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电集团曾亏损1360亿,在2023年煤电行业已实现“扭亏”为盈

紫煤炭 2024-06-06 02:32:42

2021年,我国不同区域接连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加上新能源的局限性,煤电兜底保供作用凸显,再加上国家煤电政策的修正、优化,煤电在巨大挑战中迎来新的转机,煤电企业经营情况开始改善。

2021年,五大发电集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煤电发电供热亏损1360亿元,比2020年减利1609亿元,超过2008年至2011年煤电4年亏损之和。尽管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清洁源盈利1232亿元,仍不抵煤电亏损。2022年,由于落实电煤中长期合同“三个100%”(发电供热企业全年用煤量签约100%、电煤中长期合同月度履约率100%、执行国家电煤中长期合同价格政策100%)及“煤电基准价+上下浮动不超过20%”(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明确燃煤发电的电量原则上要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的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同时,扩大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的范围。由原来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的市场化电价机制,煤电板块有所减亏。其中,五大发电集团煤电发电供热亏损784亿元,同比减亏576亿元。发电行业在清洁能源板块快速发展、扩大盈利的情况下,实现由亏转盈。

煤炭宝

2023年,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煤电行业整体实现扭亏为盈。五大发电集团煤电发电供热终于迎来整体盈利307亿元。局面的好转,一是得益于国家严格管控煤炭产销环节、强力推动电煤中长期合同“三个100%”政策的兑现;二是来水偏枯,燃煤机组边际贡献、发电量增加也成了重要的增收因素,占全部增收因素的17%;三是继续落实“煤电基准价+上下浮动不超过20%”的市场化电价机制政策,使煤电价格比上年略有增加,约占全部增收因素的5%。

2023年煤电行业实现整体“扭亏”可喜可贺,但冷静思考,煤电企业仍未从根本上摆脱困境。

一是目前仍有45%左右的煤电企业亏损,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以及新疆、宁夏、河北、河南、内蒙古等区域。

二是煤电企业发电边际贡献为负、经营净现金流为负。经营净现金不足以支付利息的煤电企业还有不少,分布也很广。一些企业现金流短缺、投融资功能减弱、企业信用评级下降。

三是煤电板块的盈利水平与其在电力行业的地位、贡献不匹配。截至2023年底,我国煤电装机11.6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降到约39.9%,却为全国提供了近六成的发电量,支撑超七成的电网高峰负荷,承担超八成的供热任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6年以来煤电投资收益率在电源结构中一直垫底。五大发电集团煤电占比51%,但在2023年发电产业利润中,煤电只贡献了22%,在全部产业利润中,煤电只贡献了12%,由能源保供中的“主角”变成效益考核中的“配角”。

2024年,煤电容量电价开始执行,煤电企业大概率能迎来一个“小阳春”,但仍需关注三个不确定因素。一是2024年电力供需趋向平衡,煤电价格上浮20%政策落实难度增加。二是近年来发电设备故障频发,供电煤耗不降反升。在容量电价机制下,如何优化调整煤电的生产运营模式,提升燃煤机组灵活调节能力、工控系统自主可控能力,将是新挑战。三是煤价的不确定性。

1 阅读:631

紫煤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