卧室。在毛主席的枕边,孟锦云发现了一本《鲁迅选集》,她随手翻看了一下,一张信纸突然掉在了地上。
孟锦云捡起信纸,打开后发现是李敏写给毛主席的信,信中字里行间透露着父女之间纯粹的爱。后来这封信被公之于众,大家看后瞬间泪目。
毛主席心中的“文司令”毛主席曾说:“红军有两个总司令,一个文司令,一个武司令。”众所周知,红军的武司令是朱德,而毛主席口中的文司令正是鲁迅。
鲁迅的文学成就无需赘述,鲁迅的文章多以抨击社会,揭露人性为主,犀利的文笔让学生时代的毛主席十分尊崇。
鲁迅比毛主席大十二岁,两人虽素未谋面,但却神交已久。当年毛主席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时,就经常阅读鲁迅的著作。鲁迅也从周作人、蔡元培等人口中对毛主席略有了解。
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毛主席并未能够与鲁迅见面,在鲁迅的印象里,毛主席只是个颇具思想的文人,仅此而已。
鲁迅对毛主席产生较深印象是在1931年,当时毛主席率领红军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鲁迅在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时,正好赶上茅盾和冯雪峰来家里做客。
鲁迅指着报纸向茅盾询问:“这个毛泽东,是不是当时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
茅盾回答:“正是他,先生也认识他?”
鲁迅滔滔不绝的向茅盾讲述,当年蔡元培是如何赞扬毛主席的。说完之后还感慨道:“当时他还是一介书生,没想到如今已经指挥千军万马了,了不起啊。”
好景不长,1934年,毛主席在宁都会议上被剥夺了兵权,鲁迅的弟子冯雪峰前来拜访他。当时的毛主席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但得知鲁迅的弟子前来拜访,依然热情的出门迎接。
把冯雪峰迎进屋后,毛主席说道:“我们今天约法三章,一不聊红米南瓜,二不聊地主恶霸,只聊你的老师鲁迅。”
冯雪峰说:“先生经常读你写过的诗词,他认为你的诗词里有‘山大王’的气概。”听到这话,毛主席开怀大笑:“我本来就是‘山大王’嘛。”
当年八七会议之后,瞿秋白曾邀请毛主席和自己一同前往上海工作,被毛主席婉拒:“我不愿意去住高楼大厦,我想到农村去,上山结交绿林好汉。”
事实也正如毛主席所言,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提出了极具创新性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让红军扎根于井冈山,不断发展壮大。所以,鲁迅称赞毛主席的诗词有“山大王”的气概,这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十分吻合。
后来红军开始了长征,鲁迅一直都十分挂念毛主席与红军的安全。1936年,美国知名作家史沫特莱前去拜访鲁迅,并告知他,红军已经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顺利到达了陕北。
当时鲁迅已经病重,但得知红军转危为安,甚是欣慰,当即为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表示慰问,并为其寄去了一只金华火腿和一本自己编写的《海上述林》。
毛主席本想亲自去拜访一下鲁迅,可惜当时他已经成为了我党的领导者,实在是无暇抽身。毛主席收到这封信后不久,鲁迅便病逝了。毛主席连发四封电报,要求国民政府对鲁迅进行国葬。
为了纪念鲁迅,毛主席提议,将延安的三个单位以鲁迅的名字命名,分别是鲁迅图书馆、鲁迅师范学院、鲁迅艺术学院,其中鲁迅艺术学院至今依然是全国顶尖的艺术类院校。
1937年10月19日,毛主席在延安亲自主持了“鲁迅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并在大会上完成了著名演讲——《论鲁迅》。毛主席称赞鲁迅是“中国第一等圣人”、“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新文化革命的旗手”。
在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主席引用了鲁迅的著名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号召同志们把这句诗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对于敌人,永远不要放弃斗争;对于人民,要始终抱有无私奉献的心。
除了在公共场合大力推崇鲁迅,毛主席在生活中也是经常把读鲁迅著作当成是一项重要活动,转战陕北期间,毛主席始终把一本《鲁迅选集》带在身边。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出访苏联,这本《鲁迅选集》依然是他的重要行李之一。这本书已经被毛主席读了无数遍,每一遍都有新的体会。
毛主席平时读书喜欢做批注,而鲁迅的作品向来以寓意深著称,不知不觉中,这本书上已经没有了空白位置,到处都是毛主席所作的批注。
李讷从小就在毛主席身边长大,毛主席经常会给李讷讲述祥林嫂、闰土、孔乙己的故事。小时候,李讷还没有成熟的认知,觉得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但在毛主席的讲解下,她很快悟出了鲁迅所想表达的意思。
李敏是1949年才回到毛主席身边的,由于李敏的童年时光大部分都在苏联度过,对中国的国情知之甚少,于是毛主席把手里的那本《鲁迅选集》送给了李敏。
后来这本书成为了父女二人增进感情的重要纽带,每逢周末,李敏都会来到毛主席的房间,与其探讨文章的内容。
父女最后的诀别相比于李讷,李敏的童年饱受苦难。贺子珍十月怀胎期间,跟随部队四处奔波,李敏出生时,红军刚刚抵达延安。当时的延安条件非常艰苦,从出生开始,李敏就没吃过几顿饱饭。
由于毛主席每天有大量的文件需要批复,贺子珍也是个工作狂,李敏出生后不久便被寄养在了育保院。
