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与注解⑸:《端午吊屈原五首·其五》有意联解释及引证
2024年6月10日
范宇舟
【序】甲辰年庚午月丙辰日,兴怀吊古。奸佞谗谤,昏庸亡国,叹汨罗之忠魂,悲屈子之长恨。
涔涔汨渚夏云愁,
重午哀谣振楫浮。[1]
已把骚辞化危岫,
还将楚恨付众流。[2]
一、格律
涔涔汨渚夏云愁,
平平仄仄仄平平,
重午哀谣振楫浮。
平仄平平仄仄平。
已把骚辞化危岫,
仄仄平平仄平仄,
还将楚恨付众流。
平平仄仄仄仄平。
涔:十二侵,平声。楫:十六叶,入声/仄声。
大拗:第三、四句“危/平”;“众/仄”,此为邻句救,故第三句未入“孤平”。
二、注解
七绝《端午吊屈原五首》,意存衔联可参互。文下已“附”余外四首。
[1]“涔涔汨渚夏云愁,重午哀谣振楫浮。”
【按】第一句结构是:涔涔/汨渚/夏/云愁。
⑴涔涔:此指天色阴沉及欲雨貌。
如:①宋·杨万里《春阴》:“春晴幸好却春阴,云意涔涔半欲霖。”②宋·黄庭坚《渡江》:“天涔涔兮又暮雨,不济此兮吾归何处。”
⑵汨渚:汨渚:汨罗江边。特指屈原沉水处。
⑶夏云愁:
❶夏:农历五月五日,正值仲夏。
❷云愁:词语。指阴暗的天色。 此指阴雨天。借指三湘及各地国人端午时的悲恨心情。
如:①唐末宋初·孙光宪 《何满子》:“惆怅云愁雨怨,断魂何处相寻。” ②唐·张祜《马嵬归》:“云愁鸟恨驿坡前,孑孑龙旗指望贤。”
还如其四首句“沅湘凭吊祭晴川”指在晴天,其五首句“涔涔汨渚夏云愁”指在阴天祭奠和举行纪念屈原的活动。还如其二诗“三湘唯叹吊端午,九域深悲挽楚乡。江上英灵何处有,离骚万载恨悠长。”所示为对屈原的祭奠。如其四其五描一首在晴天,一首在阴雨天对屈原祭奠的纪念活动,即昭示着无论什么天气抑或什么年代,屈子在中华大地“永生”。
⑷哀谣:应为民间尤其水域对歌谣的一种称呼。因写屈原,此处为“哀伤的歌谣”。
如:①唐·刘禹锡《竞渡曲》:“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綵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②宋·晁补之《再用前韵答之道弟府教授》:“已谓囊中能出颖,那知车下正哀谣。”③清·丘逢甲《漫遣,三叠前韵·其一》:“六朝遗谶诠桃叶,三峡哀谣和竹枝。”
⑸振楫浮:指用力划桨划水。
●振楫:用力划桨。如唐·刘禹锡《竞渡曲》:“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楫:船桨。短曰楫,长曰櫂。亦作“檝1”。亦作“艥1”。如《广韵》:“即叶切(似读jiè),入叶,精。”
●浮(应读fóu):划船。此指龙舟在水面上快速前行。
[2]“已把骚辞化危岫,还将楚恨付众流。”
⑴骚辞:❶指楚辞。❷后世之骚体仿作。此处偏指《离骚》。
如:①宋·李龏《端午日》:“我只一杯昌歜酒,羲皇窗下读骚辞。”②明·王应斗《咄咄吟(其四)》:“读罢骚辞天可问,郁陶深处有神通。”③宋·曾几《次折仲古游浔州桂园韵》:“有怀泽畔入骚辞,配以兰椒真类我。”④元·张雨《摸鱼儿》:“待微雨清尘,略为新妆洗。骚辞漫拟。”
⑵危岫:高峻的山峰。
如:①元·赵孟頫《巫山一段云.登龙峰》:“片月生危岫,残霞拂翠桐。登龙峰下楚王宫。”②明·谢与思《秋发虎林同山阴沈生炎仲氏炌会稽王生骥德暨阳朱生长庚暨家弟与慈赋别联句》: “刚风卷长涛,落日削危岫。”
⑶楚恨:含两意:❶楚国之恨。❷指屈原之死之遗恨。
如:①宋·蒲寿宬《端午》:“莫将楚恨悲儿女,聊把骚章托鬼神。”②宋末元初·方回 《读宣枢南山朱公遗集二首·其二》:“汉衰诸葛死,楚恨屈原醒。(按:此诗为反意)
⑷众流:众多的水流。
如:①宋·赵汝燧《楚观歌》:“吾闻楚乡江山多胜处,今之楚观尤得江山趣。……大则湘水小临蒸,众流合派银河倾。”②宋·杨时《过汉江》:“众流竞趋下,汹汹归沧溟。”
附:其一至其四
其一
粽香飘向汨罗天,
午祭焉能慰九泉。
一世昏庸终灭国,
丹心难付恨离迁。
其二
三湘唯叹吊端午,
九域深悲挽楚乡。
江上英灵何处有,
离骚万载恨悠长。
其三
无道只听谗佞言,
而今盛世酹湘沅。
兴怀吊古千秋恨,
一作骚魂警世冤。
其四
沅湘凭吊祭晴川,
一去忠魂讵得还。
未泯生前亡国恨,
长存骚策在人间。
杲杲湖山
2024年6月15日