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始转卖进口小麦,为啥不要了?

银杏说国际 2025-02-08 20:14:43

最近,一则消息又让市场炸了锅。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期中国已推迟约60万吨的进口小麦,并将部分货船转售给其他国家。

具体消息是,中国买家推迟了约10船来自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小麦,每船约6万吨,合计约60万吨。

同时,中国正试图将3船澳大利亚小麦和1船加拿大小麦,共计约24万吨转售给东南亚买家。

对于这样的消息,其实没必要炸锅,可能是市场记性不大好,因为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发生过类似事件,甚至量级要更大。

去年一季度的时候,中国买家就大手笔地取消或推迟了约100万吨的澳大利亚进口小麦,同时还取消了部分法国小麦,同时还在3月份的时候分多次取消了美国软红冬小麦,数量达50多万吨。

所以当前这区区60万吨,简直就是小儿科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推迟或取消了呢?

参考去年的情况,之所以取消,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全国小麦库存增加,导致全球麦价频频走跌,已远低于原来订购时的价格。

买东西自然是货比三家,性价比优先了,货没到价格就先降了,当然就得取消了。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随着国内生猪养殖业趋于平稳,玉米也连续丰收,小麦作为玉米的重要替代开始失去了替代的价值。

于是小麦便退出了饲用领域,回归到了面粉需求上。

而我国面粉需求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内小麦应用,另一部分则是进口小麦调剂。

但随着国内小麦增产丰收,量质双增,以及国内需求恢复缓慢,所以国内小麦市场就表现出明显的供大于求的局面。

这时,对进口小麦的需求也就进一步降低。

于是,就有了推迟和转售进口小麦事件。

而从这件事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几个趋势:

第一,全球小麦供应充足,麦价不具备大涨的基础。

虽然俄罗斯作为全球头号小麦出口国频频传出供应紧张的消息,但是全球经济都在缓慢爬行,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市场对于小麦的需求多以刚需为主,并不强劲。

再加上经过这两年的快速恢复,其他几个小麦主产国增产幅度较大,因此全球小麦库存增长,呈现供应宽松的格局。

所以即使俄罗斯小麦出口下降,对全球市场来说,影响有限,接下来全球小麦在总体供应充裕的背景下,价格呈弱势波动的格局。

在没有极端黑天鹅事件发生的前提下,全球再发生粮食战的几率不大。

第二,国内小麦供应充足。

中国再次推迟并转卖进口小麦,除了价格因素以外,也有国内市场供应充足的原因。

有消息人士称,正是由于国内小麦库存充足,并不希望这些进口小麦于4月之前抵达,以保护国内市场平稳,因此才有了推迟及转卖。

而从需求端来看,小麦短期进入饲料领域的量级不会太大,所以整体国内小麦依然是供强需弱。

第三,新年度进口小麦大幅下降。

2023年,我国进口小麦数量猛增,不仅突破了配额限制,而且还创下了1210万吨的纪录。

但由于国内供应增加,需求减弱,因此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进口小麦到港速度明显减慢,全年小麦进口总量为1118万吨。

其中仅上半年进口就达到了928万吨,占全年进口总量的83%。

按照这个趋势,预计2025年小麦进口会进一步大幅下滑,甚至有望下降到配额限制以内。

至少在新季小麦收获之前,进口小麦不会大量到港。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7 阅读:3671
评论列表
  • 2025-02-09 08:25

    可以转卖,表示存量充足。

  • 2025-02-09 11:11

    全球大丰收,订购的巨亏顺路卖掉少亏点

  • 2025-02-09 13:21

    是进印尼了?他们的人口需要减持,那点大的地方,居然有2亿人口

    Dino 回复:
    印尼也不缺粮。爪哇岛是全球最适合农业的地方,可以做到2年9熟[笑着哭]
    神级癫老 回复: Dino
    那就是送去炸骗集体的
  • 2025-02-09 14:47

    难怪年前拼夕夕面粉突然便宜了,2.5kg才6.9元。

银杏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