后来贺子珍前往了苏联治病,在苏联期间遭受了丧子之痛,一度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为了让贺子珍重新振作起来,毛主席决定将李敏送到苏联陪伴母亲。没想到的是,父女二人再次见面,居然是十年之后。
当时李敏只有3岁,飞机先是在新疆迪化停留,当时的飞机舒适程度远不及今天,飞机刚在迪化降落,李敏就患上了肠胃炎,后来从迪化到莫斯科,一路上吐下泻,还没到目的地,就已经瘦了半圈。
贺子珍的住处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座木屋,李敏与母亲见面后十分开心,一头钻进了母亲的怀里。当时的莫斯科天降大雪,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李敏内心十分抗拒,抓着飞行员的胳膊,恳请他带自己和母亲回中国。
飞行员是个苏联人,将李敏带到贺子珍身边是苏共下达的死命令,为了让李敏留下来,飞行员用尽了浑身解数,他挠了挠身上的肉,然后用不熟练的汉语说道:“你看,我身上有虱子,可痒了,你跟我走的话,虱子会跳到你身上。”
贺子珍也苦口婆心的劝说李敏:“不要让爸爸担心。”就这样连哄带骗之下,李敏总算答应留在了苏联。
一年之后,苏德战争爆发,娘俩被迫转移到了后方。由于苏联将所有物资都用来供应前线,后方的物资十分稀缺,娘俩甚至连生火的煤炭都没有。西伯利亚的寒冬零下三十多度,贺子珍抱着李敏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寒冷的夜晚。
有一次李敏不慎感染风寒,苏联医生觉得她已经无药可医,险些将其送进太平间。贺子珍情绪失控,大闹医院,将李敏从太平间里抱了出来。
虽说后来在贺子珍的精心照料下,李敏的病情奇迹般的痊愈了,但由于之前的行为,贺子珍被强行关进了疯人院,直到1947年王稼祥夫妇前往苏联交涉,贺子珍才被释放。
毛主席也是通过赴苏干部的口中得知了贺子珍和李敏的遭遇,所以一直觉得愧对她们。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党中央也从西柏坡搬到了香山,长江以北基本已经无战事,毛主席第一时间将李敏接到了自己身边。
为了弥补李敏童年缺失的父爱,毛主席十分关心她的成长。李敏对中国文学非常感兴趣,于是毛主席把陪伴自己多年的《鲁迅选集》送给了她:“娇娇啊,有时间你读读鲁迅的书吧,他就是咱们中国的高尔基,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就来找爸爸交流。”
从小学到结婚,李敏一直都在中南海和毛主席生活在一起,毛主席的关怀让她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起初,李敏和李讷的母亲的关系还算融洽,但随着李讷母亲性格的转变,李敏和孔令华逐渐成为了她的障碍。
1963年,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李敏决定搬出中南海。临走之前,父女二人进行了畅谈了许久,毛主席的情绪非常失落:“娇娇,无论你去了哪里,这里永远都是你的家,你要经常来看看爸爸。”
最开始,李敏看望毛主席的频率并不低,每次回到中南海,毛主席都会热情的招待她,临走之前还不忘拿出一沓稿费:“娇娇啊,这些钱你拿着,你和小孔刚刚开始独立生活,很不容易,平时多给继宁买点好吃的,别苦了孩子。不够的话再和爸爸说。”
李敏每次都拒绝:“爸爸,我已经长大了,我和令华都有工资,您不用总惦记我了。”即便如此,李敏依然经常收到毛主席寄来的钱。
特殊时期,李敏手中的中南海出入证被收回,她回家看望毛主席的频率也不再频繁,只有重要的节日才被批准进入中南海。
李敏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和毛主席见面是在陈毅的追悼会上,李敏清晰的看到,毛主席虚弱了许多,步伐也有点蹒跚,于是她主动走上前去进行搀扶。
“原来是娇娇啊,你最近怎么不常来看看爸爸啊?”毛主席看到许久未见的女儿后,双眼有些湿润。李敏没有说话,只是缓缓的把毛主席搀扶到了门口的轿车。
每当想念毛主席时,李敏都会拿出那本《鲁迅选集》看看,看着毛主席写下的批注,李敏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父亲慈祥的面容。
后来李敏又把这本《鲁迅选集》寄回了中南海,书中还夹上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女儿对父亲身体的关心,还有对书中部分内容的不解。由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所以一直没来得及给李敏回信。
1976年8月底,李敏突然接到消息,毛主席希望见她最后一面。在病床前,毛主席拉着李敏的手问道:“娇娇啊,你今年多大了。”
“爸爸,我今年39了。”
“不,你今年38。”说完之后,毛主席的双眼陷入了迷离,静静的看着李敏,父女二人仿佛有太多的话想说,李敏早已哭成了泪人。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生命的最后两个小时,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对孟锦云说:“锦云...给我读几段...鲁迅的文章。”
孟锦云抽噎着为毛主席读起了床边的那本《鲁迅选集》,伴随着孟锦云的读书声,毛主席逐渐停止了呼吸,伟人的一生就此结束。
结语鲁迅的作品,并不像胡适的一样充斥着虚无的理想主义者,也不像柳亚子的一样有华丽的辞藻,更不像郭沫若的一样成为政治的风向标。
但是,鲁迅依然在近代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每当读完鲁迅的作品,总感觉挨了一巴掌。这一巴掌能够让愚昧的人民恢复理智。
毛主席和鲁迅虽说素未谋面,但却是难得的知己。鲁迅的著作始终在毛主席的书架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而那本《鲁迅选集》也成为了亲情的见证者。
伟人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